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损人和

2025-03-17 作者: 乘风鹏本尊
第四百九十七章损人和    “快去快去,再迟的话轮不到你了。”
  
      尽管林家庄子上提供粥饭,但由于需要的劳力越来越多,流民数量也越来越多,只能临时雇佣一些人来做饭。
  
      当赵三娘子抹了把脸,用像是被筛子筛碎的袖口擦着脸小跑到火堆前,到场的已有十来个人。
  
      她们相互点头打了个招呼,原本瘦弱无肉的脸上,都是悲苦之色,眼中毫无波澜,如今映着火光,个个眼中有光彩。
  
      那是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的光芒。
  
      “大家先淘米把饭煮着,老爷说了,要招一些人守着火堆,往后夜里也熬着粥温着,谁家有孩子断了奶夜里饿的,也好喝着热乎的。”
  
      厨娘的一番话,让在场所有当娘亲的妇人们,顿时热泪盈眶。
  
      孩子半夜因饿啼哭,她们只能挖些草根让孩子们吸吮,能扛过去就扛过去。
  
      一些扛不过去的孩子因饿病死的,不在少数。
  
      “林东家真是一个大善人,合该他赚大钱。”
  
      “只要我在林东家这里做事有口饭吃,我一辈子跟着林东家。”
  
      “你想得倒挺美,想跟着林东家的人可太多了,下次莫要再来这么晚。”
  
      在大家的打趣声中,手上也没有闲着,麻利地打水洗锅,欢天喜地地熬起粥来。
  
      当热粥煮沸开始散发香气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那些昨日上工的汉子们,便陆续带着孩子们起床了。
  
      尽管常说:男主外、女主内。
  
      但普通人家的夫妻,尤其是贫贱夫妻,向来是互相搭把手过日子。
  
      寻常夫妻若细分家庭劳务,待到一方暂时失去劳动力时,无以为继,只会产生更多的矛盾。
  
      只有那些富贵人家才有时间和心思,去划分什么事该由谁来做,自己做不到的,还有成群的奴仆代为处理。
  
      孩子们年纪小的、觉多的还在呼呼大睡,年纪大的、觉少的已经开始自行洗漱,去附近捡柴火或是挖野菜,将它们卖给林家庄子上。
  
      勤快些的,每日竟也能得几个铜板。
  
      “我昨日捡了两百斤柴,卖了四个铜板,晚上的时候厨娘婶婶还给我塞了块红糖糕。”
  
      “我也有我也有,听说是林东家专门给我们做的,今天每个人都能发一块。”
  
      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空地上飘荡起葱花饼的香气。
  
      孩子们的欢呼声更加响亮声了。
  
      “有饼吃咯!”
  
      在锅灶前忙活的妇人们,热得大汗淋漓,心中却十分畅快,麻利地做着自己的事。
  
      在米粥熬好之时,已有等待不及的,拿着庄子上发放的灰瓷碗冲了过来。
  
      赵三娘子看到一个五十来岁、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手里拿着一块皱巴巴的抹布,包住了灰瓷碗,颤颤巍巍地小跑过来,热心地上前扶了对方一把。
  
      “大娘,小心些,林东家说了,这粥煮熟了还得晾晾,免得有人饿极了,一口气咽下去烫着嗓子,你在旁边等等,等会儿能盛粥了,第一个给你盛。”
  
      “好咧好咧。”
  
      满面沧桑的老妇人低头应着,不敢去看赵三娘子闪闪发亮的双眼。
  
      可想到她的宝贝大孙子,还等着她去救,只能捏紧了手里的抹布,趁着赵三娘子不注意,把它与锅盖上搭的防烫伤的抹布,迅速调换。
  
      完成了这些事,老妇人不敢多作停留,脚步蹒跚地匆匆离去。
  
      这边,刚烙完最后一张饼的赵三娘子转过身,就见老妇人消失不见,诧异不已,朝着左右支起来的两口锅看去。
  
      “人呢?”
  
      想到那个老妇人有些面生,穿的衣服虽皱皱巴巴,但却难得的没有打补丁,赵三娘子心中一紧。
  
      难道是附近的村民,想要假装成流民讨粥喝,和她说了几句话,以为被识破了,所以离开了?
  
      这么一想,赵三娘子还有些自豪。
  
      “林东家做善事可不是为了养那些懒人的,连补丁衣服都没穿,还好衣服假装成没饭吃的流民。”
  
      她看旁边开始揭锅盖,看了一眼锅边不再冒热气,伸手按在锅盖的抓柄处。
  
      这一下,她感觉手上黏糊糊的,低头一看,只见她平时用的洗得干干净净的抹布,不知何时,换成了老妇人手里的破抹布。
  
      “喝不到粥还要顺一块抹布走?”
  
      有心想将抹布洗干净,可领粥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站在前方的还是一对母子,孩子刚断奶还不会走路,用拼凑的破布组成的布包背在身后,手里抱着两个灰瓷碗。
  
      赵三娘子见状,只能把抹布丢到小板凳上,等着发放完米粥,再将它洗干净。
  
      一锅粥下去大半时,前方新夯实的地基上来了一辆双头马车,后面还抬着一口漆黑的棺材。
  
      吹吹打打,纸钱飘扬,好不热闹。
  
      “谁家死人了?”
  
      “看方向是朝林东家去的呢?”
  
      “呸呸!林东家一家子都能长命百岁,一定是路过的。”
  
      车厢里。
  
      井家主黑着眼眶、红着眼睛,阴森森地盯着那些犹如蝼蚁般,为了一口吃的,即将付出生命的流民们,脸上露出狰狞之色。
  
      “崔稹理还说这一招有损人和,我还以为是什么人。”
  
      一群死了拉去乱岗葬,连姓甚名谁都留不下痕迹的贱民,也配称为人吗?
  
      流民出身的黑巴默默地低下了头,给井家主倒了杯凉茶祛祛心头火。
  
      井家主一口灌完整杯茶,还是不满。
  
      “崔稹理这小子真是一个滑头,出完主意就借口有事,跑得比兔子还快,从头到尾他只管动动嘴皮子,剩下的事都让我去做,崔氏一门难道就是靠着这种阴险小人的做法,才能成为千百年不倒的名门望族?”
  
      想到这里,井家主忽然明白了,父亲为何给他起名为“华章”,给儿子起名为“诗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高他不晓得,但多读书,脑子确实更好使一些。
  
      “等此事处置完,定要去请几个大儒,好好教导剩余的子女,也要向崔氏子弟看齐。”
  
      说话间。
  
      马车已经行至林家庄子附近,看得见新建的院墙,还有拔地而起的牌坊门楼。
  
      以及,早已站在门前严阵以待的林家护院。
  
      “看他们拿刀拿剑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像诗书一样,冒死冲进去呢。”
  
      “……”
  
      黑巴想到老爷之前就是这么打算的,只是有了稹理公子献计,才打消了这样冲动的举动,对稹理公子不免心生佩服。
  
      而井家主看到前有林家护院,后有陈郡尉带的兵马,暗中领受了崔稹理提醒之情。
  
      那么接下来,就按照崔稹理的计策行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