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科举到来出行忙

2024-03-10 作者: 农家一锅出
第三百零八章科举到来出行忙(第三更)    二月十八,天气不错,没有几朵云,适合考试。
  
      考生多,本来要连续考几日,今年放到了禁苑,一起考。
  
      两天,不管考什么科,都能考出来。
  
      李易亲自带队,送四十二个考生过来,然后他就要随着漕运的船走了,到地方先安排。
  
      禁苑这里有一块区域安放了地暖,羽林飞骑轮换着守门的区域。
  
      羽林飞骑不需要地暖,他们自己有帐篷,平日里时刻作好战斗的准备。
  
      以前学子们需要自己带饭菜,也没有什么热的地方,就吃凉的,或自己带个小的炭盆也没问题。
  
      今年不用,有尚食局的人负责给做大锅饭,居然有白菜、萝卜,肉更不缺。
  
      彰显了大唐对人才的重视。
  
      不过李家庄子过来的四十二个学子却自己带着炉灶,小的,烧酒精的。
  
      他们的伙食用不着别人提供,怕吃坏肚子。
  
      砚台都准备两块,还有瓶子里装的墨汁,进士科要考两天。
  
      所以睡袋、眼罩、耳塞、抗组胺药片、口罩、计时器制作的小闹钟,都准备妥当。
  
      抗组胺的药是怕情绪太激动无法入睡吃的,治疗过敏用,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安眠药作用。
  
      如果能正常睡着,就别吃。
  
      大食物箱子里装着棉被、冰块、肉、蔬菜。
  
      就两天,能够保持好。
  
      连喝的水都用大玻璃瓶子装上,先烧开,再灌进去。
  
      就这一套装备,其他参加考试的考生都看傻眼了。
  
      门口检查,没有任何问题,啥都没夹带。
  
      “没有思路不是问题,不是给你们说过几道题么,脑袋里面一懵,就想想那些题,作一道,作不来也没事,回头继续考科举。”
  
      李易站在外面对四十二个学子说,他留了几道脑筋急转弯的题。
  
      考场紧张了,想一想题吧,想不明白,至少思维转换了。
  
      说着李易往里走,想看看考场的样子,然后他就走进去了。
  
      走出去几十步,反应过来,不对,我不能进来,他站在那里看看,又走回去。
  
      负责看守这里并负责检查的千牛卫似乎没发现有无关人员入内。
  
      他们检查四十二个学子的箱子的时候也仅仅是扫一眼,未去翻动。
  
      吏部的官员在旁边一起看着、一同检查,同样没人理会李易出溜进去。
  
      “行,就这样吧,你们去考,别想太多。”李易对学子们说,学子们进去。
  
      李易开始挨个看这里的吏部官员和千牛卫的人,使劲点点头,表示:我知道了,谢谢,回头咱们……
  
      吏部官员与千牛卫也点头:李东主客气了,好说好说。
  
      “看到了吧?不知不觉中,他全给收买了。”更远一点的车上,姚崇对张说和卢怀慎说。
  
      “嗯!”张说表示认同,刚刚他眼见着李易背个手溜达进去,居然没人拦。
  
      是,现在还未开考,可别人你们为何不让进?
  
      “他们是不认为李易会为谁作弊。”卢怀慎帮着说一句,家里现在房子起来了,正装修呢。
  
      没说错呀,李易过去看几眼,没离开大家视线,他自己又回来了,多好的少年啊,懂事儿。
  
      “等天暖和了,我家也要内部修一修。”张说鄙视性地说道。
  
      “修呗,你拿着天上人间的卡,吃东西又没花几个钱。”卢怀慎不怕这个。
  
      不就是没给你们盖新房子,但你们难道没拿过好处?
  
      考生陆续往里进,有人被检查出来带小抄,就哭着喊‘再给一次机会’,然后被记下名字赶走。
  
      再闹就绑在旁边让大家看,当个榜样。
  
      李易看着摇头,太假了,直接写小字缝袖子里面,还能摸不出来?
  
      “李东主觉得他们不应该作弊,所以很生气?”有陪同检查的吏部人员在旁问。
  
      “不,我是认为他们作弊没有技术含量,换成我,我把砚台切开,中间出肉,写小字的东西装里面,外面刷层漆。
  
      或者自己调制醋酸,写在白布的衣服上,考试的时候想抄,在火上烤一烤,字就出现了。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个学问不好的人,想作弊都属于下乘,而一个学问好的人,又不需要作弊。”
  
      李易好心地给介绍如何作弊。
  
      周围几个人听了点头、擦汗。
  
      第一种方法他们已经觉得很好用了,第二种根本没听过。
  
      “对,武举考试今年也开始了,有一个叫郭子仪的人,若是考上了,无须多说,若没考上,可叫他到我那庄子。”
  
      李易对吏部的官员说,他突然想起这么个人来。
  
      “李东主放心,我等回去打听。”吏部的小官回应。
  
      李易点点头,背着手上车,回庄子,准备出行。
  
      他不等考完了来接,他想快到地方,安排妥当,马上回来。
  
      行贿,无须非要等蝗灾过来,那要等到春末夏初,加上整个夏秋。
  
      考试有的科目快,如明经科,上来是贴经,就是填空,贴一堆小段,随即口试。
  
      考官带到屋子里问来问去,问十条大义的东西。
  
      再答三道时务策,口试连续问,没答好的,淘汰了就,后面的不用考。
  
      考史科的费劲,历史学得好是吧?问一百道大义提,时务测三道。
  
      童子科,十岁以下的小娃娃考《论语》、《孝经》,随便问十个,全答上来,直接给官。
  
      如果是答上来七道题,给一个出身,比如同进士出身。
  
      进士考无道时务策,加上一大段的经书内容,不一定问哪里的,全通过了,甲等。
  
      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科,算学靠《九章》、《海岛》、《孙子》……
  
      诗赋不一定哪一次都考,有时高兴了给你加一个,或者是不高兴了,加一个。
  
      今年有,早提前说过。
  
      考生们勤学苦练,非要写出来好的诗。
  
      李易回到庄子,要一起过去,然后留到夏天才回来的庄户们收拾好行李。
  
      去一百个人,鸡一万只,鸭子三万两千只,庄子上还留了五分之一左右。
  
      包含了张家村子、皇庄所养的鸡鸭,大鹅不去。
  
      这些鸡鸭吃惯了肉,相信过去后会努力吃,庄户喜欢放鸭子,鸭子听话,鸡总是乱跑。
  
      想让鸡听话,带着食物,经常喂的过程中,鸡一看到食物,只要要吃饭了,大群的跟着跑。
  
      “易弟,这些够吗?”李成器准备带着去找漕运船,看向那边叫唤个不停的小猪问。
  
      “杯水车薪,过去的主要目的是让当地百姓知道好处,然后鸡鸭在那里下了蛋,就地人工孵化。
  
      把孵化出来的小鸡、小鸭卖给百姓,或者是采取合作模式。不能孵化的,制作成变蛋。”
  
      李易摇摇头,他不认为这点鸡鸭能解决好几个州府的蝗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