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敌距300里,乾隆失了分寸

2025-03-04 作者: 忧郁笑笑生
464敌距300里,乾隆失了分寸    战争,是残酷的。
  
      一定会伴随着误伤和粗暴。
  
      足有7000人的卧龙镇,到处是哭喊哀嚎。
  
      枪声,
  
      零星响起。
  
      死亡阴影之下,百姓们扶老携幼,黯然离开家园。
  
      ……
  
      自愿留下来的仅有300人。
  
      其中,
  
      绝大部分人穷的荡气回肠、丧心病狂,上天无门、下地无缝。
  
      他们无所畏惧,
  
      苍穹之下,还有比绝对赤贫更可怕的事吗?
  
      卧龙镇,
  
      街道一片狼藉。
  
      军法官站在磨盘上,
  
      高声劝慰:
  
      “老乡们,我吴军乃文明之师,答应你们的工钱待遇绝不会克扣。你们现在,先将镇子里的尸体搬出去。”
  
      300余人面容枯槁,佝偻呆滞。
  
      仔细看,
  
      会发现这里面竟然没有一个胖子,甚至有小部分人瘦的像行走的骷髅。
  
      ……
  
      李二狗皱起眉头,不客气的打断军法官:
  
      “都听我的。”
  
      “大米饭管够,酱油猪油管够,再到牛老爷家厨房去拿些咸肉,生火开饭。”
  
      “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动手?”
  
      哗,
  
      300人瞬间从静态变成动态,飞速跑开。
  
      瘦小的身躯爆发出罕见的力量,扛来大米、铁锅、木头、猪油罐子、酱油坛子。
  
      5口大锅一字排开,青烟缭绕。
  
      劈了牛宅的家具做柴禾~
  
      咸肉条斩成方块,放入锅内和大米一起煮。
  
      香味扑鼻!
  
      ……
  
      李二狗慈眉善目,背着手在镇子周边巡视地形。
  
      心中嘀咕:
  
      书生就是不晓事,罗里吧嗦的。
  
      这一点,
  
      就不如义父英明。
  
      当初,初次见义父,
  
      义父直接在得月楼开了一桌酒席,有酒有肉,自己左右开弓,连吃带拿。
  
      从那一刻起,
  
      命就属于义父了。
  
      ……
  
      3刻钟后,
  
      他重新回到镇子中心空地。
  
      “诸位乡亲,吃饱了吗?”
  
      “饱了,饱了。”
  
      众人嘴上这么说,眼睛还是恋恋不舍的瞟着锅里。
  
      咸肉焖饭~
  
      拌上猪油、酱油。
  
      简直好吃的停不下来,根本不知道烫。
  
      ……
  
      “现在,都放下碗筷去镇外修工事。天黑之后,还在这开饭。”
  
      效果不错。
  
      干活的积极性空前膨胀,根本不需要监督。
  
      军法官有些尴尬,走到李二狗身边,
  
      低声提醒:
  
      “天热,镇子里这些尸体不清理,会腐烂发臭的。”
  
      “先顾着活人吧,死了的半夜再拉出去埋。”
  
      见军法官担忧,
  
      李二狗又低声说道:
  
      “我要是襄阳守将,这会就点齐城中兵马,一口气推平卧龙镇,把人推下汉水。”
  
      “但愿别遇上夜袭。”
  
      ……
  
      其实,
  
      李二狗没好意思说:
  
      自己若是襄阳守将,摸黑杀来,一把火烧了卧龙镇,再沿着汉水把10里之内的村镇全烧了。
  
      坚壁清野~
  
      舰队远道而来,能在水里漂一个夏天?
  
      二狗没有高深的军事理论,
  
      多年的丐帮生活,让他无时无刻不敢忘记“小乞丐长寿3宝”——今晚住哪儿?下顿吃什么?不能生病。
  
      舰队一旦无法在岸上立足,长期在水里飘着,
  
      以上3点必定无法满足!
  
      饿死、病死、晒死~
  
      和被人杀死有什么区别呢?
  
      ……
  
      卧龙镇有现成的房子,有柴米油盐,有码头,还有牲畜家禽。
  
      镇子里外,
  
      火把照耀,篝火星星点点。
  
      这一夜,巡逻队出镇2里警戒,所有人都没敢睡觉。
  
      忙碌!
  
      构筑野战工事,卸下火炮,预防明日清晨清军大举来袭。
  
      子时,
  
      再次加餐。
  
      这一次,民夫们明显吃的慢了、吃的少了。
  
      咸肉大米饭,再浇上一勺自制黄豆酱油,慢慢的感受着食物的香味~
  
      ……
  
      二狗走来时,
  
      很自然的收获了所有人的敬畏。
  
      “老乡们,好好吃,好好干。”
  
      “打跑了清廷,你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要是够胆量,打仗的时候出分力,以后不会少了你们的好。”
  
      众人点头如捣蒜。
  
      虽然一夜没睡,可精气神提起来了。
  
      肚里有了食,眼里就有了光!
  
      ……
  
      运输舰带来的水泥一次用尽。
  
      卧龙镇外,
  
      多了几处砖头水泥碉楼。
  
      次日,
  
      太阳升起,疲惫不堪的吴军开始分批休息。
  
      数艘轻型战舰嵇康级从汉水驶入鹤子川河,充当移动炮台。
  
      远处,
  
      终于出现了清军探马的身影。
  
      ……
  
      襄阳城内,
  
      爆发了激烈争吵。
  
      以察哈尔总管哲勇为代表的一方,强烈建议出城驱逐登岸吴军。
  
      以知府毛磊和2等侍卫良顺为代表的一方,坚持等待皇命。
  
      哲勇的小眼睛闪烁着凶光,
  
      他头一次发现,御前贵族也有蠢货。
  
      若不是意识到巨大的危险,他才不愿意带马队去冲登岸吴军呢。
  
      在江西,
  
      他和马忠义2人联手和吴军打仗。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无数士卒的性命和无数次逃亡,总结出来的经验,居然被人无视了。
  
      文官不晓战事,八旗贵胄也不晓事。
  
      大清,没救了!
  
      ……
  
      南阳府。
  
      乾隆额头渗出大颗汗珠,他意识到吴军舰队打在了朝廷的七寸处。
  
      3天前,
  
      湖北巡抚王杰的告急文书送至御案。
  
      君臣大惊。
  
      随即做出了兵力调整,南阳府城全面戒备,只留一处城门,其余城门关闭。
  
      侍卫亲军接管城防。
  
      原先城内的绿营兵被驱赶到城外扎营。
  
      同时,
  
      派出3000骑兵增援樊城。
  
      如今,
  
      襄阳又来了急报,吴军的战略目的昭然若揭。
  
      ……
  
      “皇上,吴贼来者不善。”
  
      “善不善还用你说?朕难道不知道吗?”
  
      面对帝之暴怒,
  
      和珅也顾不得尴尬,
  
      继续说道:
  
      “奴才有俩顾虑。一,吴贼封锁汉水,阻断湖广粮食北运路线。二,吴贼拿下襄阳,兵锋指向中原。”
  
      乾隆心中烦躁,
  
      指着和珅,骂道:
  
      “你说这么多有什么用?显得你很有能耐吗?朕给你一支军队,你去杀敌?”
  
      ……
  
      电光火石之间,
  
      和珅抬头,
  
      虔诚道:
  
      “奴才不擅兵事,但奴才之弟或可为君父分忧。”
  
      “和琳?”
  
      “是。平日里他总爱翻阅兵书,谈起兵事头头是道。骑马、射箭、火器无一不精。”
  
      “好,传旨让他来前线。”
  
      “嗻。”
  
      和琳,此时主持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
  
      相当于大清的皇家军工厂厂长,官居四品。
  
      ……
  
      如今的大清,形势不妙。
  
      和珅迫不及待的想让亲弟弟替掌握一支精兵,自己分忧。
  
      君不见,
  
      邸报里,
  
      淮安督粮道于运和也在练兵,美名曰武装护粮队。
  
      以户部广西司主事衔,在山东潍坊督矿的于时和,也加了一份兼职,和他姐夫衍圣公一起搞武装护矿队。
  
      俩兄弟的爹,于敏中八成是走了嘉亲王的路子。
  
      嘉亲王留守京城初掌实权,需要班底。
  
      老于久在中枢,门生故吏数不胜数。
  
      他主动投靠,嘉亲王求之不得。
  
      接纳了老于,就等于接纳了一群人。
  
      ……
  
      老于是个老狐狸,素来谨慎低调。
  
      如今这么狂野,这么露骨,丝毫不顾及老皇帝的观感,这件事本来就不对劲。
  
      难道,
  
      他嗅到了什么?
  
      就算丢了湖广,大清至少还占据三分之二的疆域。
  
      而且,
  
      吴军到了北方,未必能占优势。
  
      中原地带正是骑兵的主场。
  
      而且也不像南方有那么多河流可利用~
  
      有阿桂督师云贵,西南至少也是一步硬棋。
  
      老于怎么会对战局这么悲观?
  
      ……
  
      和珅心思满腹,走路低头,和御前总管太监秦驷撞了个满怀。
  
      “公公,对不住。”
  
      和珅本能的掏银票~
  
      却被秦驷一把按住,跺脚道:
  
      “我的和大人,都这个时候了,咱们就别搞这些俗套了。咱家见识少,就想请教你,假如~假如吴军破了襄阳,杀到南阳有多远?”
  
      “300里。”
  
      “还没有从紫禁城到承德避暑山庄远?”
  
      和珅点点头。
  
      “对!”
  
      秦驷抹了两把汗,低声问道:
  
      “和大人,你说吴贼是冲着湖广,还是冲着咱万岁爷来的?”
  
      和珅摇头。
  
      ……
  
      襄阳城西,卧龙镇外。
  
      刘武再次长长的舒出一口气。
  
      两个好消息:
  
      一,分遣舰队(6艘嵇康级,10艘空载运输舰),将富庶的谷城县石花镇包了饺子,满载而归。
  
      缴获颇丰~
  
      二,襄阳守军居然迟迟没有发动进攻。
  
      孤军深入敌境的水师获得了宝贵的时间、宝贵的物资。
  
      卧龙镇外围不利于防御的200间房屋被士兵拆毁,利用拆下的木材、砖瓦构筑工事。
  
      如今,
  
      清军再想啃,就不那么容易了。
  
      ……
  
      李二狗拍着匈膛夸下了海口:
  
      “刘叔,只要你守得住水面。陆上,我能扛3万清军。”
  
      当然,
  
      这里有个前提,火药枪弹够用。
  
      配合壕沟、拒马、陷马坑、砖石堡垒、铁蒺藜阵,还有一条天然河流。
  
      去年,
  
      参谋本部的那帮无良书生翻阅古籍,考古出了一种历史悠久、长盛不衰的武器——铁蒺藜。
  
      以一细长麻绳串起上百个铁蒺藜,便于布置,便于收纳。
  
      军工署人手紧张,无暇搞这个。
  
      遂将5万铁蒺藜的单子外包给一家铁器厂,这玩意粗糙的很,无所谓公差,生锈更棒!
  
      ……
  
      卧龙镇附近江面,有2处江心洲。
  
      水域相对封闭。
  
      舰队每天轮流巡逻汉水,凡遇船只一概击沉,不论大小。
  
      襄阳城周围,
  
      片板不敢下水。
  
      如果,乾隆调动在洞庭湖的湖广水师主力增援襄阳,刘武求之不得。
  
      以西征舰队区区6000人攻破襄阳不太现实,分兵据守襄阳更不现实,但取得一场水战的决定性胜利不难。
  
      ……
  
      襄阳城中,
  
      清军有一支小规模舢板水军。
  
      想夺回汉水,无疑是以卵击石。
  
      哲勇沮丧的得知,
  
      吴军舰队在城西十几里外的卧龙镇扎下了坚实大营,不走了!
  
      皇上的圣旨也终于到了~
  
      正如自己所料,
  
      襄阳知府毛磊获罪下狱,2等侍卫良顺褫夺官职,贬为马甲,军前效力。
  
      哲勇,则受到了嘉奖。
  
      不过,
  
      迟来的英明,又有何用?
  
      哲勇每晚喝的醉醺醺,令士兵在城中给他寻觅良家女子。
  
      他有种不详的预感,
  
      襄阳完了,湖广完了。
  
      大清,也快了~
  
      ……
  
      快马,
  
      在南阳府、武昌府、襄阳府之间来回奔跑。
  
      乾隆终于拿出了最终方案。
  
      调集湖广水师主力,调集襄阳周边兵力,反扑卧龙镇吴军!
  
      陆上作战指挥权归哲勇,水战指挥权归岳州总兵王霖,巡抚王杰负责居中调度后勤。
  
      从方案落地,到真正执行。
  
      需要很长时间。
  
      调兵是一件复杂的事,要走很多程序。
  
      从随驾兵部官员草拟方案,廷寄抵达各方大员,聚兵,发放开拔银,修缮破损军械,填补空额。
  
      地方筹措粮草。
  
      到军队开拔到位,最终形成包围圈。
  
      ……
  
      乾隆再三叮嘱,
  
      务必要等各部全部到位,再发起进攻。
  
      禁止擅自出战,否则胜亦下狱。
  
      其实他想多了,
  
      如今南方清军鲜有敢擅自出战者,都倾向于防御。
  
      不知不觉,双方的心理天平已经逆转。
  
      清军自认是弱势一方。
  
      吴军自认是强势一方。
  
      弱势一方,不由自主的行动迟缓。
  
      理由现成的,正值夏日~
  
      自古以来,
  
      夏日动兵都是犯了兵家之大忌。
  
      ……
  
      清军迟迟不发动进攻,吴军舰队窃喜。
  
      陆上,以卧龙镇为中心构筑了完备的大营。
  
      除了日常巡逻战舰,
  
      其余水手都可以上岸,至山里纳凉、休整,保持战斗力。
  
      夏日炎炎,
  
      士兵们要在此地坚持数月,良好的住宿条件很重要。
  
      隆中山,
  
      传说是诸葛亮的隐居地点,颇具争议。
  
      卧龙镇也因此得名。
  
      总之,
  
      吴军舰队占据的是一块颇具三国元素的地盘。
  
      ……
  
      李二狗识字不多,并不影响他津津有味的听评书。
  
      甚至去传说中诸葛亮隐居的草庐躺了一夜,妄图在睡梦中吸收一些智慧。
  
      次日,
  
      他兴冲冲的起床翻书,发现不认识的字还是不认识。
  
      骂骂咧咧,悻悻而归~
  
      人类的思维是差不多的。
  
      几百年后,
  
      襄阳人也想吸取诸葛之智慧,文理兼修,在此地搞起了一所不知名的高校。
  
      ……
  
      半个月后,
  
      吴军甚至在隆中的3处制高点,布置了烽火台。
  
      一旦大股清军来袭,即点燃烽火。
  
      舰队6000余人除了日常封锁汉水、巡逻周边、搜索物资,从不好战,该吃吃该喝喝,泡在溪水竹林里度夏。
  
      遵循陛下和参谋本部的严令:
  
      扎下钉子、积蓄体力,等待凉秋。
  
      总之,
  
      敌不动,我不动。
  
      这里的夏日静悄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