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大势至

2025-03-17 作者: 会摔跤的熊猫
第四十四章大势至    “哒。”
  
      “哒。”
  
      “哒。”
  
      佛国金灿的天顶被剑气斩开一线。
  
      雨水倾泻坠入塔内,汇成猩红血泊。
  
      妙真低头,默默看着自己的肩头,鲜血自那里流淌而出,顺延手臂,一滴一滴,落向地面,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瞬间,剑气迸发只在须臾刹那。
  
      “好快的剑……”
  
      妙真忍不住出声感慨。
  
      这一剑真的很快,快到即便他做足准备,依旧没有反应过来。
  
      年轻佛子缓缓松开持握鸣沙宝杖的手掌,用力按住自己的肩头伤口,这一剑不仅够快,而且威力极强,单从佛国天顶被撕开的口子便足以窥见一斑……然而正面承受完整剑气一击的佛子,此刻依旧稳住了身子,巍然站在原地。
  
      只不过妙真右边一整条手臂都无法抬起了,软绵无力地垂落指向地面……
  
      灭之道则击碎了梵文真言。
  
      剑气刺破金身,斩入肌肤,挑断了肩头的经脉。
  
      金身被破,这一战已经结束。
  
      “你败了。”
  
      谢玄衣收回沉疴,他抬头凝视着眼前的高大身影,“看来你的金身,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坚固……妙真兄,还得练。”
  
      这一剑,他动用了全力。
  
      大月国参悟出生之道则后,谢玄衣便意识到了,两缕道则交融,才是自己真正要修行的大道……单一的“灭之道则”,杀力固然强悍,可毕竟有些单薄,不够完整,倘若能够得到生之道则的补足,威力便会更上一层楼。
  
      这一战,便是最好的印证。
  
      在洞天境,即便是转世活佛的完美金身,也无法抵抗两道则交融的一剑!
  
      倘若生之道则也修至大成……
  
      会是怎样的画面?
  
      “呵呵……”
  
      妙真低声笑了笑。
  
      剑气入骨,他却仿佛感受不到疼痛一般。
  
      年轻僧人如刀削般的面容浮现一抹坚毅之色,他缓缓挺直脊背,袈裟大袍被吹得肆意翻飞,妙真风轻云淡地松开按压伤口的手掌,虚空之中响起无声的梵音轻唱,地上聚拢的鲜血血泊逐渐从猩红之色,变成金灿之色。
  
      看到这一幕,谢玄衣微微眯起双眼。
  
      灭之道则的侵蚀力极强。
  
      剑气刺入妙真肌肤,便会深入骨髓,不断蔓延。
  
      这缕剑气,需主人出手,才可召回。
  
      万万没想到。
  
      金身塔顶佛光翻涌,梵音回荡。
  
      妙真以一己之力,便将自己的“灭之道则”,逼出了体内!
  
      看来这位梵音寺的转世活佛,还有诸多手段并未施展。
  
      不过这次比试,规矩特殊,妙真只能防守,不能进攻。
  
      这些手段……再是精妙,也毫无意义。
  
      “我的确败了。”
  
      数息之内,妙真的伤口便自行愈合。
  
      他以衣袖擦拭额头汗水,坦然开口:“愿赌服输,出家人不打诳语。我欠你一个道歉,以及一个要求。”
  
      得到了妙真的答复之后,谢玄衣准备收敛剑气。
  
      不过下一刻。
  
      他便停下了这个动作。
  
      漫天剑气游鱼,围绕着谢玄衣的黑衣悬停,剑尖重新调转,再次对准了眼前的高大僧人。
  
      “谢施主……”
  
      年轻僧人微笑说道:“你比我想象中还要敏锐许多。”
  
      ……
  
      ……
  
      “我很好奇——”
  
      “到底谁赢了?”
  
      红山金光弥漫,坐镇牵缘海的密云动用神通,将第四关的等候者尽数送入山顶。
  
      谢真已经成功登塔。
  
      其他人,自然而然便成为了“客人”。
  
      只可惜金简破碎,金身塔顶的画面被就此斩断,一众人等就这么聚在山顶,眼巴巴望着头顶的金简,以及远处那坐落于云雾之间的小塔,谢真与佛子的一剑之争,按理来说应该已经结束了才对,怎么迟迟没有动静。
  
      “诸位施主,稍安勿躁。”
  
      密云也悬坐在红山山顶。
  
      他昂首望着金简,双手合十,神色诚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应是塔顶这一战,谢施主和师叔一同倾尽全力的缘故。”
  
      作为佛国第四关的镇守者,他的心神与金身塔相连。
  
      无需金简。
  
      只要心念一动,便可看到金身塔顶的画面。
  
      然而就在刚刚,金简画面破碎,他心湖中的画面也跟着破碎,这说明师叔收回了“佛国”,此刻落在红山的金光逐渐变得稀薄起来,然而天顶的大雨却并没有停歇的意思,反而有种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刚刚……好像感受到了小山主的剑意。”
  
      段照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他望着天顶。
  
      就在刚刚一刹……他感受到了熟悉的肃杀剑气。
  
      佛国规则笼罩的金身塔,似乎被斩出了一道缺口。
  
      如果说。
  
      小山主与妙真的对决,只有一招。
  
      那么这道缺口,似乎便足以说明这一战的胜负。
  
      “喂。”
  
      段照很不客气地走了上去,皱眉问道:“听说你先前在牵缘海给我家小山主磕头……你什么情况?”
  
      这句话很不礼貌。
  
      但密云却毫不介意。
  
      他神色温和,柔声说道:“谢施主对我曾有救命之恩……我行叩首之礼,是为了偿还先前未及的感谢。”
  
      段照挠了挠头,忍不住嘀咕问道:“你们俩到底怎么认识的?”
  
      他实在好奇。
  
      小山主这样的杀胚也会救人?
  
      大穗剑宫和梵音寺隔了十万八千里,这是怎么救到这小沙弥的?
  
      “缘……妙不可言。”
  
      密云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多说。
  
      此次西渡之前,师父曾叮嘱过,佛门出家人在外行走,尽量寡言。
  
      这个道理其实他懂。
  
      密云修行因果之道,早早便看了出来,自己这位救命恩人的命数,与其他人大有不同,关于南疆那一日发生了什么,以及这份“救命之恩”的具体细节,密云自然而然地隐了过去。
  
      见小沙弥不言,段照也不再多问。
  
      他其实也不在乎小山主和密云怎么认识的。
  
      段照挑了挑眉,抛出了心底在乎的那个问题:“所以……现在你师叔和你恩公打起来了,你盼着谁赢?”
  
      “施主,想听实话吗?”
  
      密云诚恳地看着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少年,早就感到对方带着“敌意”前来。
  
      果然,段照上前搭话,只是想抛出这个棘手的问题。
  
      “我当然想听实话。”
  
      段照笑眯眯道:“况且……出家人不打诳语,小师父还能说谎不成?”
  
      “……”
  
      密云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红山山顶,有不少人都等待着他的回答。
  
      梵音寺使团此次开坛讲道,压得大褚皇城抬不起头来。
  
      这最后一日。
  
      妙真金身倘若无人可破,此次西渡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获成功……密云怎会希望师叔败倒?
  
      只是谢真又是密云的救命恩人,先前才行叩拜大礼,当着众人面,说要好生报答。
  
      这个问题,便等同于将其置于两难境地之中。
  
      无论怎么说,都是错。
  
      “阿弥陀佛……”
  
      密云笑了笑,道:“小僧希望谢施主赢。”
  
      “说谎是狗。”
  
      段照盯着小沙弥的眼睛。
  
      “是。”
  
      密云虽然先前沉默了数息,但眼中却并无为难之意。
  
      仿佛这个刁钻的问题,对他而言并不算什么……
  
      此刻密云神色淡定地说道:“诸位施主,小僧并未说谎。倘若金身塔顶要有一人胜出……小僧希望是谢施主胜。事实上,谢施主应该已经胜了。”
  
      红山大雨瓢泼。
  
      佛国圣光收敛。
  
      但那座金身塔顶所凝聚的“气运”,却并没有衰退,消减,反而愈发炽烈。
  
      这一次。
  
      即便不动用观气之术,即便只是以肉眼观看,也可以看到这金身塔的异样。
  
      阴暗天顶之中,雷光被气运所吸引,汇聚凝至一点。
  
      这几日,梵音寺使团开坛讲道所汲取的“气运”,全都在此。
  
      “小山主……已经胜了?”
  
      段照怔了一下,邓白漪蹙起好看的眉头,武岳商仪一众闯关者,全都感受到了金身塔此刻荡出的浩瀚气息,虚无缥缈的气运被梵音寺以“讲道”的方式聚拢在一起,仿佛凝成了一口大钟。
  
      气运有来处,亦要有归处。
  
      “若这一战已经结束,谢真为何还不出塔?”
  
      性子直爽的宇文重忍不住开口询问。
  
      “这一战结束,并不意味着今日结束。”
  
      密云眯起双眼,柔声开口:“梵音寺今日邀请诸位踏入佛国,登顶红山……自然不只是看一场‘破金身’之战如此简单。”
  
      “真正的好戏……是气运……”
  
      邓白漪喃喃开口,抬起纸伞,向着远天的金塔投去目光。
  
      其实她早就预感到了不对。
  
      登红山时,谢真提醒过自己……
  
      梵音寺使团这七日开坛讲道,汲取气运,所为何事?
  
      妙真放出的狂言,大普渡寺前的金光阵,佛国的诸多关卡,梵音寺使团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拿捏着极其微妙的尺度。
  
      这一切。
  
      都是为了等待一位所谓的有缘人。
  
      这位有缘人,最开始被认为是“钧山”。
  
      佛子在展开对决之前,曾通过金简,对外喊话……倘若谢真没有击破他的金身,那便让钧山再来,这番喊话看似只是无心之言,但如今站在“看客”的角度品味,其实大有深意。
  
      倘若谢真败了,便要换钧山再上?
  
      密云身为佛门弟子,却发自真心希望谢真能够取胜?
  
      如果未曾斩断金简画面。
  
      邓白漪便会看到更多,她会看到佛子刻意将气运分出一部分……交到谢真手上。
  
      这一切,都足以证明一件事。
  
      使团西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那个“有缘人”能够完成破金身的壮举。
  
      ……
  
      ……
  
      “无漏金身被击破,对你而言似乎并不算大事。”
  
      “胜败乃兵家常事,洞天境败了一场,不算什么……况且这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决,被你一剑刺破金身,不丢人。”
  
      “如果换钧山登塔,你一样会败。”
  
      “或许,大概,应该……如此。”
  
      “你希望金身被破。”
  
      “……”
  
      沉默。
  
      漫长的沉默。
  
      唯有雨水淅淅沥沥的声音,回荡在二人之间,佛国开裂的缝隙很快被规则自行修补,金身塔顶重新回归平静。
  
      谢玄衣周身的剑气,则是调转剑尖,指向眼前的高大僧人。
  
      金身之战已经结束。
  
      但这场金身塔的会面,却没有结束。
  
      谢玄衣心湖之中并没有不安,危险,忐忑诸如此类的负面情绪……这说明今日的金身塔布局,并没有暗藏杀机,接下来妙真要做的事情,也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威胁。
  
      “我欠谢施主一个要求。”
  
      妙真眉眼低垂,一改苔岭相遇之时的暴怒模样,平和说道:“谢施主想问什么,直说便是。”
  
      “你欠我的要求,没那么容易偿还。”
  
      谢玄衣轻笑一声。
  
      他抬头看着佛国天顶,缓缓说道:“让我猜猜梵音寺到底想做什么……千里迢迢,来到大褚皇城,开坛讲道七日,借着使团西渡的名义,大量汲取气运,这些气运若是凝于一人身上,将是一场极大的造化。”
  
      妙真安静聆听,并不打断。
  
      “可如果你想收集气运,借此大势,将自身境界拔高到顶点,那么今日这一战,你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自己轻易倒下。”
  
      谢玄衣平静道:“很显然,这些气运,你并不是为自己所积……”
  
      妙真微微开口,想要说些什么。
  
      谢玄衣继续说道:“这份气运虽然不小,可若放入整个离国,却又显得渺小不值一提……这份气运,也并不是为离国所攒。”
  
      听到这,佛子不禁露出了欣赏感慨的神色。
  
      “倘若你存心想赢,便不会分出气运,赠送于我。很显然,你希望我能破开这尊金身,如若我不行,便换钧山来。如果我没猜错,如果今日入寺之人是钧山,那么他一样有机会破开这尊金身。”
  
      “你处心积虑,要做这些,无非是想借着‘有缘人’的气运,将金身塔凝聚的大势继续拔高。”
  
      谢玄衣顿了顿,一字一句道:“你是在借势。借大褚年轻英杰之势,借能劈开活佛金身的天才之势……只是你积攒的这些气运,总要有个归处。”
  
      短暂的沉默后。
  
      谢玄衣吐出两个字:“……佛骨。”
  
      “是也。”
  
      年轻僧人长叹一声,不禁露出了笑意。
  
      金身塔开始震颤,无数佛光在塔尖凝聚,千丝万缕的金线与气运汇聚,凝成了一副干枯破碎的残缺躯干骸骨。
  
      妙真神情诚挚地赞叹道:“谢施主,是个妙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