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 永琰登基,年号康德!给太上皇拟庙号清徽宗~

2025-03-04 作者: 忧郁笑笑生
572永琰登基,年号康德!给太上皇拟庙号清徽宗~    ~
  
      乾隆愣了一会,问道:
  
      “纪昀,他、他怎么死的?”
  
      “纪大人肚子绞痛,一天拉了 10次,第二天人就没了。”
  
      今日伺候的小太监前些年曾受到过乾隆无心之中的恩惠。故而与其他派来伺候的人不一样,对乾隆恭敬有加,无所不言。
  
      ……
  
      乾隆脸上闪过一丝悲伤:
  
      “朕知道,必定是那次中毒的后遗症。纪昀,他是遭了吴廷的毒手。”
  
      “和珅呢?”
  
      “和大人好好的。”
  
      “于敏中呢?”
  
      “于大人染上了风寒,连着几日朝议都没参加,太医说不好还能撑多久日子。”
  
      “一条老狐狸,他且死不了。”
  
      小太监不敢吭声,但有些不信。
  
      屋内沉默了一会,乾隆冷不丁问道:
  
      “如今朝廷是战是和?”
  
      小太监低声道:
  
      “奴才也搞不清楚,京城里各路消息满天飞。不过前些日子,盛京那边来求援兵来着~”
  
      “吴军登陆辽东了?朝廷出兵了吗?”
  
      “朝中大人们争执不休。”
  
      乾隆笑了。
  
      “似战似和。朕的大清活不了几日喽。”
  
      ……
  
      “拿着。”
  
      “奴才不敢要。”
  
      “收着吧。日后你们都得自谋生路。你一个无根之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没钱寸步难行啊。”
  
      乾隆所赐之物乃是一块上好的羊脂玉佩,品相不俗,够普通人全家吃饱穿暖两辈子。
  
      小太监眼眶微红。
  
      “奴才谢皇上。”
  
      “不用谢。若是有心,等吴军兵临城下之日,就告诉朕一声,让朕有个心理准备。”
  
      “皇上放心,奴才一定记得。”
  
      乾隆笑的惨淡。
  
      一辈子骄傲、自信的自己居然沦落到如今的地步。要笼络一个卑贱太监成全心中所想。
  
      望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乾隆自言自语:
  
      “朕今日方知玄宗之尴尬,寿多则辱~”
  
      ……
  
      四九城日渐萧条,著名的八大楼、八大庄、八大胡同尽数歇业,人去楼空。
  
      许多的财富离开了,许多的人也离开了。
  
      剩下的,没钱的人忙着找饭辙,有钱的个个缩在府邸里盘算着前程。
  
      总之,留给四九城的时间不多了。
  
      朝阳门外~
  
      守门官望着远处一背插小黄旗的飞骑狂奔而来,赶紧下令兵丁移开障碍。
  
      骑士擦身而过时,他还不忘问一句:
  
      “兄弟,是哪儿的军情?”
  
      骑士马速不减,呼啸而过,远远丢下一句:“山海关急报,盛~京~陷落。”
  
      ……
  
      就这一句。
  
      守门官当时就傻了,红润的脸变的煞白,摔在雪地里爬不起来。
  
      “完了,完了。”
  
      一个月前,他全家老小带着积攒的金银细软刚转移到了盛京。这下全送给吴军了。
  
      周围的兵丁小声议论着:
  
      “咱大人这下真垮了。”
  
      “这算什么。咱都统衙门、内务府的大爷们更得上吊。”
  
      “难道他们的钱都搬到盛京了?”
  
      “不至于,不过起码搬了一半。几个月前,打咱这过的银车一天就有上百辆。”
  
      众兵丁窃窃私语,感慨吴皇发财了。
  
      而对于京城的那些旗人老爷们来说,这可真是被狠踹瘸子那条好腿。
  
      总之,
  
      兵丁们表情凝重,心里乐开了花。
  
      瞧着大爷们破财,比自己挣钱还快活。
  
      ……
  
      紫禁城一片哗然。
  
      各路王公大臣、皇亲国戚冲进午门。
  
      乍一看以为是集体造反,再一问才知道,是为了盛京。
  
      永琰此刻,还在养心殿琢磨新年号的事。底下的人拟了 3个待选,分别是:嘉庆、咸丰、康德。
  
      永琰眉头紧锁:
  
      “皇后觉得哪个好?”
  
      “臣妾学识才浅,不敢多言。”
  
      “萧妃,你说?”
  
      “国号乃大事,必须是皇上乾纲独断。”
  
      永琰点头。
  
      “嘉庆,寓意原本是很好的。既契合本宫封号,还透着喜庆。可如今金瓯残缺,这个庆字,不妥。”
  
      “咸丰,也是极好的寓意,但和当前朝廷形势不符。”
  
      “朕还是更嘱意于康德。康,富足康泰也。德,万民尊崇也。预示着我大清能够平安渡过眼前的这一劫。”
  
      说完,
  
      永琰提笔,在写着康德的红纸写下:
  
      “准了。”
  
      ……
  
      “皇上准备何时正式登基?昭告天下?”
  
      永琰刚想出声,却听得外面吵吵嚷嚷。
  
      他阴沉着脸走出养心殿,见到一群人怒气冲冲而来,差点喊护驾。
  
      结果,
  
      这帮人呼啦啦跪倒一片。
  
      高呼:
  
      “求皇上发兵,收复盛京。”
  
      “祖先之地不可丢给汉人。”
  
      “对。哪怕丢了京城,也不能丢了盛京。”
  
      养心殿内,
  
      躲在门后偷听的俩妃,脸色微变。
  
      “妹妹,你听听这些人都说的什么话?丢了京城,也不能丢了盛京?岂有此理。”
  
      萧小七莞尔一笑:
  
      “姐姐您是知道的,这些人的家产八成弄去了盛京。”
  
      “唉~大清怎么会变成今日这般模样。”
  
      萧妃掏出手帕,为好姐姐仔细擦拭眼泪,并执手安慰道:
  
      “姐姐看开些,树挪死,人挪活。伊犁的水草未必不养人。”
  
      “妹妹有如此心智,却是女儿身,却是可惜了了。”
  
      ……
  
      太和殿内。
  
      一场仓促的朝议拉开帷幕,激动的王公大臣、六部九卿们纷纷叫嚣着必须夺回盛京。
  
      “皇上,盛京乃我满人龙兴之地,意义重大。”
  
      “皇上,吴军千里迢迢奔袭辽东,兵力肯定不多。今令山海关守军集体北上,夺回盛京,胜算很大。”
  
      “皇上,我大清历代先皇的骸骨都在盛京,奇耻大辱,绝不可忍。”
  
      殿内,热血沸腾。
  
      人人喊战,人人求战。
  
      如此盛况,紫禁城内已有许久未闻了。
  
      永琰平静的望着这一张张激动的脸庞,突然起身。
  
      殿内,安静下来。
  
      “诸位,都是我大清的忠臣。”
  
      “如今太上皇龙体不健,朕临时理政。严冬已至,用兵需谨慎。朕决定,厉兵秣马,待冰雪稍减就越过山海关,夺回盛京,踏平吴军。”
  
      “皇上圣明。”
  
      王公大臣们乱糟糟的磕头。
  
      一名潜邸心腹站了出来,高声倡议:
  
      “本官先捐银 1万两。诸位大人,为了大清也为了自个儿,拿出点银子充军饷吧?”
  
      气氛很尴尬。
  
      喊打喊杀的众人瞬间矮了几分,最后勉强委屈的胡乱认捐了一点,最高不过 2000两。
  
      和珅更是一言不发~
  
      不捐,一两也不捐,反正已是案板上的肉,横竖都要被人剁。
  
      永琰的脸色很平静,昨日他又读了《明史》。情况不能说完全一致,只能说颇为相似。
  
      ……
  
      腊月里礼部很忙。
  
      新皇的登基仪式,定于正月初五,日子不错,流程也是成熟的。
  
      永琰成功的骗过了大部分人。
  
      先登基,后西狩。
  
      把京城、太上皇、还有这四九城城的混账王八蛋都丢给吴军。
  
      这 5年里他经历了太多的事情,看透了人心。
  
      萧妃所言不错!得刮骨疗伤,得彻底换血。
  
      养心殿三希堂,温暖如春。
  
      永琰一边用力的敦伦,一边口不择言:
  
      “朕与和珅陈辉祖之流比起,如何?”
  
      “皇上让臣妾快活,他、他们不能。”
  
      “说,朕是什么?”
  
      “皇上是顶天立地的真男人。”
  
      这番无耻对话,即使放在八大胡同都算逆天,可谓是践踏了世上的一切道德。
  
      但是结合当前的境遇,也能理解。
  
      康德大帝压力太大,时常失眠,焦虑,不安。
  
      安神汤已经没有一点作用了。御医提议帝可反其道而行之,多喝鹿血。
  
      ……
  
      康德大帝,需要一点不寻常的刺激让自己暂时忘却烦恼。
  
      他喃喃自语:
  
      “萧、萧妃,朕不不想做宋钦宗。”
  
      萧小七仰面朝天,眼神失焦。
  
      “皇上会像宋高宗那般中兴社稷。臣妾叫您清高宗。高宗爷爷轻点罢。”
  
      “哎。”
  
      永琰感恍惚间觉得自己是在伊犁河谷绿油油的大草原上纵马奔腾。
  
      吼道:
  
      “什么踏马的社稷、什么盛京燕京,朕不要了,不要了。但是朕要给太上皇上庙号,清徽宗。”
  
      ……
  
      三希堂内,陷入死寂。
  
      阳光透过红蓝玻璃照进来。
  
      “萧妃,正月西狩,我们务必做好一切准备。”
  
      “皇上放心,宫里需带走那些人您拟个名单,臣妾来办。”
  
      “成。一定要保密。”
  
      “皇上放心,臣妾的嘴比那老虎钳还要紧。”
  
      萧小七披上蜀绣丝袍,扭头莞尔一笑,倾国倾城。
  
      轻拍巴掌:
  
      “进来吧。”
  
      照例,一群宫女端着铜盆入内。
  
      伺候完毕,又低头离开。
  
      萧小七对着铜镜梳妆,突然忍不住问道:
  
      “皇上,直隶募兵的事?”
  
      “上个月朕就让塞纳图去办了。按照你的建议,招募年轻力壮的光棍和各地囚徒。”
  
      ……
  
      “朕担心,这些人缺乏对大清的认同感。”
  
      “皇上宽心。俗话说,生恩,不如养育恩。您给士兵们吃肉喝酒穿金戴银,您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况且~”
  
      “说!”
  
      “靖康之变后,宋廷南迁能够支撑百年其中有一个关键原因是——金兵的本意是坏的,但却执行好了。”
  
      “什么意思?”
  
      “金兵把汴京城一扫空,却意外帮宋高宗解决了三冗。”
  
      永琰扭头,眼神惊诧。
  
      他陡然发现这个女人很不简单,绝不是什么赵飞燕杨玉环,而是小则天。
  
      “爱妃的意思是,靖康之变金兵把北宋的中枢一网打尽,反而是为南宋续命了?”
  
      “皇上圣明。”
  
      永琰沉默了一会,点头。
  
      “细细想来,确是如此。北宋的内耗太大,祖宗之法无人可变,结果金兵来了,杀的干干净净,就没掣肘了。朕还有些军务,你先下去吧。”
  
      “臣妾告退。”
  
      ……
  
      萧小七有些懊恼的走出养心殿。
  
      刚才那一瞬间,她看到了永琰眼里满满的忌惮——小七,你话多了。
  
      实际上她对《宋史》的理解,绝不止刚才这点。
  
      南宋小朝廷的稳固,除了白纸好作画之外,还离不开钱。
  
      更准确的说,是外贸利润。
  
      残清西狩,雄踞西北。
  
      将来未必不能占据伊犁河谷包括以西的中亚大草原,以农牧业为本,以转手贸易发家,重建西清。
  
      甚至可以充当罗刹——吴朝之间的中间贸易商,从一个敌人那贩卖物资给另外一个敌人。
  
      ……
  
      一点都不荒诞,实际有很大可行性。
  
      战争归战争,生意归生意。
  
      吴廷荤素不忌,只要有利润他们什么都敢卖,而且笑嘻嘻的卖。
  
      所以,
  
      穷困的罗刹有什么理由拒绝?
  
      茶、丝、瓷,是全球贸易的皇冠。
  
      从顺治到如今,罗刹——大清的边贸蒸蒸日上,本质上是罗刹人将这三样货从陆路转手卖到欧洲。
  
      最高峰时其中利润甚至占据了罗刹财政的 3成。
  
      这几年,两国边贸逐渐枯竭。
  
      叶卡捷琳娜那个老女人的财政压力可想而知。
  
      ……
  
      萧小七天生聪慧,悟性很高。
  
      加之一她出道就跟的是封疆大吏,接触的文件和信息都是顶级机密,眼界自然不同。
  
      她早就看出了帝国的底层逻辑。
  
      ——挣钱!
  
      如果帝国能挣到足够的钱,尤其是来自外面的钱,内部海晏河清,纵有杂音也被湮没。
  
      反之,就有大麻烦。
  
      她还无师自通的总结出了一个结论:
  
      吴廷是个怪胎,是个集南宋经济理念、金朝战力于一体的怪胎。隐隐的,还有点欧洲王国的工商制衡理念。
  
      吴皇不可敌。
  
      纵然是初代爱新觉罗打江山的狠人集体重生,也不能敌。
  
      ……
  
      永琰没有想到这么深,但他好歹直观的领悟到了确实打不过。
  
      打不过,就跑。
  
      道理很朴素,但能领会的人不多。
  
      萧小七一直在默默给永琰灌输:
  
      西狩!
  
      远远避开吴廷势力范围,丢弃陕甘、将西域作为暂时立足点,将来作为和谈条件抛给吴廷。远遁,去中亚立国。
  
      打不过吴廷,还打不过那帮牧羊人和哥萨克吗?
  
      将来,自己诞下康德大帝的种子,将其精心培养成为一代雄主。如此,也算是另类成功。
  
      女版奋斗!
  
      萧小七想的入神,一小太监急匆匆路过。
  
      “站住!”
  
      “萧妃娘娘安好。”
  
      “何事如此惊慌?”
  
      “白莲乱匪,已、已攻破临清了。”
  
      ……
  
      苦难的 1779,结束了。时间齿轮终于咔咔迈入 1780。
  
      新一年,新的苦难。
  
      人生嘛,是这样的。
  
      春节在即。
  
      苏州府喜气洋洋,张灯结彩。
  
      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市面上的物价直线下降,柴米油盐酱醋茶、新衣棉被蜂窝煤、红糖白糖朗姆酒、鞭炮瓜子糖果子。
  
      各种轻工业品好像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
  
      总之,买!
  
      狠狠地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