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 最好的战前动员——骑主子

2025-03-04 作者: 忧郁笑笑生
438最好的战前动员——骑主子    甲士们放平长枪,踩着鼓点合围参与炸营的新兵。
  
      无论这帮人此时是愤怒咒骂、大声诉冤,还是跪地求饶。
  
      路径之上,一概捅杀~
  
      有甲对无甲,有组织对无组织,比杀猪都轻松。毕竟杀猪还要考虑尸体完整,留个好卖相~
  
      老兵教官们也抽出佩刀,协助追杀。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
  
      把参与叛乱的这几百人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
  
      第1派遣军在长期融合新兵的过程中,琢磨出了一套成熟经验。
  
      比如训练时,
  
      营内必须得保证一队人马甲胄在身,武器在侧。
  
      随时出动,随时镇压。
  
      新兵训练后期,也会下发武器。
  
      如果新兵们足够忍耐,拿到了武器甚至披甲训练时才造反~
  
      那也没关系。
  
      附近的军法队会拉着轻型火炮进场,降维打击。
  
      霰弹之下,没有冤魂。
  
      ……
  
      训练场上,斑斑血迹。
  
      新兵们默默列队,接受更疯狂的辱骂和操练。
  
      “军法大于天。”
  
      “老子让你们向前,你们就必须向前,老子让你们杀人,你们就得杀人。都听清楚了吗?”
  
      俘虏们有气无力:
  
      “听清楚了。”
  
      “大点声,老子满意了,你们才有饭吃。”
  
      如此反复,
  
      新兵们真的放弃了一切抵抗,接受了这群凶神骑在自己脑袋上的事实。
  
      ……
  
      很多人都说暴力解决不了问题,但“斯德哥尔摩”是客观存在的。
  
      吃晚饭时,
  
      派遣军的军官们还大声宣扬:
  
      “咱派遣军是大吴精锐,陛下很看重我们,历来逢战必先,酒肉女子那都是敞开供应。你们进入了光荣的派遣军,就要好好表现,一仗打下来,咱就是自己人。”
  
      新兵们心里咒骂,
  
      逢战必先?这踏马的好熟悉。
  
      在那边,叫先登死士。
  
      在这边,叫光荣派遣军?
  
      ……
  
      军功赫赫的老资格营官张老三也意识到这个说辞有点站不住脚,忽悠不了这帮兵痞。
  
      于是,
  
      他站上一辆辎重车,咧开大黄牙,指着远处的广州城。
  
      “广州满城,弟兄们都听说过伐?”
  
      众人:
  
      “……”
  
      张老三:
  
      “你们这些狗曰的奴才,就不想杀进去骑一下主子?”
  
      众人沉默半秒,全场沸腾。
  
      降兵士气瞬间上涨2个点,炸营风险降低2个点。
  
      以卑贱的前绿营兵身份到满城开无双,这种“僭越感”简直太刺激了。
  
      而且大家对打进满城很有信心~
  
      因为新主子很能打,跟着这样的新主子,肯定能碾压旧主子。
  
      ……
  
      军营里,
  
      彻夜的激烈讨论~
  
      已经有见多识广的老哥开始讲述“旗女10大特征了”。
  
      见状,
  
      张老三矜持的咳嗽2声,右手按刀柄,左手按枪柄,一步三摇的回到军官营帐。
  
      他每次出帐,都是全副武装。
  
      大哥二哥的戏谑又浮现在脑海当中:
  
      咱家老三现在越来越谨慎了。
  
      张老三闭眼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打广州,派遣军至少减员5成,可能7成。
  
      ……
  
      食物、军令、杀戮,
  
      第1派遣军这个养蛊炉子默默融合各路人渣,新的魔鬼即将浴血诞生。
  
      数日后,
  
      第5军团正式发起攻击。
  
      欲破广州,先取越秀山。
  
      越秀山之于广州,好似紫金山之于江宁。
  
      位于城北的越秀山海拔仅仅70余米,山顶的炮台威胁很大。
  
      第5军团攻城时,至少有一半的战宽位于炮火覆盖范围内。
  
      ……
  
      苗有林放下千里镜,右手斜切。
  
      “按照既定计划,进攻!”
  
      “遵命。”
  
      正如绝大部分战争那样,没有花哨,没有谋略,就是硬碰硬。
  
      吴军火枪兵顺着山道仰攻,
  
      清军居高临下,开炮开枪。
  
      从一开始,战斗就血腥无比。
  
      吴军没有出动火炮,因为仰角不够。
  
      越秀山顶的四方炮台从顺治年间开修,后来每隔数十年就翻修加固,安放了50门各式口径火炮。
  
      ……
  
      炮台守备是广州城守营狠人阎九。
  
      此人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参与了本地多次著名的江湖恶仗。
  
      曾只带4名老兵怒挑本府帮派分子100余人,从状元坊一路砍到天字码头。
  
      己方无一死亡,无一重伤。
  
      成功索回了自己在赌坊输掉的300两,一战成名。
  
      当时有上万百姓围观此事,啧啧称奇。
  
      从此,
  
      他被全广东所有赌坊拒之门外~
  
      ……
  
      总督伊尔杭召见他,赏赐一桌酒宴、白银2000两,承诺打退吴贼后给他官升3级,还把广州城梨园行最火的涛二姐赏赐给他。
  
      阎九欣然领命,
  
      在他看来,无非就是赌命。
  
      只要筹码够大,他什么都敢赌。
  
      男人嘛,奋斗为了什么?不就是做大官、纳美妾。
  
      ……
  
      想到这里,阎九就充满斗志。
  
      他透过垛口盯着乌泱泱冲上来的敌人,第一眼觉得那红黑军服挺好看,确实比自己身上灰扑扑的面口袋好看。
  
      清军的子母炮,一发发炸响。
  
      狭窄的山道,冲锋的吴军在弹幕下血肉横飞。
  
      阎九哈哈大笑,觉得此情此景甚为刺激。
  
      旁边的兵丁恭维道:
  
      “九爷,有您坐镇,四方炮台固若金汤。”
  
      对付仰攻吴军,炮台的红衣大炮不适用,反而是那些几百斤的子母炮特好用。
  
      ……
  
      “总指挥,四方炮台不好啃。”
  
      苗有林点点头,他在千里镜中看的很清楚并不感觉意外。
  
      “再攻一次,不走现成的山道,改钻林子四面围攻。”
  
      “是。”
  
      进攻的那个营已经撤下来了,伤亡太大。
  
      接替的是一个满编营500人。
  
      越秀山上有个观音阁,
  
      而巡抚赵士生本人是个虔诚的信徒。
  
      在他的关照下,此地成为了禁地,寻常人不敢靠近。上山拜观音也成为了广州城富贵阶层的专享。
  
      所以,
  
      越秀山草木茂盛,平时无人敢砍伐柴禾。
  
      ……
  
      战场的枪声变的稀疏起来。
  
      吴军钻了林子,清军也就找不到集群目标开炮。
  
      阎九无所谓,
  
      四方炮台周围50丈的草木,都已被他砍伐一空。
  
      空旷地面洒满铁蒺藜,布置了拒马,还硬生生挖出了一条壕沟。
  
      且,
  
      四方炮台底部由大块花岗岩修筑,上半部分是糯米灰浆砌的砖石,坚固程度超出想象。
  
      2刻钟后,
  
      枪声骤密,吴军陆续钻出林子进入空旷地带和清军对射。
  
      清军躲在砖石垛口后以抬枪还击,优势很大。
  
      佐以子母炮的覆盖式轰击~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吴军的伤亡率居高不下,没能啃下这个乌龟壳。
  
      ……
  
      而在此时,
  
      广州城西,矿工们重拾老手艺,掘进爆破。
  
      挖掘坑道是个经验活儿,寻常人做不来。
  
      太近,容易被清军发现。
  
      太远,工程量太大,而且无故增加坍塌风险。
  
      不远不近,
  
      在距离正西门130丈左右开始掘进~
  
      借助城西大片民居的掩护,转运土方时也好遮掩视线。
  
      进攻越秀山和掘进坑道,这两者并不矛盾,都是破城的必做之事。
  
      第5军团的火炮无法轰塌城墙。
  
      所以,爆破就成了唯一选择。
  
      ……
  
      坑道口,
  
      不断有泥土碎砖被转运出来,就地倒入一条小河。
  
      矿工们不着寸丝在坑道里默默掘进,好似黑色鼹鼠。
  
      每1个时辰换1次班。
  
      每掘进3丈,就加固一次坑道,用拆下来的民房木桩顶住坑道防止坍塌。
  
      隔多远立一根桩没有固定程式,要取决于泥土的含水量,周围的地质情况。
  
      这些都得靠经验。
  
      而经验又来源于大量的实践和无数次猝不及防的事故。
  
      “娘的,坑道开始出水了。”
  
      “不会吧,我们只往下挖了1丈2,至多1丈5.”
  
      “珠江、西江。地下水位太高。”
  
      “怎么办?”
  
      “组织人手排水,掘进不能停。速速禀告总指挥,原先的预计时间可能要增加~4到6天。”
  
      ……
  
      苗有林有些恼火,
  
      从南昌一口气杀到韶州府就没遇到多少激烈抵抗,
  
      啃惯了大块肉,猛然间换成了带骨肉,一时间有些不适应。
  
      心里多少有些恼火。
  
      “总指挥,要不要增兵?”
  
      “增个p,先撤下来。老子的兵个个都金贵。”
  
      这么一番话,
  
      倒是无形中增加了威信。
  
      周围的军官心中有些暖意,觉得遇上了一位好上司。
  
      苗有林拉开千里镜,
  
      观察了许久,随即召来了一名参加了进攻的军官。
  
      开口就问道:
  
      “准尉,火攻有可能吗?”
  
      准尉一愣,随即迟疑的摇摇头。
  
      “下官进攻时,发现林中草木含水量很高,怕是烧不着。”
  
      一名军官低声说道:
  
      “总指挥,弟兄们的引火药倒入燧发枪药池,最多半个时辰就失效打不着火。太潮了。”
  
      ……
  
      苗有林伸出手掌,在空气中虚抓了一把。
  
      咒骂道:
  
      “这什么鬼天气?黄梅天吗?”
  
      “总指挥,这是回南天。”
  
      熟悉本地情况的客家向导解释了一下,粤西的回南天一般是出现在初春,一般是一年一次。
  
      偶尔会有两次三次,反反复复。
  
      主要现象是地面潮湿、墙壁滴水、到处发霉。
  
      他抛下一句话:
  
      “试试火攻。”
  
      ……
  
      四方炮台,
  
      清军瞅着一队吴军接近山脚,对着树林攒射火箭。
  
      不出意外,
  
      冒了点烟就熄了。
  
      清军笑的很开心~
  
      阎九没有笑,表情有些凝重。
  
      他知道回南天潮湿,山上草木烧不着。
  
      但是,
  
      如果时间流逝,半个月后回南天逐渐消退,太阳烘干了越秀山草木的潮气呢?
  
      那时候,
  
      吴军再行放火,四方炮台就有大麻烦了。
  
      “快,将这封军报入城呈送总督大人。”
  
      “嗻。”
  
      ……
  
      伊尔杭看了有些郁闷,感慨道:
  
      “这些北方佬真缺德,鬼主意一个接着一个。”
  
      巡抚赵士生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里的北方佬是指的是吴军。
  
      广东以北,都算北方。
  
      制台把“江南人”唤作“北方佬”,好像逻辑上也没毛病。
  
      赵士生想了想,
  
      建议道:
  
      “要不,咱们先组织人手砍伐草木?”
  
      广州将军富敏不满的瞅了他一眼。
  
      心想,
  
      要不是你平日里罩着观音阁,越秀山能像现在这般草木茂盛?广州周边几十万老百姓早把山薅秃了。
  
      咱大清朝,哪座山草木苍翠?
  
      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光秃秃的。
  
      ……
  
      人和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柴禾价格越来越高,老百姓为了节约柴禾,10顿当中有6顿是夹生饭。
  
      富敏甚至见过广州满城有一小撮穷困旗人的窘境,添柴禾时恨不得一根根的往炉膛里扔。
  
      伊尔杭心知肚明,
  
      低声说道:
  
      “组织兵丁出城砍伐,若遇吴军袭扰就撤回。城墙和炮台注意点配合,想来问题不大,时间够用。”
  
      “嗻。”
  
      出了正北门,就是越秀山。
  
      所以,
  
      四方炮台的弹药、食物、淡水、人员补给基本畅通。
  
      ……
  
      而南边,
  
      广州城墙就紧挨着珠江,水面宽阔,大型战船来回自由。
  
      南澳镇水师,
  
      按清廷规制应属于福建水师提督管辖。
  
      后奉圣谕,被划拨两广总督伊尔杭麾下,保卫广东。
  
      南澳镇水师吸纳了大屿山海溃败疍民组成的一支新的水军,控制珠江。
  
      不像在韶州段,
  
      清军战船航行时可能被岸上吴军火炮轰击,有去无回。
  
      南澳镇总兵叫嚣:
  
      “陆上,李逆说了算。水上,老子说了算。”
  
      每天都有船靠上广州码头,卸下各类物资、粮食。
  
      所以说,
  
      广州城压根不怕围困,哪怕第5军团在陆上围困2年,城内也不会断粮。
  
      除非,
  
      吴军能够取得珠江的制水权。
  
      但吴军水师在江西过不来,南岭阻断了赣江水系和北江两大水系。
  
      若是从海面大迂回,除了海浪风险之外,还有可能遭遇福建水师出兵拦截~
  
      ……
  
      福建,同安县。
  
      嘉禾屿(明朝称呼,清朝还称厦门,后面统称厦门岛。)
  
      水师提督衙门,气氛凝重。
  
      世袭靖海侯兼福宁镇总兵施令洋,低声问道:
  
      “海澄公,朝廷真的要调福建水师北上,改驻登州?”
  
      “是。”
  
      “会不会?”
  
      “不会。”
  
      世袭海澄公,现任水师提督,年过5旬的黄仕简轻轻将廷寄和书信推过桌子中线:
  
      “信使扮作老百姓,一路跋山涉水,穿过敌控江西翻越武夷山入闽。”
  
      施令洋冷静的看完,判断圣旨是真的,乾隆的亲笔书信也是真的。
  
      书信里特意提及了一桩小事,当年施令洋随其父进京时,赐宴时的君臣奏对。
  
      帝问:
  
      “为何沿海水师将官,十有其六出自同安。”
  
      父答曰:
  
      “同安人的血脉里就有3分海水,不畏大海,热衷冒险。”
  
      帝感慨:
  
      “世上的事细究起来都是有根源的,地理塑造民风。悍哉同安。”
  
      ……
  
      施令洋放下书信,用余光不经意的瞅了下站在黄仕简身后的陌生卫士。
  
      见其人容貌不扬,站如山石,脖粗若无,腰悬铜锏,布袍无甚褶皱,八成内罩甲胄。
  
      心中惊惧,
  
      连忙拱手道:
  
      “臣,靖海侯谨奉圣旨。3日之内,施家全部登船北上。”
  
      “施大人,3日准备是否太过仓促?”
  
      “臣,只恨不能插上翅膀快快进驻登州,扈卫京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