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说调包就调包

2025-03-17 作者: 乘风鹏本尊
第六百二十六章你说调包就调包    施瑞辰的话说完。
  
      堂上堂下的许多人,特意琢磨了一番。
  
      才明白他闯上公堂来,所图为何!
  
      同时也明白了,两个告状人,为何起初将告状一事,弄得声势浩大。
  
      可状纸上的罪名却小到微乎其微。
  
      因为这桩案子,从一开始就不存在陈光儿挪用捐赠书籍的事。
  
      也没有告状人所宣扬的,陈光儿利用学生当免费的义工抄书的事。
  
      一切,都是源自于崔家不想让陈光儿,利用《启蒙语录》的书赚钱而起!
  
      “《启蒙语录》人人可以抄写,拿去换钱,怎么轮到陈光儿就不行了?”
  
      “可能是因为我们抄的本数比较少,陈光儿抄得太多了?毕竟他一下子就卖了十万本呢。”
  
      “其他启蒙书的作者,怎么不像崔家一样告陈光儿,说白了,就是故意抓住了这么一个把柄,借机生事。”
  
      人群之中的崔仁,听到这些穷酸书生们的话,气得险些站出来反驳。
  
      借机生事又如何?
  
      崔家人写的书,只能由崔家人自己卖!
  
      你们爱抄不抄爱看不看!
  
      今日过后,全天下都要知道这个规矩。
  
      往后谁想抄这本书赚钱,也得经过崔家的许可才行!
  
      而施瑞辰对于大家的反应,并不意外。
  
      崔隐写的《启蒙语录》,一直广泛流传于民间,在陈光儿利用此书大量抄录之前,崔家根本不曾想到过,此书有朝一日会如此重要。
  
      直到之后,发现天下学子大多以此启蒙,而崔家近年来,书局的收益降低。
  
      因此,便打算利用此事,彻底地将《启蒙语录》的收入纳于囊中。
  
      就算施瑞辰听闻,崔隐当年著此书时,曾说过,此书可随意让天下人使用,身为学子,他也认为此书是属于天下学子的。
  
      但,谁叫他如今是崔家的第一幕僚,与寻常学子地位不同了呢?
  
      砰砰。
  
      李刺史接连拍着惊堂木,镇压下一切声音后,颇为头疼地看向坐在堂上的林羽和李无虞。
  
      “陈光儿,这位施瑞辰所说之事,你可认错?”
  
      认错而非认罪。
  
      是因为李刺史也觉得,崔家此举未免过于霸道了。
  
      天下学子用崔隐的《启蒙语录》已多年,此时跳出来说它是崔家的私产。
  
      也就是欺负崔隐死了百余年,无法跳出来自证著书的初衷。
  
      否则,定要与施瑞辰辩上一辩。
  
      而李刺史之所以说是“认错”,而非“认罪”,也有将大事化小的意思在其中。
  
      只要陈光儿认了错,他便将此事定义为无心之失,大不了向崔家道歉,向姓施的赔偿,此事便能揭过不提。
  
      “回刺史大人,学生不认错!”
  
      谁知,陈光儿一脸倔强地看向施瑞辰,从怀里摸出一封契书。
  
      “这是在我作坊订购十万套书商,与以我名义的杨薇姐姐签的契约,契约上并没有写着,对方要买崔隐所著的《启蒙语录》。”
  
      施瑞辰闻言眉锋一挑,立即从怀里掏出他的那份契书。
  
      其实不用看,关于这一点,他也是心知肚明的。
  
      当时他是为了防止打草惊蛇,才故意没将所买书籍的名字写上。
  
      可如今听到陈光儿这么说,倒像是对方也是故意这么做的。
  
      为何?
  
      不等施瑞辰想通其中的关键。
  
      在将契约交给李刺史后,陈光儿比划着院中那两车“证物”。
  
      “施东家要买的书,是与场中这两车的启蒙书籍一模一样,共计十万套,我没说错吧?”
  
      “是。”
  
      施瑞辰不假思索地回答。
  
      想到什么,他又连忙补充了一句。
  
      “我要买的,是你要捐赠给学堂的启蒙书籍,不是旁的。”
  
      “那就没有错了,这两辆车上拉的,是我要捐赠给学堂的启蒙书籍,一共一万套,每套六本。”
  
      等等!
  
      施瑞辰还没理清其中的陷阱。
  
      站在人群里的崔仁,脱口而出。
  
      “怎么是每套六本,不是四本吗?!”
  
      此话一出,引得周围的所有蓉州百姓,和外地学子,纷纷扭头看向崔仁。
  
      “这不是崔仁吗?”
  
      “崔仁来了有什么稀奇的,他可是崔家的公子。”
  
      “今天这一出,不就是崔家自己搞出来的吗?”
  
      崔仁意识到自己失言,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却丝毫不以为怵。
  
      计划都到了收尾的阶段,虽然他作为仙东家,不能登上高堂,但代表崔家的长辈,很快就要来状告陈光儿。
  
      还怕别人知道,人群之中有崔家人吗?
  
      而堂上的施瑞辰,此时终于反应过来。
  
      “你们把书调包了?!”
  
      “调包?可笑……”
  
      陈光儿还想解释。
  
      林羽拍了拍椅子扶手,出声制止住施瑞辰的误导。
  
      “施东家,你不要仅凭你的猜测乱说话,什么叫调包?证据呢?谁主张谁举证,没证据的话你乱说,那就叫诬告!”
  
      怪只怪崔家想设陷阱,又怕别人提防,这才在契书上故意写得稀里糊涂。
  
      林羽只是合理地利用了这一点。
  
      调包?
  
      你施瑞辰说我们调包,那你拿出证据来啊!
  
      施瑞辰见林羽替陈光儿挡下了他要求自证的这一招,深知此时多说无益。
  
      他唯有抓住一点。
  
      “不管陈光儿调不调包,我订的是十万套启蒙书籍,不是乱七八糟的杂书。”
  
      “既然陈光儿你说,我的十万套书,与在场的证书相同,且是一套有六本,那你就拿出来让我们大家瞧一瞧!”
  
      能够称作启蒙书籍的,统共就那么几本。
  
      就算《大常千字文》可以随便抄录,其中一本宋家编撰的《经义简要》,也让陈光儿无偿使用。
  
      可剩下的四本呢?
  
      只要它没法用作启蒙,就相当于陈光儿违约了!
  
      届时,只需把陈光儿之前捐献出去的上千本《启蒙语录》呈上堂,对比那四本杂书,足以证明,陈光儿是为了将计就计,故意调包!
  
      崔家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利用此事,能让陈光儿付出性命的代价。
  
      但是,只要坐实陈光儿行事不端,利用崔隐之书获利,就能引申到林羽,当初与吴家的砂糖归属之争。
  
      哪怕是早已定论的案子,许多人对于林羽的发家史有污点,也会津津乐道。
  
      以讹传讹之下,抹黑林羽的名声,是手到擒来的事。
  
      这会成为日后在朝堂上攻击林羽的一个难以抹灭的污点!
  
      陈光儿面对施瑞辰的步步紧逼,丝毫不慌。
  
      “说来说去,最终还是要验书,才能说明一切。”
  
      他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抻开后,递到施瑞辰的面前。
  
      “这是我要交付给施东家十万套书本的名单,你好好瞧瞧,是否货不对版。”
  
      施瑞辰一把夺过名单。
  
      待看清上面写的是什么时,放声大笑。
  
      “《大常千字文》《经义简要》我知道,可这《三字经》《百字姓》《弟子规》和《新编千字文》是谁写的?在场的各位,有用这四本书启蒙过的吗?”
  
      堂外学子们面面相觑过后,无法违背自己的良心,只能诚实地摇了摇头。
  
      没听过。
  
      没看过。
  
      没学过。
  
      “哈哈哈!陈光儿,你随便找人写了四本书,用于新一代学子启蒙,你知道你的这种行为叫什么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