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紧锣密鼓地安排

2025-03-17 作者: 乘风鹏本尊
第六百一十七章紧锣密鼓地安排    “我天天在那里路过,有眼睛会看啊,它明明长得比别的稻秧矮,这两天来,浑身却像炸刺似的,开出好几株分蘖,我想无视都难!”
  
      林羽大吃一惊。
  
      磨出来的贝壳粉这么厉害?
  
      能够把分蘖的日期提前十天?
  
      不可能。
  
      “我看看去。”
  
      林羽也顾不上送书,直奔试验田而去。
  
      丝毫没有注意到,李无虞在他背后,露出了得逞的表情。
  
      “公主殿下?你是无虞公主?”
  
      杜若惊讶地看着突然冒出来的李无虞。
  
      益州城假如来了位公主,定会人尽皆知,可看眼前的情况,难道说……
  
      “阿若,你唤我名字就行,我们小时候一起玩的时候,不就是这么称呼的吗?”
  
      李无虞亲昵地挽住杜若的胳膊,带着她追上林羽的脚步。
  
      比起叙旧来,她更想知道,林羽种的那些“炸毛”的稻秧到底用了怎样的稻种。
  
      来到试验田的林羽,看到刚刚分蘖的秧苗,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差点以为灵气复苏了呢,原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林羽朝着四周张望。
  
      捕捉到了黄肆肆的气息,但对方紧跟着离得更远了。
  
      他就知道,稻秧的事是谁告诉的李无虞了。
  
      “真是憋不住一点儿好屁。”
  
      虽说他也不怕皇家的人知道,但试种还没成功就把他的老底给揭了。
  
      万一失败了,他还要不要脸了?
  
      好在。
  
      林羽蹲下身,如同抚摸珍宝般,抚摸着稻杆上的分蘖,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
  
      “已经有五支分蘖了,看情况,还能继续接着分,这里头只有一半能够挂果,那也比当地的只分两股的稻秧,收成要高。”
  
      再加上他除了施用了粪肥,还往里掺了贝壳粉。
  
      种出来的稻谷,比原产地的还要更加的健硕。
  
      等到成熟,以此为种子进行培育,能大大缩短稻种本土衍化的进程。
  
      “目前为止也算是半成了。”
  
      林羽正说着,一只灰麻雀自眼前掠过。
  
      站在不远处已经开出稻花的穗子上,荡着秋千似的飘悠着。
  
      林羽捡起一颗土疙瘩,惊飞了灰麻雀。
  
      再看眼前这片晚稻,一阵头疼。
  
      “稻谷粒还没长出来,它们倒是闻着味先来了。”
  
      既然瞒不下去了,那就再找一批人,日夜不间断,专门盯着这块希望的种田吧。
  
      不论朝堂还是乡野,总会有一部分人,不希望所有百姓能够埋饱肚子吃饱饭。
  
      “林侯!”
  
      李无虞挽着杜若的胳膊,站在地头上,没有往田里走。
  
      她向来对种田的事不了解。
  
      开始接触,还是上次父皇去皇庄亲自演示新农具。
  
      后来又见父皇总是召见农司的秦司监,呆在藏书阁里找东西,她为了想解父皇之忧,才专门找了一些书看过。
  
      但书上写的和实际见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而对于自己不懂的领域,她向来抱有敬畏之心。
  
      知道这片试验田意义深远,她哪怕心里好奇,也只会远观,不会贸然行动。
  
      一脚下去,若是踩烂了一株稻谷,说不定以后就会少种许多亩田。
  
      林羽见李无虞雷声大雨点小,嘴上说着讨要稻种,实际上,只是想让他来查看稻秧的情况。
  
      再看李无虞还知道,没有他的允许,不涉足试验田一步。
  
      对于这个爱使小性子的姑娘,有了些许的改观。
  
      “殿下,如今稻秧刚分蘖,具体能结出怎样的种子,还未可知。”
  
      “也就是说,它有可能结出来的种子,还不如周围那些已经开花的稻谷好?”
  
      “对。”
  
      李无虞叹了口气。
  
      不等杜若安慰她,忽然又精神抖擞起来。
  
      “我相信以林侯的天赋,一定能够结出最好的种子!”
  
      啊,这……
  
      林羽都不知道,自己还有种田的天赋。
  
      看到李无虞期待的眼神,他笑着说道:“你放心,这些稻种也是我花了很大力气得来的,泡发栽种都是我亲力亲为,我一定努力让它结出更好的本土种子,争取明年种它几千亩。”
  
      如此积累,要不了三五年。
  
      此稻种便能在整个剑南道推广开来。
  
      十年过后,稻谷的亩产就能随之增加。
  
      看完分蘖的稻秧,林羽将四本书送到了陈光儿的面前。
  
      “姐夫,这就是你和杜小姐一起编写的启蒙书籍?”
  
      陈光儿翻开最薄的《百家姓》,只扫了一眼,双眼便是一阵放光。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姐夫,我的姓在这上头,排第十呢!”
  
      “林呢?姐夫的姓排第几?”
  
      林羽看到陈光儿,像是看考试排名一样,手指着每个字眼往下瞧,他赶紧叫停。
  
      “百家姓的排名在前在后没关系,它主要是念起来顺口,以及姓这个姓氏的人有多少来排名的,排在前面的都是人数众多的大姓。”
  
      这本《百家姓》在杜若看完后,结合本土的姓氏情况。
  
      没有一个字更改过。
  
      林羽就怕别人误以为,这是什么权贵世家搞的那一套尊卑有别的排序,还特意在最开始,就标注了。
  
      书里排序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进行排列的,并且有些地方为了押韵方便大家诵读记忆,特意做了调整,希望大家不要关注排名先后。
  
      结果可好。
  
      陈光儿不看前面的提示,直接翻到正文。
  
      “姐夫,我也没说排名有没有关系,就是觉得很新奇,以前可没有启蒙书,写过姓氏这些。”
  
      那倒也是。
  
      林羽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等陈光儿看完《百家姓》,他又拿起了《三字经》,在阅览的时候,不时发出激动的暴喝声。
  
      “彩!”
  
      “彩!”
  
      “姐夫,你是怎么想的啊,竟能用如此简短好记的语言,把古往今来的典故写入其中,这里面不光有仁义德教,还包含着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最难得的是,它直观易懂,我读一遍就能记住不少。”
  
      陈光儿说着,眼珠向上开始转悠,嘴里喃喃有词。
  
      林羽见状,再次叫停。
  
      “光儿,你先别背了,你把它抄一遍,抓紧回村去排版。”
  
      庄子这边的印刷作坊还没有全部建成。
  
      再加上这块地方,已经成了益州的一片热土,之前由于新竹纸未能产出,不便动工,让世人知晓印刷一事。
  
      如今有了崔家设陷阱想让光儿深陷泥潭之事。
  
      他与光儿便决定,还是暂时先建着,等崔家的事解决后,印刷的书籍正好也有了名气。
  
      到时有了生意,印刷作坊再挂牌匾也不迟。
  
      “元宵!备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