383 黄海之滨,淮西新军的战场初体验

2025-03-04 作者: 忧郁笑笑生
383黄海之滨,淮西新军的战场初体验    吴军持续向江北增兵,每天少则数十船次,多则上百船次。
  
      登陆场人喊马嘶,热闹非凡。
  
      淮扬一带人心惶惶,
  
      明眼人都知道,
  
      一场规模空前绝后的大战正在酝酿中。
  
      颇有家资的官绅们收拾细软、携家人离城往乡下暂避战火。
  
      小灾避于城,大灾避于野。吴军渡江,显然算大灾,而且攻城的可能性极大。
  
      这会的城池是财富的集中地。乡下除了庄稼收获季,其他真没什么油水。
  
      ……
  
      淮西新军和汉军旗骁骑营合兵一处,驻扎在射阳湖以南百里之外的兴化县,扎营连绵10里。
  
      扬州知府胡佐佑赶至,提出请兵助剿角斜场~
  
      骁骑营副都统祖有恩略一思索就答应了。
  
      出动3000淮西新军和500汉军马队拔掉一个荒僻的盐场,想来是绰绰有余。
  
      这也是一桩不大不小的军功~
  
      祖有恩为了在报捷文书上多写点文章,自临督战。
  
      然而,
  
      交战双方都大大吃了一惊。
  
      “吴贼的碉楼如此密集?”
  
      “绿营兵竟有如此悍勇之辈?”
  
      ……
  
      吴国在此地经营1年,人地两熟。
  
      场官饶克华是吴军近卫军团的一名基层军官,。
  
      靠着海船运来的水泥、枪炮,在这荒凉的黄海之滨建起了1座占地三亩的棱堡,周边配套4座碉楼。
  
      当乌泱泱的清军蜂拥而来时,
  
      碉楼顶层响起铜锣,众人连忙抓起武器进入预先安排的防御位置。
  
      饶克华心里并不慌,
  
      手底下有200号火枪手,还有2门轻型野战短管铜炮,2门长身管铜炮。
  
      他不觉得清军能啃的下~
  
      交战甫始,
  
      双方就越过了试探环节,直接进入了正题。
  
      淮西新军的第1仗颇为卖力。
  
      前排的人举着盾,后面的扛着梯子拎着腰刀,就好像这条命是别人暂时寄存的一样,冲锋路上撒丫子狂奔。
  
      ……
  
      他们首先需要突破的是2处碉楼。
  
      好似哼哈二将,护卫着后面的棱堡。
  
      碉楼高3层,射击孔错落分布。
  
      身穿百姓服饰的火枪兵默默的朝外射击,手很稳,枪很准。
  
      他们是情报署申请,经李郁批准,从正规军团整编制调来的4个火枪队。
  
      淮西新军不断中弹倒下~
  
      看的胡佐佑半天张不开嘴。
  
      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原来战争是这样的?太残忍太血腥了吧?
  
      攻防战的血腥,吓的他手不住发抖,只能藏在袖管内掩饰。
  
      而祖有恩的表情也颇为精彩,他不是被鲜血震撼,而是被这种“闻所未闻的悍卒”所震撼。
  
      千里镜内,
  
      那一个个中枪栽倒的可都是大活人!
  
      纵然如此,
  
      旁边的同伴就好像看不见一样,低着头猛冲。
  
      ……
  
      督战的骁骑营也目瞪口呆。
  
      一名佐领低声询问身边的战友:
  
      “这帮淮西兵是不是家里还存着1条命?”
  
      “大概,也许,可能是吧?”
  
      身为四九城的汉军旗老爷,不太理解。扪心自问,他们当中没人会这么憨的迎着枪子冲。
  
      很快,
  
      淮西兵就冲到了碉楼底下,疯狂砸门。
  
      这让里面驻守的吴军火枪兵有些慌,装填动作开始出现混乱。
  
      “射击,快射击。”
  
      所有人都明白不赶紧打退底下这帮疯子,碉楼就要被人攻破了。
  
      厚度半尺的木门也吃不消这么砸。
  
      更麻烦的是,从射击孔往下打有很大一块死角。
  
      ……
  
      “开炮~”
  
      半里外的棱堡,及时用火炮支援友军。
  
      霰弹洗碉楼~
  
      上百颗铅子打在碉楼的外墙壁上,噼里啪啦,就像是下冰雹。
  
      成片成片的淮西兵惨叫着倒下。
  
      祖有恩的手都开始抖了,
  
      他猛地大喊道:
  
      “拿下一座碉楼,赏200两,拿下坞堡,赏1000两。斩一首级,朝廷赏5两,本都统再加3两。怎么样?”
  
      而目睹了同乡惨状的淮西新军被重赏和复仇双重刺激。
  
      一名高大的汉子出列,拱手道:
  
      “将军,借点盔甲吧?”
  
      他手指向那些衣甲鲜亮的汉军旗兵丁。
  
      若是放在平时,这种“僭越请求”会惹得汉军旗大爷们勃然大怒,要拿鞭子打人的。
  
      ……
  
      “凑200套衣甲给他们。损坏衣甲照价赔偿,事后从赏银里扣。”
  
      祖有恩一声令下,兵丁们连忙照做。
  
      淮西兵们穿上了盔甲,以村寨为单位乱糟糟的组织攻击阵型。
  
      这個时候,
  
      某些人的领袖气质就开始崭露头角了。
  
      刚才索要盔甲的汉子名叫刘黄通,庐州府舒城县人氏,孔武有力,平日在乡间颇有人望。
  
      他站在一辆辎重大车上发号施令:
  
      “许家屯的,你们出40个后生披甲。”
  
      “小王庄的,你们出20个后生披甲。”
  
      “赵家围的,你们出30个~”
  
      ……
  
      有人大声问道:
  
      “那银子怎么分?”
  
      “披甲冲在最前面的每人多拿5两,没意见吧?”
  
      “成。”
  
      忙活了半个时辰,
  
      淮西兵收集稻草、枯树枝浸了油脂,扎捆成简易火把。
  
      胡佐佑假装知兵,不住的点头。
  
      祖有恩若有所思,眼睛发亮。
  
      汉军旗马队更是叽叽喳喳,忙着议论:
  
      “地方上的人是真敢玩命呐。”
  
      “谁说不是呢,可着四九城找不出几个这么愣的爷们。”
  
      “也有的。西山健锐营全是愣货,护军营也不差。”
  
      “护军营那是全八旗挑出来的勇士。可你们知道西山健锐营那帮人为啥也那么猛吗?”
  
      “为啥?”
  
      “穷!”
  
      众人焕然大悟。
  
      ……
  
      清廷今年开始大力重建西山健锐营,不分满汉蒙,吸纳了3000号旗人,在香山那破地儿天天操练。
  
      各旗把负债累累的、家里儿子多的、除了墙壁其他全进了当铺的旗丁们都招了进去。
  
      发双饷,还根据训练表现每月多发3斗至50斗米不等。
  
      据说,
  
      乃是军机处和大人的建议。
  
      说什么一举三得,朝廷得强军、旗丁得恩惠、社稷得稳定。
  
      当时皇上就龙颜大悦,狠狠夸奖了和大人,令各部衙门照办。
  
      虽然隔着2000里,
  
      却不影响这些汉八旗说的有鼻子有脸,绘声绘色。好像他们当时都在养心殿里蹲着,全程聆听了君臣奏对。
  
      就连乾隆爷当时的表情变化都说的言之凿凿。
  
      该说不说,
  
      京旗人人有绝活儿。
  
      满八旗天生的好演员!汉八旗个个会说书!蒙八旗逊一些,只会撂跤。
  
      ……
  
      “老少爷们,并肩子上。”
  
      刘黄通戴着一顶镶白旗的避雷针铁盔,左手举盾,右手持刀率先发起冲锋,2000余人全部跟上。
  
      阵型混乱,和大型械斗差不多。
  
      然而,
  
      祖有恩和饶克华同时变了脸色,老兵都知道战场上什么最可怕。
  
      祖有恩狂喜:
  
      “骁骑营准备,准备配合友军立功。”
  
      饶克华则是脸色铁青:
  
      “把火油、稻草、柴堆都给我扔下去。快~”
  
      ……
  
      碉楼枪声不绝,
  
      棱堡也及时用火炮支援。
  
      至少300人死在了冲锋的路上,然后饶克华就望见冲到碉楼死角的淮西兵架起火把柴堆,黑烟笼罩碉楼~
  
      人和猴子的最大区别是,人会用火。
  
      2个碉楼全军覆没。
  
      棱堡内的人这才明白指挥官饶克华之前那么惊恐。
  
      “开炮~”
  
      火炮响起,
  
      霰弹不讲理的把冲在最前面的淮西兵成群成群的割倒。
  
      后面的汉军旗旗丁们伸长脖子观望。
  
      有人嘀咕:
  
      “毕竟是些庄稼汉子,不懂攻城谋略。挤在一起冲,这不是送人头嘛。得分批冲,找间隙冲。躲开火炮正面,先听一轮响,然后趁着装填的时候猛冲。”
  
      短短半刻钟,至少又有400多人被打死在冲向棱堡的路上。
  
      ……
  
      饶克华的手开始抖了。
  
      他很想大声吼一声:
  
      “一个月2两饷银,你们玩什么命啊?”
  
      城堡防御战,火炮是关键。
  
      霰弹一轰一片,简直是攻城一方的噩梦,最好的证明就是第2次雅克萨之战。
  
      短管霰弹炮猛地喷出火焰,
  
      扇面扫翻了20丈内的绝大部分碳基生物。
  
      “四叔~”
  
      “二蛋~”
  
      13岁的许满仓满脸血,不是自己的,而是身边同乡的。
  
      他所呼唤的人都倒在了地上,伤口飙血,口鼻也在流血。
  
      大量的血液充斥着呼吸道,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没有遗言~
  
      ……
  
      许满仓胡乱抹了两把脸上的血,再睁开,眼前一片血红。
  
      作为1个结捻多次的少年悍匪。
  
      他猛然意识到:
  
      打仗和打劫,区别真的很大!有黑馍和猪油烙饼的区别那么大。
  
      在枪炮声中,
  
      骁骑营骤然发动,马蹄隆隆。
  
      祖有恩抓住战机,一股脑甩出了全部马队支援这帮玩命的友军。
  
      ……
  
      角斜场的棱堡本就是临时产物。
  
      高度缩水、厚度缩水,尤其是5个角的防御平台未曾加固。
  
      毕竟是在清统区,饶克华稍有收敛。
  
      而且出于经验主义。
  
      他觉得以200火枪队挡10倍清军半个月毫无问题。
  
      “场官,守不住了。”
  
      “纵火,撤,从海上撤。”
  
      火把抛下,棱堡墙下顿时一片火海。
  
      火焰暂时阻挡了淮西新军继续架设云梯攀爬城墙的行为。
  
      百余人跟着饶克华打开东门撤退。
  
      2里外,有小船舢板。
  
      如果能坐上去的话,就可以划着离开滩涂浅海。
  
      在海水稍深处,
  
      长期停泊着1至2艘海船。
  
      角斜场,就是吴国在江北的情报中转站、人员中转站、物资中转站。
  
      ……
  
      2里,一个看似不远的距离,却成了咫尺天涯~
  
      清军马队像闻到了血腥味的蚂蟥,狂追不止,用弓箭、马刀、骑枪追杀溃逃吴军。
  
      饶克华没有回头,
  
      他只凭身后的声音,就知道战局已经不可挽回了。
  
      一个老兵的素养,
  
      让他不时的做出跳跃动作,避开地面障碍。
  
      他没有跑s弯,因为这种时候速度才是一切。
  
      肺部好似要爆炸,视线有些模糊。
  
      “场官,快,快啊。”
  
      3名速度更快的士兵已经坐上了其中一条舢板,开始划桨。
  
      ……
  
      饶克华纵身一跃,跳上舢板。
  
      剧烈的震动差点把舢板带翻。
  
      然而,
  
      他顾不上其他,迅速调整身姿,抽出燧发手枪。
  
      岸边,距离20丈外,
  
      1名汉军旗骑兵望见了指向自己的枪口,连忙低头,拨马转了个方向,将手里的箭射向其他吴军。
  
      饶克华这才蹲下,
  
      低头快速装填,还不忘叮嘱:
  
      “快划。”
  
      他刚才用空枪吓退了敌人。
  
      舢板划出去20丈,
  
      岸边有十几名汉军旗旗丁赶到,下马,单膝跪地用火绳枪轮番射击。
  
      3人低着头拼命划桨。
  
      身后枪声大作,
  
      一颗铅弹落在舢板旁边2丈,激起小小的水花。
  
      ……
  
      第2轮枪声响起时,
  
      舢板已经很远了。
  
      正当船上4人以为终于脱险时,1名划桨的士兵突然中弹,口喷鲜血。
  
      饶克华连忙扶着他查看伤口。
  
      看到伤口的瞬间,他就放弃了一切努力。
  
      半个时辰后,
  
      停泊在角斜港外海5里外的一艘海船,缓慢起帆启航。
  
      饶克华痛哭流涕,
  
      200兄弟只活下来了十几人。
  
      这点人手只够勉强操控着这艘“福船型制”的海船沿着海岸线返航。
  
      在途经海门厅外海时,遇到了1艘清军巡逻哨船。
  
      然而,
  
      这艘隶属于狼山镇总兵麾下的哨船掉头就走,十分干脆。
  
      他们压根不想自找麻烦。
  
      打赢了引来吴军水师报复,打输了小命不保。不如静候江北会战出结果。
  
      ……
  
      望见崇明岛南侧军港,迎风飘扬的军旗的一刹那。
  
      饶克华终于松了一口气,
  
      随即警醒:
  
      “快,我要有重要军情要禀告。”
  
      层层上报,
  
      恰好驻在崇明的水师总指挥刘武听了,立即手书一份令人送至陛下手中,同时派1艘快哨船送饶克华去江都。
  
      大战在即,
  
      林淮生多了解清军一分,胜算就多一分。
  
      刘武望着奔流入海的江水,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1仗的意义有多重大,如果丢掉这4万大军,再丢掉几处屏障,吴国很可能要考虑做个流亡小朝廷了。
  
      地点都定好了——吕宋岛!
  
      仅有10位重臣了解陛下的“海外备用计划”,看似丧气,可想想也蛮安定人心的。
  
      甭管这仗打的多惨烈,造反的骨干阶层都不用担心后路问题。
  
      绝对死不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凝聚人心,大家可以死心塌地的效忠陛下。
  
      富贵属于所有人。
  
      所谓:
  
      万丈深渊终有底,唯有人心不可量。
  
      ……
  
      李郁从来没考虑过金厦——澎湖——大员岛做根据地,主要是不吉利,其次是没有发展空间。
  
      吕宋岛就不一样了。
  
      是除大员岛之外,距离大陆最近的大型岛屿。
  
      岛上有金矿、有铜矿、有大平原,有上百万头脑简单的奴工资源。
  
      还有个内应,海盗史密斯。
  
      李郁严肃的告诉这些骨干分子:
  
      吕宋岛很重要!
  
      退,则吕宋称王。
  
      进,则吕宋就是吴国的第一个海外殖民地!是帝国经略南洋的跳板。
  
      以李郁工于算计的心性,
  
      每一笔借款,日后都要十倍获利。
  
      每一步闲棋,都是草蛇灰线。
  
      ……
  
      大运河,淮安北段。
  
      明黄旗帜,骑兵开道。
  
      刀枪斧钺,剑戟钩叉。
  
      钦差,又又又来江苏了。
  
      500精悍护卫骑士齐刷刷下马,团团包围了一处位于野外的茅厕。
  
      先搜索确定周围没有危险分子藏匿,然后用十几杆长枪狠狠地来回捅茅坑,确保没有死士藏匿在坑内,完成惊天大逆转。
  
      如此还觉得不保险,护卫们又把茅草屋顶挑开了。
  
      不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
  
      而是担心,万一钦差大人如厕时,一支火箭嗖的扎在屋顶上。
  
      京圈都说:
  
      如今去江苏这地儿做官,头一件事就是要防火~
  
      “戒备,护卫钦差大人。”
  
      “嗻。”
  
      500精锐护卫刀枪出鞘,围的水泄不通,背对茅厕。
  
      年轻的钦差福长安这才潇洒的一撩袍角~
  
      如厕!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