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浑元仪

2025-03-17 作者: 会摔跤的熊猫
第54章浑元仪    为什么?
  
      为什么如此笃定姜奇虎不会叛国?
  
      这个问题,让谢玄衣沉默了片刻……是啊,为什么呢?
  
      仅仅是因为姜奇虎,是将门之后吗?
  
      当然不只是如此。
  
      谢玄衣记得很清楚,当年落难青州,是姜家帮他治疗伤势,姜奇虎带他找了一处可以屏蔽天机的“安全住所”,因为姜奇虎的特殊身份,他没有被浑元仪追查……故而逃过一劫。
  
      而那个时候,他被天下通缉。
  
      谢玄衣这一生欠的人情并不多。
  
      姜家,便是其中之一。
  
      谢玄衣这一生了解的人也不多。
  
      姜奇虎,也正是其中一位。
  
      之所以笃定他不会叛国……大概就是因为,在那个举世皆敌的时刻,只有这家伙真心实意地帮过自己吧。
  
      谢玄衣低声笑了笑,吐出两個字:“直觉。”
  
      “直觉?”
  
      陈镜玄也笑了。
  
      这两个字,玄而又玄,但却让人无法反驳。
  
      许多大修行者,都相信直觉。
  
      “猜得不错,基本全对。”
  
      陈镜玄直视着谢玄衣双眼,他并没有否认,也没有藏掖,而是大大方方承认了谢玄衣的猜想。
  
      谢玄衣心底稍稍松了口气。
  
      事实上他并不意外。
  
      如果这位小国师对自己的态度是“抗拒”和“厌恶”。
  
      那么今夜根本就不会有如意令内的这场交流。
  
      下一刻,谢玄衣感到自己所坐位置,轻微颠簸了一下,然后便是——
  
      轰的一声!
  
      陈镜玄随意拂袖,这座虚幻而出的神魂洞天剧烈震颤!下一刻,至道书楼壁龛中飞出一枚青简,在飞掠过程之中便支离破碎,最终化为一团柔和青光,被陈镜玄二指嵌住,捻握平稳。
  
      小国师将这枚青光悬在谢玄衣面前,像是一枚棋子。
  
      虚空之中,忽然凭空生出了一道道合纵连横长线。
  
      “甲六。”
  
      陈镜玄捻着棋子,在谢玄衣面前晃了晃,示意这枚棋子的含义。
  
      然后壁龛再次震颤,第二枚竹简飞来,接着第三缕,第四缕……
  
      “龙木尊者。”
  
      “吞日大尊。”
  
      “白泽秘境。”
  
      谢玄衣沉默坐在桌案这端,看着这位年纪轻轻鬓角便有一缕灰白的小国师,不断从至道书楼之中抓握棋子,隔空点落,噼里啪啦的坠子声音连绵不绝。
  
      这一枚枚棋子交织汇聚,最终成型。
  
      荧光丝线交错混杂。
  
      被围绕在最中心的,就是“自己”,以及小国师陈镜玄。
  
      谢玄衣眯起双眼。
  
      他知道,陈镜玄此刻施展的,乃是大褚皇室传承已久的“大运占卜”之术。
  
      当年自己年少轻狂,将许多术法都视为“旁门左道”。
  
      但陈镜玄的“大运”之术,却是一个例外……因为这位小国师的堪舆占卜之术实在有些诡异,明里暗里几次交锋,当年的自己都没有占到便宜。
  
      天底下最大的道理就是拳头。
  
      谢玄衣认可这位“对手”的实力,所谓的“大运”之术,自然也被他高看一眼。
  
      “十年过去……如今的你,登上我当年梦寐以求的那座山巅了么?”
  
      谢玄衣在心底轻声呢喃。
  
      在施展“大运”之术时,陈镜玄背后,隐约浮现一尊青铜大鼎,至道书楼里的竹简辉光尽数投入其中,与之相比,这凭空落下的棋子显得十分黯淡。
  
      那座青铜大鼎虚像,就像是一轮大日!
  
      浑元仪!
  
      镇国重器——
  
      这是历代国师才会执掌的国之重器!
  
      看到浑元仪的那一刻,谢玄衣知道,陈镜玄已经正式接受了前任国师的衣钵,承担起监察国运的重任。
  
      世人对其延续十多年的“小国师”称号,只差一个过继仪式,便要改口了。
  
      “咚,咚。”
  
      陈镜玄伸出手指,轻轻叩了叩桌案,他注意到对面的“甲六”一直在盯着浑元仪虚影出神。
  
      轻敲两下之后。
  
      谢玄衣立刻回过神来。
  
      “这就是‘计划’的全部。”
  
      陈镜玄挥了挥袖,示意“甲六”自行查看。
  
      谢玄衣屏息仰首……
  
      这巨大棋盘内蕴含的信息量很大,他一时之间,不知从何看起。
  
      “大褚王朝,自先帝崩殂之后,国运一落千丈。”
  
      陈镜玄看出谢玄衣心思,他伸手捻起棋盘最边角的那枚棋子,缓缓开口,“妖患,邪祸,频频发生,四境混乱,民不聊生……北部妖国虎视眈眈,南方大离跃跃欲试,若一直这般下去,大褚很快将会迎来千年未有之大变故,大灾祸。”
  
      第一枚子。
  
      虽是落在偏远之地,看似遥远,但其实危势已起,若不解决,终将铸成祸厦。
  
      陈镜玄捻起第二枚。
  
      “攘外,必先安内,大褚四境均有祸端,想要平复,非一日之业。”
  
      他停顿一下,道:“北郡青州之祸,最为显眼,也最为棘手。镇守使黜职之后,妖国大尊日益放肆……我耗去三年阳寿,窥见一缕天机,北郡青州之间,有一抹血光,若不处置,会起大灾。”
  
      谢玄衣眼神亮起,喃喃道:“你怀疑那缕血光,来自妖国,却隐于大褚?”
  
      “不错。”
  
      陈镜玄自嘲一笑:“饮鸩之战之所以叫‘饮鸩之战’,便是因为先师当年做出了一个错误决定。击杀‘墨鸩大尊’之后,没有一鼓作气,继续北上,将士气凋零的妖国彻底覆灭……能够杀死墨鸩这样的大尊,固然是一大战功,可就此止戈,却无异于是‘饮鸩止渴’。这世上的一些顽疾,极难根治,想要彻底祛除,就必须忍受常人所不能忍之痛苦。”
  
      妖国之祸,便是这么一个“顽疾”。
  
      当年北境大胜,大褚班师回朝,不再追击,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是这一战实在打得太苦,所有人都渴望这么一场胜利。
  
      二,是北境再北,环境实在恶劣,墨鸩大尊身死道消,妖国短时间内无力凝聚战意,北上讨伐成为大多数人所不看好的事情。
  
      在这两点的舆论裹挟之下。
  
      饮鸩之战就此落幕,十数位大修士联手在关外布置大阵,隔绝妖气。
  
      大褚,的确迎来了短暂的太平。
  
      “我很确信,就在北郡青州,有一位真正的叛徒,出卖了大褚,与妖国勾结。”
  
      陈镜玄幽幽开口:“天机中的那道血光,对应的就是此人。”
  
      草蛇灰线,伏线千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