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最贵五十文,排队抢购去!

2025-03-17 作者: 乘风鹏本尊
第六百三十五章最贵五十文,排队抢购去!    陈光儿知道大家担心什么,笑着说道:“这一套书里面,最贵的定价五十文。”
  
      五十文?!
  
      还叫最贵的?!
  
      “另外,由于这是第一批印刷出来的书,有试错和材料成本,往后需求量大了,价格应该还会有所调整。”
  
      未来的事谁说得准呢?
  
      听说最贵的只要五十文,全套书拿下来不超过一两银子。
  
      学子们一窝蜂地朝门外涌去。
  
      李无虞见状,不解地问:“他们干什么去?”
  
      “应该是去绵远书局排队吧。”
  
      陈光儿对着压力骤减的宋家护卫拱手一拜。
  
      “辛苦各位把这些书收好,送回书局。”
  
      “陈东家放心吧,这些书我们书局可是付了钱的。”
  
      李刺史赶紧招呼着衙役们,帮着宋家护卫,把书本怎样拆的,又怎样装回去。
  
      末了,还不忘记派身边的小厮,跟着车队一起前往书局。
  
      好排在第一位,将这套新的启蒙读书买到手。
  
      一切尘埃落定后,陈光儿看向浑身是血的施瑞辰。
  
      也并未在这个节骨眼上,再挫一挫施瑞辰的锐气。
  
      人才嘛,能用则用,不能用……再说不能用的。
  
      “元一,把施瑞辰送到医馆去,花四十万两银子换来的,别死了。”
  
      “好咧公子。”
  
      被抬走的施瑞辰,一直凝视着陈光儿的脸庞,似乎等着陈光儿在这个过程里,前来找他。
  
      好借机表现出大肚能容的姿态。
  
      然而令施瑞辰意外的是。
  
      陈光儿根本没有理会他的意思,径直走到了林羽的面前。
  
      “姐夫,我方才表现得如何?”
  
      “独当一面。”
  
      林羽给出了在陈光儿心里认为,最高的评价。
  
      陈光儿的腰板瞬间挺直了不少。
  
      而旁边的李无虞,忍不住出声说道:“陈公子要是不能独当一面,本公主可不敢让你独自负责印刷书籍的事,今日你表现得不错,本公主就向父皇请命,除了给你的作坊增派护卫,其他的,你自行安排即可。”
  
      在皇权统治下,掌握快速传播学识通道的陈光儿,相当于一把双刃剑。
  
      好在,李无虞经过判断,这把双刃剑虽有私心,但也有大义。
  
      别的不说,光是这套书籍的定价。
  
      足够证明陈光儿的良心。
  
      “姐夫,利用这个案子,我们把印刷书籍的名声打响了,新竹纸的事也宣扬出去,考试也考完了,接下来做什么?”
  
      陈光儿只需要接绵远书局的订单,安排印刷任务。
  
      十万套启蒙书籍卖完,再有新书反馈,还有一段清闲的时光。
  
      好不容易考完试,他想回家看看姐姐。
  
      顺便商量一下,在哪里和那位陈实将军碰面。
  
      “你接下来想回村子你就回去,我还要前去杜家长辈那里拜访一下再回家。”
  
      他还要回村,准备迎娶杜若的诸事。
  
      尽管亲事是在益州议的,杜家的意思是,等杜若嫁人后,先暂时留在益州的庄园里。
  
      对此他表示同意与支持。
  
      但按照习俗,益州庄园只是别院,石林村才是悬挂了廪丰侯府的府邸。
  
      自然需要先迎亲接回老家,再往外迁出。
  
      “我还想着能和姐夫一起回呢,那我等今日绵远书局售书的情况落定,我就走。”
  
      陈光儿虽想与姐夫结伴,但已经独立自主的他,并不会强求于此。
  
      林羽见状,欣慰地点了点头。
  
      人生前路漫长,光儿接下来的路,就得由他自己来走了。
  
      “好了,你们两个先别提回家的事,赶紧跟我去书局,我还要亲眼见证一番,印刷书籍卖得如何,好向父皇禀报呢。”
  
      李无虞跑得比这两个人还要快。
  
      等李刺史反应过来,早像一阵小旋风似地离开了。
  
      “唉!怎么让小公主殿下跑了呢!”
  
      要不了一会儿,得到消息的驿馆就得找上门来。
  
      他还没有询问小公主殿下,要不要将她的行踪禀报给剑南道其他州县呢。
  
      “这位小殿下,还是像以前一样,做事风风火火,丝毫不顾旁人。”
  
      身为陛下的心腹大臣,他能怎么办?
  
      由她去吧!
  
      ……
  
      蓉州城的绵远书局,位于锦江书院以北五百米,一条沿河而建,略显幽静的巷子里。
  
      尽管位置不繁华不显贵,但,哪怕是应试期间,锦江书院学子几乎人去院空的条件下,依旧人来人往。
  
      其中大多是考完秀才,前来借书阅读的。
  
      为此,书局还特意在院子里摆放了几张长椅,让那些买不起书的学子们,能读得更踏实一些。
  
      而书局里,除了一个掌柜还有两个小二,并无其他人手。
  
      “宋伯,货架我们打扫干净了!油布下盖的纸,我们听你的没有动,也没往货架上搬。”
  
      两个衣服洗得发白,袖口有些脱线的年轻学生,一个拎着水桶,一个拿着帕布从后院走进来,朝着书局里四下张望。
  
      “宋伯,你看哪里还需要打扫?”
  
      他们轻声细语,生怕打扰了其他读书的学生。
  
      站在门口张望的中年掌柜宋伯,笑着摆了摆手。
  
      无声地示意他们去院子里读书去。
  
      只要学生爱护书籍,怎样借的怎样归还,书局从不收借书学生的钱。
  
      甚至还会准备好茶水,逢年过节还有主家送来的点心,宋伯与众人分食。
  
      因此,书局内外的卫生,全部由学生们自主负责。
  
      尽管人来人往,却依旧保持着一尘不染的洁净。
  
      宋伯看着院子里那些熟悉的面孔,想到放榜时会有许多学子,不是返乡谋差事,便是进入书院,进行三年封闭式的学习。
  
      又是一年离别季,难免心中有些惆怅。
  
      “今天可是一个大喜的日子,不能想那些不开心的事。”
  
      宋伯话音刚落,便听到了一阵剧烈的脚步声。
  
      他顿时精神一振,立即招呼着两个小二。
  
      “去告诉后院读书的学生们,今日书局有事请他们帮忙,管饭管工。”
  
      “好咧掌柜!”
  
      早已得到消息的小二,还在想着,宋伯怎么没有提前安排人手,应对接下来的大事。
  
      如今才明白,宋伯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把消息传达给了院子里的学生,大家颇感意外。
  
      “最近也不是卖书的旺季,怎么会缺人手?”
  
      “我们这里可是有二十来个同窗呢,宋伯都要管工管饭吗?”
  
      他们倒是不介意搭把手,工钱不必给,饭钱嘛,大家一般吃两顿,中午也不用吃。
  
      小二闻言,神秘一笑。
  
      “各位大才子们赶紧动身吧,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什么叫忙不过来了。”
  
      众人听到小二的话,笑出了声。
  
      他们许多人在这家书局呆的时间,比小二还要长。
  
      还没遇到过忙不过来的时候。
  
      可当他们跟着小二来到店铺里,隔着门看到朝书局涌来的人群,吓了一大跳。
  
      “这得有上千人了吧?”
  
      “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看他们的架势,不像是来买东西的,倒像是来抢东西的呢?”
  
      众人面面相望,赶紧撸起袖子。
  
      绵远书局的这片净土,将由他们亲自来守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