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二十五章 一计安心游艇归

2024-03-10 作者: 农家一锅出
第两千四百二十五章一计安心游艇归(第三更)    “李东主,我和昭远的家人在这里给你添麻烦了。”
  
      万昭远媳妇儿表示感谢,嘴上说添麻烦,并不代表她想走。
  
      李易很自然地说:“不麻烦,人多反而热闹,你们为大唐出力,也晓得我庄子情况,庄子代表大唐给你们福利。”
  
      他不谦虚,他能代表大唐,大唐百姓愿意让他代表。
  
      转头他再跟万昭远说:“最多一个月,你可以试着快走,但不要跑跳,正常你这种情况,需一年半。”
  
      “知道的,再坏了不好医,这段时间我俩学了不少管理方面的知识。”
  
      万昭远认真回复,又露出欲言又止表情。
  
      “有什么话就说,跟我甭客气。”李易看出来了。
  
      “李东主,你戴个头盔。”万昭远指指孩子们的脑袋。
  
      “戴头盔作甚?天热,捂一脑袋汗。”李易拒绝。
  
      “你不会滑,我怕你摔了,你看别人都是滑着走,你跟在我身边溜达,你的鞋轱辘一动不动。”
  
      万昭远指指李易的旱冰鞋,一副我说这话你不要生气的模样。
  
      李易跟着走,一步一步的,  双脚滑轮鞋的轱辘根本不转动。
  
      李易:“……”
  
      你是怎么觉得能像我这么走,代表不会滑的?
  
      他也不想解释,  他身体重心侧移,  直接面对万昭远,  再一晃重心,倒滑速度突然起来,  单腿后摆、腾空、旋转两周、落地大劈叉旋转、收腿收臂、原地快速旋转、单腿旋转、再大劈叉停下。
  
      万昭远瞪圆眼睛:“李……东主你会滑呀?那你……轱辘怎么不转?”
  
      “练核心和下肢力量支撑,轮不转比转累。”
  
      用事实说过话的李易这才讲解,你以为定轮那么轻松?
  
      倒滑、侧滑、几种急刹练明白了,  才可以这么定轮走步。
  
      每一步迈出去,双脚的轱辘就是不动,我戴什么头盔?我知道怎么摔,摔出来的技术。
  
      万昭远恍然:“我知道了,就跟挑扁担的时候不随扁担颤抖,  两桶水还不洒一样。”
  
      他总挑担子,  懂,  那么挑纯粹就是为了装逼,  可累了,走上几十步就承受不住。
  
      感觉浑身的力量全得用上,初学挑扁担的人别尝试。
  
      “你家有孩子,带来溜冰,可以训练平衡力与核心力量控制,看那个丫头。”
  
      李易指向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儿,她侧滑,  左右脚的脚后跟相对,  然后她下后腰。
  
      身体的肌肉需要配合完美才能做到,  核心力量强着呢。
  
      “练这个有什么用?”万昭远觉得滑冰又不能干活。
  
      “对身体的掌控、专注、锻炼身体、增加自信心,失去了自信的人会抑郁,  甚至想不开寻短见。
  
      人生总有低谷,  自信的人相信自己可以,  至少在某一方面自己很强。
  
      故此学一个技术,  就是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比如说我,我做菜还可以,  某一天我失去了现在的地位,  我在街头卖小吃,我也不会自杀。”
  
      李易劝万昭远,让你家的孩子们学个技术。
  
      有某一项技术在身,生活中就不会茫然。
  
      “李东主,我们会让孩子多多学习。”
  
      万昭远妻子又一次绕开丈夫出声,  这就是她以前总挨打的原因。
  
      你太优秀了,男人觉得自己被压制,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通过武力。
  
      关键武力并不解决问题,媳妇儿换手。
  
      “对,学。”万昭远如今不需要动手,他的家庭地位稳固。
  
      “等你腿彻底好了,你们回去时,给你们带种子,你们拿回去种,种差了不怕,再给你们送。”
  
      李易依旧轱辘不动地走在旁边,报纸上可以写万昭远的后续事情。
  
      主要宣传万昭远等人运输物资的情况,以及大唐皇帝如何重视,至于李家庄子则一笔带过。
  
      永穆公主和小兰在那里不时传出笑声,跟孩子们一起玩耍,教不会滑的孩子。
  
      溜冰有速成方法,自己学,需要摔,有人教,按照步骤来,少摔跟头。
  
      ……
  
      连续多天没下雨,洛阳种地的百姓开始引水,距离河远的地方每日压井。
  
      报纸上要求百姓多喝水,天太热的时候就躲阴凉的地方休息至少两刻钟。
  
      不要为了这点时间而死去,那样人生的时间更短,不值得。
  
      免费汤的地方早换成了绿豆水,里面有盐,没有糖。
  
      大玻璃瓶子藿香正气水摆出来,里面有医用酒精,专门给干力气活的人喝,上午和下午各喝半口。
  
      其他的还有‘老板’买的酸梅粉,用开水冲了放凉,为员工喝。
  
      大家族的作坊,熬的汤里还要放冰糖。
  
      吃过水的高粱米饭和面条,有咸菜或着盐水豆子。
  
      尤其是养买来奴隶的大户人家,他们对奴隶特别照顾。
  
      奴隶属于私有财产,养牛都知道要好好喂,养个人,难道就要让其饿得皮包骨头?
  
      根本不存在那种我把你买来,然后少给你吃饭,你给我干活,饿死你我也不心疼的情况。
  
      私有财产,都懂得保养,生病了会找医者来给看,抓药吃,死了损失有多大?
  
      只有不属于自己的合同工才无所谓,我给你这些钱,你就得给我干出来那些活儿。
  
      比如说洗衣服的人,给你钱了,你就洗出来那些衣服。
  
      换成自己买的奴隶,洗衣服的时候手伤了,继续洗很可能得病,那赶紧休息。
  
      但总是你手受伤,就不行了,我给你单独养一养,卖掉,不要你了,换一个。
  
      而买来的婢女年岁大了,还要给找其他的男仆成亲,然后生孩子。
  
      生下来的孩子依旧是属于自己,要是生孩子出问题,不得找医生?
  
      找了多一个孩子将来给自己家干活,不找,一尸两命,损失大了。
  
      尤其当下,奴隶越来越不好找了,大家都不卖自己。
  
      有孩子的人家,把孩子直接送学堂去,好好学啊,不学卖掉你。
  
      自己找不到工作的,朝廷给安排事情,有力气即可。
  
      能卖的奴隶减少,奴隶价值提高,杀一个奴隶比杀一头牛的损失大多了。
  
      “今年会旱不?热死个人啊!”
  
      码头上,扛活的人换班后休息,大口灌着绿豆水,汗珠子顺着身体往下掉。
  
      另一个人端汤,野菜汤:“绿豆水不好,我跟你们说,咱们应该补充维生素。”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你他娘的懂的屁得的维生素?你不就是觉得吃点菜叶子占便宜了么。”旁边的人怼回去。
  
      “船来了,不用了,咱大唐的巡洋舰,不需要咱们帮忙卸货,直接进庄子。”
  
      有看着河面的人,见到游艇。
  
      ……
  
      今天没有了,感谢兄弟姐妹们的订阅、月票、打赏、收藏、推荐、农家鞠躬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