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 战场达尔文主义!

2025-03-04 作者: 忧郁笑笑生
449战场达尔文主义!    大岭头,
  
      是一处稍微高于四周的丘陵。
  
      丘陵最高处,
  
      原先是一家广府士绅出资修建的砖石碉楼。
  
      碉楼,顾名思义。
  
      碉堡和楼房,二合一的产物。
  
      一来可防匪,二来可防洪水。
  
      匪患和洪灾,是粤西平原挥之不去的阴霾。
  
      洪水来了,
  
      碉楼内居民可到楼上暂避。
  
      匪患来了,
  
      关闭木门,在楼上打枪放箭。
  
      ……
  
      广勇再次加固了此处碉楼。
  
      在周围挖掘了一圈壕沟,增设陷坑,内藏尖竹刺。
  
      还在楼顶增加了多处射击孔。
  
      此时,
  
      碉楼宛如一片树叶,在客勇一浪高过一浪的进攻中起伏。
  
      客勇没有大炮,所以用人命填。
  
      半个时辰不到,
  
      拔除了碉楼外侧的所有障碍,开始集中力量围攻碉楼。
  
      碉楼楼顶,
  
      一团练哨长探出脑袋观察,
  
      差点被一杆掷来的短矛击穿脑袋,吓的一踉跄。
  
      ……
  
      不过,
  
      他很快醒悟过来,
  
      冲着楼里所有人大声吼道:
  
      “陈氏族人听令,先打那些扛着梯子的客匪。不要慌~”
  
      碉楼,射击孔内,
  
      不时喷出白烟。
  
      正在围攻的客勇不断有人中弹栽倒,痛苦哀嚎。
  
      阵后的客家女子冒着硝烟,抬着担架来回穿梭,将伤员运输到后方。
  
      客家女未缠足,平日承担了许多沉重农活,性子彪悍。
  
      天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时,
  
      守卫天王府到最后一刻的女兵们就是由客家女子组成。
  
      可以说,
  
      这是当时最吃苦耐劳的一群女人。
  
      其坚忍程度,超出想象。
  
      ……
  
      客勇攻击凌厉,顶着伤亡玩命的冲。
  
      前面的倒下,后面的跟上。
  
      碉楼里的抬枪、火绳枪、弓箭已经压制不住如此庞大的数量。
  
      许多人慌了。
  
      装填手抖,动作变形。
  
      炸膛连续发生了2起。
  
      哨长听着外面哐哐砸门的动静,
  
      用力吼道:
  
      “南边,就是我陈氏的祠堂。”
  
      “要是祠堂被烧了,我们死了有脸见祖宗吗?啊?”
  
      ……
  
      激励十分有效。
  
      精神几乎崩溃的众人,肉眼可见的开始上头。
  
      “杀,杀客匪。”
  
      楼顶,
  
      石灰粉泼洒,礌石猛砸。
  
      中招客勇惨叫连连,但终究是爬上来了。
  
      狭窄的楼顶,
  
      双方短兵相接!
  
      矛刺刀砍,拳砸牙咬,不死不休。
  
      1年轻广勇手持短矛刺入刚攀爬上来的客勇腹部~
  
      客勇表情痛苦,口鼻涌血,却死死抓住矛杆往后一仰。
  
      俩人一起坠落~
  
      摔昏迷的广勇,立马被底下客勇乱刀分尸。
  
      ……
  
      若是广州驻防八旗见了,
  
      肯定睁大眼睛直呼不可能,汉人不可能这么勇。
  
      如果这么勇,
  
      当初大清是怎么拿下广东的?
  
      实际上,
  
      这是一个很复杂很难全面阐述的话题。
  
      打仗,
  
      勇气很重要,但不是唯一。
  
      更关键的是组织度以及核心人物。
  
      换句话说,
  
      如果有个李郁这样的核心人物,以及周密的组织度,再将军事工业稍微提高那么一些。
  
      无论广府还是客家,都能横行天下。
  
      ……
  
      半刻钟后,
  
      大岭头碉楼失陷!
  
      客勇迈出了关键一步——攻坚。
  
      别看只是小小碉楼,对于无火炮无组织的团伙而言,难度不亚于山海关。
  
      李郁所不理解的拉锯战,
  
      其实就是因为土客双方都不具备攻坚能力,打不出决定性的胜利。
  
      ……
  
      四邑团练终于赶到。
  
      乌泱泱摆开了阵势,
  
      鼓声响起,众人跟着旗帜前进。
  
      虽然队列不整齐,方阵配合不默契,但已初步具备军队雏形。
  
      打头阵的是清一色火绳枪兵。
  
      客勇也收拢兵力,赶紧布阵。
  
      在反复的械斗中成长起来的客家首领曾怀古,拎着刀前后奔跑,想尽量的排兵布阵。
  
      “待会我喊冲,大家就一起举盾冲上去。明白了吗?”
  
      “明白。”
  
      ……
  
      曾怀古左手盾,右手刀。
  
      默默注视着对面气势上明显压过己方的广府团练。
  
      他知道,
  
      迎着对方火绳枪冲锋,伤亡会很惨重。
  
      但,没有选择。
  
      北方汉人开始南逃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永远处于劣势。
  
      疾病、饥荒、土匪、官兵、村民、蛇虫、瘴气、洪水,先至者~
  
      就像闯关,
  
      层层淘汰。
  
      总之,
  
      南下之路,就是求生之路!
  
      逐渐的,
  
      他们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客家。
  
      ……
  
      “客家人,有死无生,杀!”
  
      曾怀古眼睛血红,大步冲锋。
  
      十几名首领和他一样选择冲在最前面。
  
      就像他们的祖先那样,逢战必冲锋在前,激励族人。
  
      血性、团结,
  
      若无这2样,他们早死在南下逃亡途中了。
  
      广勇也一样充满了杀意。
  
      宗族团总和儒生军官们高呼:
  
      “列阵,检查火绳。”
  
      一些人赶紧摸出火折子重新点燃火绳,小心吹旺,调整合适长度。
  
      然后,
  
      对准漫山遍野冲锋而来的客家人。
  
      ……
  
      距离40丈时,枪声响起。
  
      客勇队形中有人中弹倒下,但不多。
  
      曾怀古举盾护住要害,低头猛冲。
  
      此刻,
  
      他心静如水,只想着战死后去见他的好兄弟,吕大有。
  
      距离25丈时,
  
      第2波枪声响起。
  
      这一次,伤亡明显。
  
      疯狂冲锋的客勇,队形出现了混乱。
  
      中弹者倒地后,将后面的同伴绊倒。
  
      对面,
  
      四邑团总们大吼:
  
      “快,快装填,争取再打一枪。”
  
      然而,
  
      团练就是团练,训练不够,心理素质也不够。
  
      最关键最能杀伤敌人的第3波齐射终究是打折了,只是稀稀拉拉响了不到4成。
  
      ……
  
      “杀。”
  
      “杀。”
  
      四邑火枪兵后退,长枪兵向前,和冲到面前的客勇杀成一团。
  
      武艺,在这种时候没有任何意义。
  
      稍微经历过训练的四邑团练,列阵长枪攒刺,利用长兵器优势压制客勇。
  
      一捅一拔,鲜血喷溅。
  
      曾怀古的盾牌丢了,
  
      冲锋时被一发铅弹穿透,铅弹余势不减打入肋下,幸而伤口不深。
  
      如果没有盾牌的迟滞,
  
      他此刻应该死了,如愿以偿和好兄弟吕大有在天上团聚了。
  
      ……
  
      他望着身边三五成群冲上去,又一排排被长矛放翻的兄弟们。
  
      暗叫不好。
  
      从地上捡起一块圆盾,瞅准时机,一个前滚。
  
      然后,挥刀左右劈砍。
  
      刀锋划开肌腱、皮肉,饱饮鲜血。
  
      受伤广勇倒地,
  
      长枪阵硬生生的被他破开了空隙,后面的客勇见状大喜,立马楔入。
  
      扩大空隙,击穿阵型。
  
      不出意外,
  
      双方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没有阵型,没有远近火力层次,没有统一指挥,双方全靠血勇自由拼杀。
  
      这样的“械斗”,
  
      往往伤亡比较均衡,基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
  
      文元德看的眼角抽抽,
  
      悔恨自己当初为何要去礼部这种清贵衙门?为何不去兵部学点真本事?
  
      他想不通,
  
      麾下广勇明明在饷银、后勤、武器等方面都有优势,可就是没法彻底摧毁客勇。
  
      有那么一瞬间,
  
      他特别佩服素未谋面的李郁,区区一介书生,怎么练的精兵。
  
      甚至,
  
      他还想派人去偷偷观摩吴军的作战模式。
  
      聘请的那些前绿营军官,水平终究还是不行啊。
  
      ……
  
      没人敢鸣金收兵。
  
      团练本来就不是正规军,你再突然鸣金收兵,很容易造成大溃败。
  
      只能硬着头皮,坚持!
  
      看谁先撑不住,或者双方都撑不住了。
  
      1个时辰后,
  
      交战双方均感不支,加上最前线人员密度下降,接触减少。
  
      双方开始自发后撤。
  
      不过,
  
      文元德今日无意撤兵。
  
      因为他心心念念的大杀器到了。
  
      粤西,素来擅长冶铁。
  
      四邑集合了大批铁匠,没日没夜的铸炮,终于拿出了第一批成品——25门土造劈山炮。
  
      ……
  
      由于火炮移动缓慢。
  
      直到这场厮杀接近尾声,炮队才慢悠悠赶到战场。
  
      200头骡子、耕牛牵引~
  
      场面蔚为壮观!
  
      文元德心情畅快,大手一挥:
  
      “火炮不许卸车,大家抓紧时间吃饭,吃完饭立即追击客匪。”
  
      “嗻。”
  
      望着那黑黢黢的炮筒,团练广勇不由得心生自信。
  
      不知为何,
  
      明清两代,百姓对于火炮都有一种莫名的崇拜。
  
      大炮一来,士气上升亿点。
  
      经常有官兵围剿某险峻贼寨数月不下,拉来火炮,半个时辰后,贼寨立破。
  
      ……
  
      抛开炮弹攻击的物理威力不谈,
  
      精神威力可能是10倍~
  
      同理,反过来也适用。
  
      举着锄头粪叉创业的,叫山匪、小贼。
  
      有制式刀枪的,叫反贼。
  
      能拉来一门炮的就叫悍匪、巨寇。
  
      大炮一响,兵部留名。
  
      运气好的话,还能让皇帝看到自己的名讳籍贯,浅入帝心。
  
      ……
  
      半个时辰后,
  
      广勇簇拥着炮队开拔,士气冲天。
  
      缓慢如老牛。
  
      耕牛拉车的步伐很坚定,很缓慢,关键还催不得。
  
      由于随时可能接敌,广勇皆刀枪不离手。
  
      开拔前,
  
      团练大臣文元德出于对组织度的不自信,
  
      下令所有火枪兵自行领取一份弹药,大约20发左右,随身携带。
  
      而打完仗,
  
      这些开封的火药如果没用掉,再次收集上来,很可能要报废一半。
  
      因为单兵携带的储存条件不理想。
  
      文元德痛苦的搓着面皮,
  
      再次后悔自己在礼部蹉跎半生,扯皮第一名,其他都不行。
  
      ……
  
      其实,
  
      他忽略了一点。
  
      乾隆点将,团练4大臣都是纯文人出身。
  
      他们分别来自:礼部、翰林院、工部、理藩院。
  
      这真的是巧合吗?
  
      ……
  
      清廷处理外交,
  
      一般默认海上来的夷使,一切事务归礼部管。陆上来的夷使,一切事务归理藩院管。
  
      所以,
  
      礼部主事出身的文元德熟悉弗朗机,熟悉海贸,专业对口。
  
      满脑子都是赚夷钱、买夷炮、雇夷兵,
  
      倒不知道,
  
      乾隆事先有没有想到这一层。
  
      大约是没有吧。
  
      即使想到了,他也没办法。
  
      因为京师各大衙门广东籍的致仕官人选不多。
  
      比起考科举做大官,老广其实更喜欢挣大钱。
  
      老广嘛,
  
      不爱搞正治,爱搞钱、搞女人。
  
      ……
  
      “曾首领,土匪追来了。”
  
      “什么?”
  
      曾怀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
  
      然而,
  
      负责打探消息的少年很快带回了更新的情报。
  
      广勇有大炮!
  
      “撤,据守围楼。”
  
      客勇又回到他们的地盘,攻守再次易形。
  
      围楼,
  
      和碉楼的形制差异很大。
  
      但本质上都属于防御建筑。
  
      ……
  
      从天空俯瞰,
  
      建筑面积至少是碉楼的10倍,可容纳的兵力也更多。
  
      不过材料要差些。
  
      底部是石条,向上是厚度惊人的土坯墙。
  
      外墙伤痕累累,
  
      刀砍斧劈留下的痕迹,还有短矛铅弹嵌在土坯里。
  
      很显然,
  
      广勇曾经在这座围屋下吃过大亏。
  
      如今,他们大炮在手,誓要扳回场子。
  
      ……
  
      双方就这么互相望着。
  
      只有广勇炮手很忙,卸炮、就位、装填,每一样都费时费力。
  
      吴军的组合携行炮车是独一份的。
  
      广勇,没有炮车~
  
      光秃秃的炮筒放在大车上,用麻绳反复捆绑固定。
  
      拆开一层层绳结,
  
      4名壮汉用扁担挑着炮筒走到土袋垒起的工事,放下~
  
      炮筒,
  
      就架在土袋上。
  
      ……
  
      这是最初代的火炮炮位,
  
      不过,对付目标很明显的围屋也还行。
  
      炮手们一通手忙脚乱后,默默就位。
  
      等待下令开炮。
  
      文元德心神再次巅峰激荡:
  
      “开炮!”
  
      试射一轮,炮声沉闷而有力,没有炸膛。
  
      众人欢呼!
  
      再看对面,围屋安然无恙。
  
      文元德尴尬,皱眉望向周围的心腹。
  
      旁边一秀才拱手道:
  
      “老大人恕罪,我等实在不擅使炮。不过~”
  
      ……
  
      文元德秒懂,
  
      在聘请来的前绿营军官当中,有一位矮胖的罗姓军官。
  
      此人曾远赴金川,据说亲手轰出去200多发炮弹,经验丰富。
  
      都是千年的狐狸,一点就透。
  
      文元德当场决定,授予老罗炮队营官实职。
  
      于是,
  
      在挟技自重、心思深沉的老罗的指挥下,众人重新垒了起更稳固的炮位,还调整了火炮仰角。
  
      由于环境限制,
  
      25门炮无法一字摆开,只能摆放7门劈山炮。
  
      ……
  
      第2轮炮击,2发炮弹命中~
  
      第3轮炮击,
  
      老罗亲自拿着瓢反复筛选大颗的黑火药,估算药量,又用他那一双聚光的小眼睛趴在炮尾部反复瞄准。
  
      这一轮,5发炮弹直接命中围屋。
  
      土坯墙不堪重负,大片垮塌,烟尘滚滚。
  
      广勇欢呼雀跃~
  
      这拉锯战终于看到结束的希望了。
  
      ……
  
      文元德轻抚胡须,赞叹道:
  
      “摧枯拉朽,神炮啊。”
  
      “罗老弟不愧是四邑大才,当赏,赏白银200两。”
  
      众人纷纷感慨,金川之战锻炼人啊。
  
      如今大清武官当中,
  
      合格的中低级军官,一大半都是金川下来的。
  
      优秀的高级军官,多数都经历过征缅之战或者西北征战。
  
      战场,就好比科举考场,
  
      阎王爷一轮轮的筛人,最后能留下来的都是金子。
  
      ……
  
      1刻钟后,
  
      客勇士气崩溃,放弃围屋,仓皇后逃。
  
      当天,
  
      广勇在大炮的加持下,连续摧毁4座围屋,铲平了7个村子,还俘虏了几十个妇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