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破梧州后,王道派与商道派之争论

2025-03-04 作者: 忧郁笑笑生
513破梧州后,王道派与商道派之争论    “报,梧州府城失陷。”
  
      “吴军兵力几何?走的哪条进军路线?”
  
      “西江结冰了,广东吴军踩着冰层一直杀到了梧州城,规模大约一两千人。”
  
      陆廷升一脸震惊,展开地图。
  
      随即脸色大变,
  
      意识到这鬼天气居然成了吴军的帮凶。
  
      西江,发源于云南,流经贵州、广西、广东,最终在珠江口入海。
  
      论长度,仅次于长江黄河。
  
      论航运便利,仅次于长江。
  
      ……
  
      陆廷升突然反问道:
  
      “不对啊,他们怎么走的冰层?冰面那么滑溜~”
  
      “马拉爬犁!”
  
      驻广东的吴军第5军团校尉苗有林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果断抓住了战机。
  
      以骡马牵引大批爬犁,运输士兵。
  
      肇庆府——梧州城。
  
      由于冰层摩擦系数低,运输变的格外轻松,速度飞快。
  
      相当于18世纪的高速路。
  
      身穿厚大衣、脚踩皮毛靴的吴军先锋好似神兵天降,抵达梧州城下。
  
      然后展开炮火压制,奋勇登城。
  
      梧州守军目瞪口呆,猝不及防,不到半个时辰全线溃败。
  
      第5军团顺利进驻梧州。
  
      爬犁立大功。
  
      ……
  
      屋内一片寂静,都没想到吴军脑洞如此之大。
  
      陆廷升感慨:
  
      “素闻吴军进兵擅利用水路航运,如此利用河道,倒是出乎本官意料。
  
      他快速撰写书信完毕,交给来人。
  
      “回去告诉陆廷武,让他务必守住藤县,本官会调动援兵支援。对了,你们一定要想办法挖开冰层。”
  
      “明白。”
  
      斥候干脆利落,收好书信走人。
  
      从梧州府出发,顺着西江上溯,依次是藤县、桂平、来宾三座城池。
  
      如果挡不住吴军的爬犁,广西腹心就会被人击穿。
  
      后果很恐怖。
  
      陆廷升思索片刻,一拍桌子:
  
      “来人。”
  
      “传令浔州、平乐、柳州三府,一起出兵。”
  
      ……
  
      陆廷武麾下的桂军正在梧州和藤县之间,奋力刨冰。
  
      火药有限,舍不得爆破。
  
      江面冰层过于厚实,一群汉子举着大锤铁纤努力了半天,效果甚微。
  
      于是改火烧。
  
      架起篝火将冰层烧至融化坍塌。
  
      岸边,
  
      陆廷武望着逐渐坍塌的冰层,扭头说道:
  
      “小白,你说以后这仗该怎么打?”
  
      白健仁望着远处的大山,低声说道:
  
      “老样子,末将带人翻山越岭截他们粮道。”
  
      “能行吗?”
  
      “现在肯定不行,不过如果吴军深入广西腹心,末将就有机会了。”
  
      陆廷武琢磨了半晌,轻轻点了点头。
  
      ……
  
      俩人商量了好久,觉得吴军所仗无非航运。
  
      只要让吴军没法利用水系运兵运粮,陆上还是能打打的。
  
      原因很简单——广西多山。
  
      进了山,
  
      本地人有100种办法对付敌人。
  
      但现在,
  
      首先得祈祷气温不再下降,冰雪尽快消融。
  
      否则桂军就得每天出动大批人手,在西江烧融冰层,累成狗。
  
      ……
  
      好在攻陷梧州府的吴军就此按兵不动。
  
      忙着补给物资,巩固城防。
  
      1名中尉站在梧州城墙,望着南边结冰的西江江面上,马拉爬犁穿梭不停。
  
      “大人,为何不抓住机会,一口气打到柳州府来宾县。”
  
      “不行,苗校尉有令。据守梧州,不得擅自进攻。”
  
      “是。”
  
      中尉裹紧军大衣,放下御寒帽的两片耳朵,走下城墙走上冰面征用了一架爬犁巡视周围。
  
      他在下游2里处发现了沉船。
  
      透过冰层,隐约看到了桅杆。
  
      桂军早就堵塞了西江航道。
  
      这就意味着吴军想在开春后利用战船从水路进攻广西的战略设想,很难实现。
  
      ……
  
      军报传到肇庆,之后又传到广州。
  
      苗有林的批示很快就来了。
  
      “梧州当为我军进攻广西的前哨站。”
  
      “航道疏浚困难,桂东山势险峻。你部当坚守梧州,确保物资弹药充足,做好孤军坚守的打算。”
  
      “梧州百姓愿意离城者,一概不予阻拦。但不可带走粮食牲畜布匹。”
  
      “另,桂东山势复杂,植被茂密。如非不得已,尽量不要进山。”
  
      中尉看完沉默不语。
  
      他在浙南挖过矿,知道进山的危险。
  
      校尉大人是贵州人,对进山更加不陌生。
  
      如果说吴军在平原作战优势是100点的话,进入陌生山区作战就只剩下20点了。
  
      ……
  
      吴廷高屋建瓴的战略构想,中尉接触不到。
  
      他不会猜到,校尉苗有林还有一个顾虑,是怕打乱了陛下的战略安排。
  
      明年开春之后,
  
      兵锋指向何处,还未可知。
  
      有人建议厉兵秣马1年,第2年发动北伐,一举推到紫禁城。
  
      有人建议围剿湘西残兵,杀一儆百。
  
      有人建议进攻广西,然后攻入云南干掉阿桂这个南方最具分量的清军统帅,四川、贵州、福建,传檄即定。
  
      ……
  
      总之,中枢的意见分歧很大。
  
      北伐派和南下派的分歧其实不算什么,毕竟还属于军事范畴的纷争。
  
      当前,
  
      最大的分歧是军事为主?还是正治为主?
  
      国丈胡雪余这一派,主张军事7分,正治3分。
  
      经济大臣范京这一派,主张正治7分,军事3分。
  
      这里面的玄机,苗有林其实是看不懂的,但是他的私人幕僚懂。
  
      幕僚提醒东主要警惕,不要随便站队。
  
      范大臣那一派,是王道派,也可以称为旧派。
  
      胡国丈这一派,是商道派,又可以称为新派。
  
      ……
  
      目前,在陛下的虎威震慑下,两派都比较克制。
  
      谁也不敢公开违背陛下的心意,只是在大旗之下各掰手腕。
  
      胡国丈的后面,是绍兴文官群体和各省的富商。
  
      范大臣的后面,是愿意接受改良的王道派。
  
      明面上,
  
      大家都披着一层“吴”皮。
  
      吴皮儒骨,吴皮资骨。
  
      当然,
  
      即使同属一派,内部也有分歧,有保守、有激进、有中庸。
  
      这很正常。
  
      ……
  
      范大臣那一派多是科举的受惠者、拥护者。
  
      他们也赞同旧式科举确实落后了,需要大刀阔斧的修改理论,与时俱进。
  
      北孔必须整肃。
  
      如果整肃不清,就换南孔。
  
      南孔还不听话,就换南范。
  
      总之,泥塑菩萨罢了。
  
      选官考试内容,应该剔除八股,增加实用知识(包含数学、物理、天文),但好的圣人学说不能扔掉,诗词歌赋这一类的文化也不能扔掉。
  
      总结一下,就是:
  
      旧儒,改新儒。……
  
      胡国丈这一派则是打算彻底的绕开儒法另起炉灶,以工商、科学、殖民学说作为未来帝国的核心学问。
  
      而如何选官,就不言而喻了。
  
      军功贵族、工商业主(家族子弟,或者支持的台前人物)、科学发明家必将跻身朝堂。
  
      ……
  
      幕僚分析的头头是道。
  
      苗有林听的心脏直突突,背后阴风阵阵。
  
      想了想,他突然笑了:
  
      “胡国丈是举人出身。他却支持废科举,兴工商。”
  
      “范大臣只是个童生,并未受科举恩惠,却全力捍卫名教。”
  
      “这世道真娘的幽默~”
  
      幕僚微微一笑,拱手道:
  
      “东翁,人往往身不由己的。大家信任你拥护你,把你抬到台上之后,你就不是你了。”
  
      苗有林叹了一口气:
  
      “明白。”
  
      ……
  
      幕僚拱手,告退离开。
  
      现在为东主尽心尽力,将来一份推荐信,自己就能顺利的曲线入仕。
  
      长江以南,
  
      已经没几个读书人看好清廷。
  
      绝大部分读书人都认为:
  
      吴廷最坏的成就,也是第二个大宋。
  
      清廷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燕云十六州加辽东。
  
      ……
  
      世上从来不缺人才,从来不缺聪明人。
  
      缺的只是平台。
  
      南方读书人集体削尖了脑袋向吴廷靠拢,形成了踩踏式的竞争。
  
      儒家书籍售价不断下跌。
  
      已经到了一套四书五经印刷版,比一袋大米还便宜的程度。
  
      原因很简单:
  
      既然读圣贤书不能当官,那大家还读了干嘛?
  
      退一万步说,
  
      即使将来有一日新式科举重新出山,这些书的内容也落伍了。那会的四书五经,还不知道会被删改成什么模样呢。
  
      ……
  
      苗有林摇头,哑然失笑。
  
      他自认为在武官当中精明过人。
  
      但是和文官们比起来智商简直像个7岁小孩。
  
      他撰写好梧州之战的报捷公文,令人送至邮路署,等天气好转一并北送。
  
      广州知府福成也写了一份书信,请求煤炭署就近解决广东燃料短缺的问题。
  
      地点,都想好了。
  
      湖南郴州!
  
      郴州有煤矿,储量尚可。
  
      且和广东接壤,运输容易。
  
      先走一段陆运之后就可走章水河——武江,运至广东腹地。
  
      ……
  
      关于采矿,非业内人会有几种常见误区。
  
      首先,是储量。
  
      储量太少的矿开采毫无意义。
  
      其次,是埋藏深度。
  
      露天矿浅层矿比较有开采价值,埋藏在地下太深的矿开采难度大,产量低,成本高,在这个时代也不太有意义。
  
      最后,是运输。
  
      凡是无法就近实现江河海航运(短途陆运转航运)的矿区,前途都受限。
  
      吴廷内部早有共识:
  
      以上3点全部满足,方可大力开采。
  
      发展工业从一开始就要考虑成本,讲究科学。
  
      ……
  
      吴国蜂窝煤三厂(广州),
  
      研究认为:
  
      广东全省的民用煤炭改用郴州煤炭,比用江西萍乡煤的成本低不少。
  
      一旦得到中枢批准之后,三厂立即进驻郴州大举挖煤。
  
      要不了半年,
  
      广东全省的民用蜂窝煤即可全部改用郴州煤。但工业冶铁焦煤,还是必须用萍乡煤。
  
      ……
  
      腊月25,
  
      几千里外的吴皇宫。
  
      风雪中迎来了一辆辆从金鸡湖官邸赶来的马车。
  
      进入殿内,
  
      众人顿感暖意袭人,纷纷将外罩的大氅挂在旁边的衣架上。
  
      宫女上完茶水点心后快步离开。
  
      在殿门关闭的那一刻,所有人意识到,会议进入正题了。
  
      李郁一身戎装坐在长条桌的顶端。
  
      两侧分坐文武。
  
      “诸位,开春之后,寡人欲取西南,各抒己见吧?”
  
      ……
  
      陛下定下基调,底下的人就不能越界。
  
      很明显,
  
      这帮人私底下商量过了。
  
      到了会上,分歧只集中在一点——军事为主还是正治为主。
  
      火药味很浓,两边的论据都很充分。
  
      打,有打的优点。
  
      谈,有谈的优势。
  
      李郁就这么平静的望着底下的臣子们口灿莲花,你来我去。
  
      脑海中冒出一个念头:
  
      “帝国中枢,终于开始拉帮结派了。”
  
      不过,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如果没有各种山头才奇怪呢。
  
      ……
  
      总之,
  
      李郁见到了江南最大的两座山头,巍峨雄壮兮。
  
      陆军大臣林淮生督师湖南,无法参会。
  
      李郁望向参谋本部大臣谭沐光。
  
      “你,建议打还是谈?”
  
      “臣建议一边打一边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李郁笑笑,看向工业大臣杜仁。
  
      杜仁平日和胡雪余私交甚好,
  
      此刻却说:
  
      “臣觉得,如果双方条件合适的话可以谈。目前,军工署和冶金署超过7成的人力都投入了蒸汽机量产。军火产量下降明显,只有高峰期的四分之一。”
  
      果然,
  
      胡雪余微皱眉头。
  
      不经意的打量了一下老朋友,嘀咕着这家伙应该不是范氏一党。
  
      ……
  
      外务大臣贾笑真,也被迫表态:
  
      “臣也觉得可以谈判。”
  
      李郁点点头,问道:
  
      “但寡人不愿给降官任何一顶乌纱帽,甚至不愿给士绅豪强们原来拥有的土霸王权力,西南各省能愿意谈吗?”
  
      胡雪余立马出言附和:
  
      “陛下所言极是。打,打出来的地盘才牢靠。西南土司盘根错节,不狠狠打疼他们,怎么改土?怎么归流?”
  
      陆军部的几位署长纷纷赞同。
  
      身为军人,不打仗怎么建功?
  
      任何人都可以呼吁和平,唯独陆军部必须好战。
  
      ……
  
      一直沉默的范京,突然开口了:
  
      “臣认为应该从广西下手,以军功和土地为赏赐说服广西汉人归顺,为我大军横扫西南的前驱。”
  
      殿内瞬间安静。
  
      所有人都在思索这个建议背后的用意。
  
      而范京诚恳的说道:
  
      “我吴国大军装备精良,战术精湛,但是进入西南山区作战伤亡必定会比较大。本官虽是文官,也知道大炮没法上山。崎岖山路行军容易遭伏击,后勤容易被袭扰。”
  
      “山区作战,属于放弃我军的优势和敌人打仗。”
  
      “我们并不是惧怕谁,而是前线的勇士们能够少流血,就尽量少流。”
  
      这一番话站位特别正确,就连陆军部的几位署长都只能点头。
  
      ……
  
      范京察言观色,提出了最终想法:
  
      “广西地处南方边陲,两广民间素来不服清廷。且都是汉人,料想双边谈判是有基础的。若能谈成,朝廷即可兵不血刃下一省。”
  
      “之后,朝廷出钱出枪出军官,组建一支广西军团~”
  
      “有广西为前例,云贵川地方必定降者如云,若有冥顽不化拒绝王师的地区,就以广西军团为前驱,横推西南。”
  
      “朝廷大军只需在湖南旁观压轴,保存余力。待时机成熟一举扫平中原,成就陛下的辉煌霸业。”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