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 郭孝恪和郭待诏

2025-03-07 作者: 悟途
第1421章郭孝恪和郭待诏    郭孝恪,名郭敬,字孝恪,许州人。
  
      最早参加瓦岗军,归顺大唐以后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
  
      曾献计给李世民,赢得虎牢关之战。
  
      后出任凉州都督,迁安西都护、西州刺史。
  
      郭孝恪算是一代名将,不过为人比较孤傲,又贪财好色。
  
      不少人评价郭孝恪都是生性奢侈,仆妾器玩,都极尽鲜华,虽在军中,床帷器物也多用金玉装饰。
  
      他的住所全都是金玉饰品,器皿。
  
      “报~~~”
  
      刺史府内,郭孝恪正在欣赏自己的藏品。
  
      隔几天他都要亲自为这些藏品擦灰。
  
      “什么事?”
  
      郭孝恪拿着一个玉瓶,哈着气,仔细的擦拭着。
  
      “启禀大都护,城门外来了一支队伍,说是纪王府大掌柜来西州办事。
  
      押运了一批重要的货物,所以希望能够派一些护卫进城看守财务。”
  
      “啪!”
  
      郭孝恪手里的玉瓶掉在地上四分五裂。
  
      他呆呆转过身,
  
      “你刚刚说谁?”
  
      “启禀大都护,是纪王府的大掌柜,这是他们的路引,还有令牌。”
  
      侍卫被郭孝恪的举动吓了一跳,不明白大都护为什么这么大反应。
  
      郭孝恪顾不得掉在地上的玉瓶,连忙走了过去,先是查看了一下路引,
  
      有长安县的官印,还有纪王府的官印。
  
      再看看侍卫的令牌,最后他才拿起那块李慎的亲王令牌。
  
      他的手都有些颤抖。
  
      完了,纪王府派人来了,他做的那些事恐怕要败露了。
  
      他不怕纪王,怎么说他也是开国的功臣,但是他怕纪王把调查出来的罪证交给陛下。
  
      到时候他还能不能活都不一定。
  
      他虽然不在朝堂,可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他都清楚,党仁弘被削爵贬官流放。
  
      李世民可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下棋输了都要杀唐俭,那能是心软的人么。
  
      唐俭,刘洎,张亮,李君羡,这些人都是纪王救的,要不然就被陛下给杀了。
  
      纪王救的?对啊,纪王如今在陛下面前如日中天,只要交好纪王,到时候或许会救自己一命。
  
      “既然是纪王府有贵重物品,自当要有人看护,西北不比长安,这里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还是要多下小心为妙,你去回府,五百人可入城。”
  
      既然要交好,那就要给人行方便,这算是示好,接下来再去拜访拜访。
  
      “启禀大都护,对方光是马车就有六七百抬。五百人恐怕不够。”
  
      “这么多?那就除去车夫,五百人吧,还有,纪王府在城里的驻地肯定是放不下这么多马车,
  
      你去安排一个空旷的地方给他们。”
  
      郭孝恪把令牌还给报信的将领,还准备给安排一个驻地。
  
      “是!”
  
      守门的将士领命后退了出去。
  
      郭孝恪心中却是没有那么平静。
  
      纪王府大掌柜来此,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王文成的事情败露了么?
  
      他倒是没有参与王文成的事情,不过他却收了好处,不闻不问。
  
      没有保护对方,也没有给对方什么便利,他只不过是不管而已。
  
      这对王文成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阿耶。”
  
      这时一名少年郎走了进来。
  
      “待诏啊,你来的正好,为父正有事想与你商讨。”
  
      进来的人叫郭待诏,是郭孝恪的长子。
  
      郭孝恪在西北做得相当不错,以诚心安抚当地百姓,同时率领军队平定叛乱,迅速坐稳了西域都护的位置。
  
      在他的打理下,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后来他又把他的儿子郭待诏调到西北,两父子一同打理西域,做的风生水起。
  
      “哦?阿耶找我有何事?”
  
      郭待诏听后好奇的问道。
  
      “来做瞎说。”
  
      郭孝恪带着郭待诏坐下,郭待诏亲自为自己的父亲泡茶。
  
      “待诏,刚刚城门守卫来报,说纪王府的大掌柜来了,因为带来了不少贵重的物资,所以需要一些护卫进城。”
  
      看着自己儿子,郭孝恪把王洪福到来的事情说了一遍。
  
      “纪王府的大掌柜?就是那个叫王洪福的商人?”
  
      郭待诏一边为父亲倒茶一边问道。
  
      “你认识此人?”
  
      郭待诏摇了摇头:
  
      “不认识,只是略有耳闻,我在长安这时见过这个王洪福。
  
      他在商贾之中很是出名,很多人都说王洪福运气好,有祖宗保佑,才让他碰见了纪王。
  
      也有人说王洪福在绝境之时捡到了聚宝盆献给纪王,纪王救他于水火,
  
      纪王有了这个聚宝盆才会有如今的家业。
  
      反正传的很是玄妙。”
  
      “哼,民间传闻怎么可信,这世上哪里有那么神奇的事情。”
  
      郭孝恪喝了一口茶,不屑的哼了一声。
  
      他虽然出身穷苦,但也不会相信民间这类的传说。
  
      还聚宝盆呢,若是真有聚宝盆,早就被陛下给收走了,还能放在纪王手里?
  
      郭待诏也是点头,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阿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这个王洪福运气好却是事实。
  
      我听说他当初被杜家的杜荷所迫,差一点就家破人亡。
  
      就在王洪福走投无路的时候,碰见了当时只有九岁的纪王。
  
      纪王买下了他的宅子,就是现在一半的精品阁。
  
      并且纪王殿下亲自去了一趟东宫,请求太子说和此事,这才救了王洪福一命。
  
      从那以后,纪王就把王洪福收入麾下,纪王所有的产业都由此人搭理。
  
      如今王洪福是整个大唐有权势的商贾。
  
      无不让人羡慕。”
  
      郭待诏详细的把王洪福的事情给郭孝恪讲述了一遍。
  
      听的郭孝恪也是不禁感叹:
  
      “照你这么一说,这个纪王府的大掌柜确实运气不错。
  
      我听闻纪王九岁出宫,也就是那个时候碰到的王洪福。”
  
      “应该如此。”
  
      “待诏,为父找你商讨的就是王洪福来此的事情。
  
      不知道他是为了公干,还是为了王文成而来。
  
      或者他们已经知道了王文成的事情。”
  
      郭孝恪放下空茶杯,凝重的说道。
  
      “阿耶,你是怀疑王洪福来此,是为了查办王文成?”
  
      郭待诏立刻明白了自己父亲的意思。
  
      “不错,我就是担心这个,若是真的如此,我们和王文成的事情也会被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