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 都不按套路出牌的结果,双方都慌了~

2025-03-04 作者: 忧郁笑笑生
567都不按套路出牌的结果,双方都慌了~    ~
  
      清军重兵前置准备在辽阳决战。这对于施令洋来说,是一个绝对的坏消息。
  
      扎营后,
  
      他举着油灯趴在地图上反复查看,眉毛拧成一团。
  
      ……
  
      帐门突然被掀开,一群军官、参谋走进来。
  
      “拜见靖海侯。”
  
      “诸位弟兄不必多礼,都来帮本侯瞧瞧,这仗该怎么打?”
  
      卫兵增加了 4盏蜡烛。
  
      手腕粗的蜡烛是这个时代照明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诸位请看,辽阳城在我们的东北方向,距离百里。”
  
      “有投奔之包衣带来一消息,说辽阳内外全是骑兵,盛京将军也在辽阳。”
  
      “这情报准确吗?”
  
      “本侯已派出斥候确认,但想来七成是真的。”
  
      见众人面露狐疑,施令洋又解释道:
  
      “盛京将军弘响是清廷宗室,他承担不起祖陵有损的后果,所以他宁愿在辽阳放开手脚和我们打。”
  
      ……
  
      “诸位,本侯想问你们。打辽阳,有胜算吗?”
  
      现场的海军军官明显不熟陆战,纷纷将目光投向仅有的几名陆军军官。
  
      旅顺那一战,陆军准尉以上军官伤亡过大半,残余者无几。
  
      一名陆军少尉,低声道:
  
      “如若此情报为真,下官认为辽阳之战胜算不足 3成,辽东军团那帮兵很难不在清军骑兵的冲击下溃散。”
  
      施令洋点头。
  
      如果被银子和鲜血激励起来的乌合之众都能打正规野战,明末就不会败了。
  
      帐内气氛陡然压抑。
  
      所有人苦思冥想。
  
      施令洋主动打破沉默:
  
      “本侯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辽阳,咱不要了,干脆直扑盛京。反正咱们是孤军,没有粮道,没有后路。”
  
      ……
  
      气氛顿时活跃。
  
      海军军官还在纠结,陆军军官高呼当依此计。
  
      从他们截然不同的表现就可以看出陆海军的思维差别。
  
      海军强调稳!
  
      陆军喜欢搏!
  
      帐内众人的表现,也落在了施令洋眼中。
  
      他猛然间意识到吴皇对自己网开一面,并加以重用的原因了,因为帝国海军的战争经验太浅,需要施家旧部加入~
  
      就好比那些红毛、黄毛归化水手,一个道理。
  
      天赐良机。
  
      展现忠诚和能力,施家在新朝封公也不是没可能。
  
      ……
  
      “侯爷,直扑盛京吧?”
  
      施令洋这才从失神回到现实,环视众人,缓缓开口:
  
      “谁赞成?谁反对?”
  
      “谨遵侯爷军令。”
  
      见达成了集体意见,就没啥好说的了。速速将命令传达到各部军官,同时着手做渡河准备。
  
      一,搜集木料,明日在辽河搭建浮桥!
  
      二,尽可能粮草加工成干粮,分发给士兵随身携带!
  
      三,丢弃粗笨辎重,尽量轻装。
  
      次日中午,
  
      之前派出去的 3路斥候一路都没有回来。
  
      ……
  
      旱季辽河,水位不高,流速不快。
  
      和去年的恐怖寒冬不同,今年的冬天只是正常气温,河面并未结冰!
  
      众人默默渡河,踏上了辽河西岸。
  
      直到数日之后,辽阳才得知吴军改道的消息。
  
      夜晚,刚睡下的弘响被惊醒。
  
      一名戈什哈拍着窗户,焦急呼喊:
  
      “主子,吴军没来辽阳,他们跑了。”
  
      静谧的夜晚被急促的马蹄声惊醒。
  
      各路官佐纷纷赶至衙门,试图接受一个震撼的消息——吴军不按套路来,可能要去搞盛京。
  
      ……
  
      “将军,出动骑兵追杀吧。”
  
      “将军,得慎重啊。各部人马刚刚赶至辽阳,此刻多是人困马乏,尚需休整。”
  
      “不如多派斥候,弄清楚真实动向吧,吴军说不定是掉头跑了呢。”
  
      众人各自发表观点。
  
      在卫星、航空侦查成熟以前,战争迷雾很难解开。
  
      大多数时间是瞎子打盲人,运气尤其重要。
  
      全靠斥候探路,窥视一斑,然后汇报上去,主帅结合自己的经验、魄力、当前局势,大胆加以推断。
  
      主帅一拍桌子:
  
      “这是一头斑马。”
  
      然后全军出击,兴冲冲赶过去,发现是一头得了皮肤病的狮子。
  
      ……
  
      施令洋没有千里眼,他也不是诸葛孔明。
  
      但是他认准一点,冲着皇陵去!
  
      皇陵就是敌人的圣城!
  
      对手弘响要顾虑的太多,既要保住重要城池,又要保住皇陵,还要击败吴军。
  
      什么都要,最终结果就是什么都保不住。
  
      坚壁清野?
  
      不可能的。
  
      辽北和辽南的情况不一样,在盛京周边搞坚壁清野?你还不如宣称自己已经投吴了。
  
      ……
  
      此时,
  
      辽东军团集体狂奔,撒丫子跑。
  
      施令洋再次选拔了一批心狠手辣的包衣组建起督战队,给乌合之众们上强度。
  
      最新统计数据:
  
      6350名民夫, 2133名包衣,以及他们的家眷。
  
      基本实现了冷兵器制式化,军中再无徒手之徒。
  
      所驱使的骡马驴甚至高达 4500头,辽北这地真不缺牲口,而且普遍喂养的不错,平时用于农业耕种。
  
      一路打,一路抢牲口。
  
      牲口活着可以拉车,死了可以吃肉。
  
      ……
  
      长滩屯,一处寂寂无名的辽北小型屯堡。
  
      正欲快速破堡的辽东军团诧异地发现,在己方侧翼居然出现了数百清军骑兵,瞬间骚动起来。
  
      军官和督战队拎着大刀,组织起长矛阵对外。
  
      施令洋举起千里镜,瞭望对方旗帜。
  
      笑道:
  
      “是锦州宁远的清军,他们路最远,所以姗姗来迟。”
  
      “无妨,并非主力。”
  
      同样,奉盛京将军之军令赶赴辽阳救援的宁远知州、汉军正白旗人袁常在也大吃一惊。
  
      难道辽阳已经败了?
  
      手下询问:
  
      “袁大人,怎么办?”
  
      “敌军多步卒,试探一下,有缝就打,没缝咱就绕道。”
  
      “嗻。”
  
      ……
  
      寒风当中,宁远清军骑兵绕开了明显不好啃的吴军步炮方阵,专门去扑花花绿绿的辽东军团。
  
      战法也不新鲜。
  
      近距离骑射,一波箭矢射向那些原地不敢乱动的长矛兵。
  
      辽东军团不断有人惨叫倒地。
  
      稍微吃亏,乌合之众的本性即暴露无遗。
  
      不断有人无令往后面缩,影响同伴,混乱加剧。
  
      吴军虽有部分骑兵,但骑术不精,轻易舍不得折损。
  
      施令洋拔剑高呼:
  
      “传本侯军令,长矛方阵,前进。”
  
      “正面稳住,左翼封堵,压缩敌人活动空间。”
  
      “督战队可随时执行军法。”
  
      ……
  
      吴军骑兵、施侯旧部和新提拔的包衣督战队充当了优秀的牧羊犬角色,驱赶着羊群往既定路线运动。
  
      几十个长矛方阵缓慢前移,混乱且糟糕。
  
      但是,
  
      如林的长矛依旧给宁远清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总不能直接撞上去吧?
  
      宁远知州袁常在也嗅到了危险信号。
  
      惊呼:
  
      “不好,这帮人在故意压缩我们的活动空间,把我们往他们的炮阵那边驱赶。”
  
      “知州大人,咱们怎么办?”
  
      “穿插,就打一次,不行就撤。”
  
      “嗻。”
  
      ……
  
      500汉军正白旗骑兵跟着主心骨袁常在,抓住机会楔入了两块矛方阵之间。
  
      宽度大约 20丈。
  
      骑兵们穿插,快速抛射。
  
      两侧的乌合之众们不断有人中箭倒下,出现骚乱。即使有督战队,依旧出现了不少逃兵。
  
      好在,
  
      总有聪明人。
  
      一群包衣高呼着“吴皇万岁”的口号,离开军阵,纷纷掷出手里长矛。
  
      骑兵穿插时,其侧面面积够大。
  
      军官们一看这法子好。
  
      立即高呼:
  
      “冲上去,投掷长矛。”
  
      数百根长矛破空,谁挨上一下都是重伤起步,这可比箭矢厉害多了。
  
      原文在六#9@书/吧看!
  
      ……
  
      一番乱战,
  
      宁远知州袁常在也意识到啃不动,不宜纠缠。遂带着 300余骑远遁,消失在了天际线。
  
      辽东军团欢呼。
  
      “赢了,赢了。”
  
      施令洋却是冷着脸开始执行军法。
  
      浑河畔!
  
      400多逃兵、 200多畏缩不前之人被斩首示众,尸体被推入河面,往下游飘去~
  
      督战队的包衣们砍的性起,一个个浑身血红。
  
      既然有罚,就要有赏。
  
      率先冲出来投掷长矛的几十名包衣得了赏赐,银子、兵甲和肉食。
  
      殷东耕喜气洋洋,他是第一个想出“投掷长矛”的点子的人,露大脸了。
  
      荣升千总。
  
      穿上了棉甲,分到了几锭金子还有一头代步的驴。
  
      ……
  
      吴军提审伤兵,诧异地得知这位袁知州乃是袁崇焕之后裔。
  
      崇祯杀了袁崇焕之后,老袁的遗腹子出仕清廷,后因战功被抬入汉军正白旗。
  
      老袁是文官,但他的后世子孙却武运长久。
  
      功过很难评。
  
      总之,各为其主。
  
      目睹了战斗全过程的长滩屯旗丁,心防崩溃,决定开门投降。
  
      打出白旗,提了个条件:
  
      任凭发落,也愿意编入军中效力。唯一条件是他们要在一起,不可打散。
  
      ……
  
      “侯爷,这可是正宗满旗,能信吗?”
  
      “杀!与其提心吊胆,不如直接杀了干净。深入敌境,危机重重,容不得一丝侥幸。先答应了,等他们出堡弃械后再杀。”
  
      2刻钟后,长滩屯旗丁男女老幼 200多号人走出屯堡,跪地投降。
  
      施令洋右手下压。
  
      数百名刚收拢的新附包衣举着刀矛冲上去,须臾之间,留下一地尸体。
  
      投名状~
  
      妥了。
  
      又得了上百头大牲口,机动力保持。
  
      ……
  
      如此高强度行军,人吃不消,整个队伍的速度明显变缓。
  
      施侯旧部得了授意,纵马狂奔,
  
      高呼:
  
      “弟兄们,盛京不远了。打盛京,掘皇陵,人人发大财。”
  
      “快啊,别磨蹭了。”
  
      “皇陵里面金山银海,要啥有啥。”
  
      “随便抓一把,就够你们吃几辈子。”
  
      一呼百应!
  
      士气瞬间翻倍。
  
      尤其是那些新附包衣,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竟有这等好事?刚加入队伍,就发金子,赶上好时节了。
  
      必须卖命,狠狠的卖命。
  
      ……
  
      盛京郊外的皇陵有多处,其中又以东陵最为出名。
  
      东陵——乃是顺治、康熙两位帝王以及多位妃嫔的身后安葬地,这十几年,年年征发劳役,在修乾隆爷的墓。
  
      所以,辽东半岛的百姓是真的知道东陵。
  
      一剂猛药刺激,激励效果拉满。
  
      原本疲惫不堪的步兵陡然间满血复活,跑出了不输给龙骑兵的速度。
  
      为了发财,所有人都在自觉的给自己加强度。
  
      互相鼓励着:
  
      “加油,去盛京,发大财。”
  
      施令洋勒马,望着亢奋的人群,眉头的担忧久久无法释怀。
  
      心里默念着:
  
      “此行如履薄冰,我能走到对岸吗?”
  
      ……
  
      大军深入辽北,危险也越来越近。
  
      施令洋洒出手里所有骑兵,往北、往西、往南三面,提供预警,防止遭遇突袭。
  
      经历了和袁常在的那一仗,他更深入的看清了乌合之众的战斗力。
  
      不堪野战。
  
      自己的处境很危险。
  
      到了吃饭时间,乌合之众们已无需号令。
  
      自己就知道破村。
  
      嗷嗷的杀进去,扒开粮仓、踹开牲畜栏,有什么吃什么,主打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村寨少有壮丁,旗丁们都在辽阳。
  
      留下的多是妇孺老弱,来不及逃的就被包衣们杀的人头滚滚。
  
      奴隶是这样的,一旦翻了身,他可太知道怎么对付曾经的主子。
  
      佝偻的腰,挺的笔直。
  
      怯懦的眼睛,喷出残忍。
  
      ……
  
      辽阳城,人嘶马叫。
  
      盛京将军弘响和麾下将官经历了 2日的纠结、争论,又得了宁远知州袁常在的情报,终于确定吴军真的去偷袭盛京了。
  
      大呼阴毒。
  
      没得选了, 7000多骑兵浩浩荡荡开出辽阳,北上追击。
  
      过了河,所有人就很愤怒。一路尸体、废墟,吴军的路线是如此清晰。
  
      少数躲过一劫的旗人见到自己的大军,又是一阵恸哭,痛诉吴军暴行。
  
      弘响咬牙切齿,下令继续追赶。
  
      昭告全军,务必要把这股敌人全歼,筑起京观,拿他们的血祭奠祖先之地。
  
      ……
  
      一方追,一方跑。
  
      施令洋的危机感很强烈,他死命催促辽东军团加速、再加速。
  
      目标——清东陵。
  
      队伍还在滚雪球,沿途,不断有辽北包衣加入。有自愿加入的,有攻破庄子后被迫裹挟加入的。
  
      此处,距离盛京已不远。
  
      这帮人自带干粮,还认识路。
  
      听说要去东陵,更加积极。
  
      大军一度雄壮的无以复加,烟尘滚滚。
  
      不过,
  
      施令洋眼睛布满血丝,整个人狂躁不安。他已连续 2天失眠。
  
      2000吴军也没好到哪儿去,所有人的脸上都写着“担忧”。
  
      玩命啊。
  
      冒险啊。
  
      刺激啊。
  
      无补给无后援,一帮乌合之众在敌境腹地一路狂奔,靠抢劫维持士气,靠抢劫维持口粮,这是什么样的疯癫行为?
  
      ……
  
      一参谋骑马而来,找上施令洋,低声询问:
  
      “施侯,我们有多少粮食?”
  
      “不知道。”
  
      “那,您麾下现在到底有多少人?”
  
      “不知道!不知道!”
  
      狂躁的施令洋,站在马镫上狂躁的挥舞着双臂:
  
      “乱了,全踏马乱套了。”
  
      “你自己看,这队伍不知哪儿是头,哪儿是尾~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建制全跑乱了。就在刚才,我居然发现有个八旗小崽子骑着马,把咱们当成了自己人,跟着咱们跑了半天。”
  
      “你慌吗?”
  
      “我告诉你,本侯!和你一样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