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南曲才是领潮流

2024-03-10 作者: 农家一锅出
第二百九十七章南曲才是领潮流(第二更)    “易弟,行贿好么?”李隆基觉得非常别扭,谁不配合,朕给你杀了你又如何?
  
      “行贿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他们配合。说实话,蚂蚱很好吃,关键是咱们大唐的蚂蚱吃了没毒。
  
      若是换成沙漠蝗虫,鸡鸭都不爱吃,味道不好,吃多了中毒,人吃也一样。
  
      三哥,等今年夏天,我抓一些蚂蚱,咱们炸了吃,又脆又香。”
  
      李易说出蝗虫的品种。
  
      中华蝗虫其实还不错,跟沙漠蝗虫差多了,沙漠蝗虫会分泌毒素。
  
      沙漠蝗虫数量一多,食物不够的情况下,会互相吃。
  
      中华的蝗虫没那个毛病,养殖蝗虫的都很赚钱。
  
      而且这个蝗虫要是晒干了搓成粉,牲畜和人皆能食。
  
      用锅炒了,穿上串儿烤了,味道都不错。
  
      李易想的吃怎么吃的问题,李隆基却心下愤怒。
  
      他信李易的话,定然是有官员和百姓不杀蝗虫,反而跪着。
  
      还需要其他的行贿手段。
  
      王皇后比较冷静,其实是作为女人的感性。
  
      她开口:“正月十五的表演,我都知道了,那个男的和女的是因为干旱蝗灾才吃不上饭?”
  
      她抓住重点了,对,那天的节目,专门提了这个事情。
  
      李隆基悚然而惊,看李易,易弟,你那天不但是给王皇后打助攻,还留着手段呢?
  
      “大哥说已经传扬出去了,这样再治理蝗虫,相信很百姓想着节目的内容会配合。”
  
      李易承认,他就是这么个意思,不然男女主角,为什么生活不好非要蝗虫逃难?随便一个理由就够了。
  
      节目演出,再加上宣传,大家对蝗虫自然就不满意了。
  
      “易弟你……三哥想个办法,找上面,叫羽林飞骑跟你去,怎么也要五百骑。”
  
      李隆基昨天晚上就说了派羽林飞骑,现在恨不能自己手上有几万羽林飞骑。
  
      那样就可以给易弟更多的人手,易弟这算计。
  
      之前一直不觉得,总是认为易弟有些傻傻地爱大唐,给百姓谋利。
  
      如今才明白,易弟布局之深远。
  
      哎呀,元之、道济两个宰相看来挺可怜的。
  
      你们两个小心眼,易弟知道,易弟用计,你们能晓得几分?
  
      你俩若是知道了此事,唉!
  
      李隆基为姚崇和张说感到悲哀,你们那点小算计,没用。
  
      弹劾这个的、弹劾那个的,无非就是为了你们自己的权利。
  
      看看朕的易弟,整日在庄子中写书,对外永远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朕的易弟不弹劾谁,哪怕是武功县的窑作得不对,易弟也在同行业里进行处理。
  
      想收拾谁就收拾谁,不带丝毫烟火气。
  
      从容、平静,即使是坑人,也是那般温文尔雅。
  
      李隆基比较着,伸手揉揉李易的脑袋。
  
      王皇后跟着揉一揉。
  
      李易:“……”
  
      四个宫女和四个太监在旁边边吃边听,一个个目眩神迷。
  
      东主果然是东主,好厉害!吔!
  
      “易弟,今年长安会有事吗?”李隆基现在属于不问苍天问鬼神的状态了。
  
      “各坊打深井,原来的茅坑,会渗透下去一些东西,许多人生病了,查也查不出来。”
  
      李易提到关于长安水污染的问题。
  
      长安一百零八坊,一个坊里有四五口压力井足够了。
  
      他解决不了污染渗透问题,弄不出来自来水厂。
  
      但打井没问题,大哥那里的工匠联盟,抽时间就给打了。
  
      至于下面的水是不是硬水,李易不去想,还要考虑多少?这是大唐。
  
      总比上游屎尿,下游洗衣服吃饭强吧?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君撒一泡尿,我就喝进嘴。
  
      多亏是路远,不然就提着刀过去砍了。
  
      所以这根本不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
  
      因此当李隆基和王皇后吃过了饭回去后,李易抱着吉他,也弹了一首与爱情无关的曲子。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李易自己弹自己唱,他也不愿意行贿,可是世界上哪里有不行贿的地方?
  
      所以他从来不教孩子们诚实的东西,因为长大后,就没有一个人会诚实。
  
      既然如此,何必坑孩子?画一个美好的大饼有什么用?
  
      教孩子的那些人,有一个诚实的吗?
  
      这就是现实啊。
  
      “转千弯,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李易继续唱着。
  
      这个曲子依旧是五声调式,只不过里面有变宫而已。
  
      在食堂吃过了早饭的馨研‘大家’等人,正想着去练习,突然听到声音。
  
      立即赶过去,在那里看着李易弹唱。
  
      李易唱得很投入,这歌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给上海滩配曲,却没有一个上海滩的字眼。
  
      正如雪山飞狐中的追梦人,让春风吹动了你的长发那个。
  
      那本是写给三毛的,结果改了改,就成了片尾曲,听着还挺有意境。
  
      李易想着,唱了三遍,不唱了,再唱就成闹钟铃声了。
  
      馨研等人却记住了,然后一个个看着李易露出娇嗔的样子。
  
      果然有好东西,又是随意就唱了不管了。
  
      大家不开心,围上前。
  
      “李郎,你这个是……”馨研代表大家问。
  
      “这个……这个是……写长江尾那个......是吧?就是水流啊流的,然后转呀转。”
  
      李易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于是就不解释。
  
      现在有那个地方,但那地方的地理还有些不一样,而且上面没那么繁华。
  
      “你还能按照以前写的那些个曲子把后面的配器写出来么?”馨研不在乎李易在那里怎么编。
  
      她们就想要把曲子弄出来,还有什么乐器。
  
      一些庄子制造出来的乐器,她们觉得发现了另外的世界,可以加入到以前的乐器中和乐谱中。
  
      除了给皇家那里各种礼乐修改费劲,其他的地方很容易。
  
      总是有人会写下新的不同的句子,然后如果好的话谱出曲子唱。
  
      “你们唱这种歌唱多了,不怕平康坊的人不接受?”李易担心大唐的人对一些个歌曲不喜欢。
  
      “我们唱出来什么,别人就要学什么。我们才是‘大家’。”馨研给了李易另一个答案。
  
      她们引领潮流,整个大唐,谁敢说平康坊南曲的曲子不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