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三十六章 来年水过种植日

2024-03-10 作者: 农家一锅出
第两千五百三十六章来年水过种植日(第三更)    在长安当国子监祭酒的褚无量此刻坐在天上人间的二楼吃饭,欣赏外面雪景。
  
      他在涮火锅,天冷,下大雪,潮气重,感觉呼吸不怎么舒服,想吃羊肉补补,还有牡蛎呢。
  
      这个时节的牡蛎最好,现在的牡蛎为渤海湾出口位置的。
  
      外面冷,房间中热,他不时用手在玻璃上擦擦。
  
      百姓们在扫雪,堆成一堆,用蒸汽小火车、用马车、用手推车给送到城外。
  
      “透一缕光明,行正大之事;借一片清无,看百姓疾苦。”
  
      他嘟囔了一句当时潇云劝姚崇的话,不过他现在看不出来百姓疾苦,百姓很开心。
  
      看口型,干活的时候唱着歌,不怕雪飞进嘴里去。
  
      看衣服,穿得暖暖的,有人热了把外面的兔皮大衣脱下去。
  
      看工具,推雪板和扫帚全是新的。
  
      临街的地方下面全是铺面,扫自家门前雪即可,推到路上,路上的人负责装车。
  
      “呦!小娃娃们下午不上学了,连明天一起放假,干得还很认真呢!哈哈哈哈……”
  
      褚无量看到有小孩子在帮忙,拿小扫帚扫来扫去。
  
      孩子扫着扫着,扫到大雪堆的位置,脚下一滑,一脑袋扎进去,两条小腿动着,太好玩了。
  
      旁边的大人帮着给拔出来,小孩子弯腰抖抖脖子里面的雪,抹一把脸,背书包跑了,赶紧回家,不然脸会皴。
  
      ‘咚咚’两下的敲门声响起,随即门被拉开,新的大堂管事进来:“祭酒,电话。”
  
      她托盘上放着电话,后面有人拽电话线。
  
      “哪的?”褚无量问的时候拿起电话:“喂?哪里?”
  
      “祭酒好,我是李家庄子管事宋德,陛下让你立即乘火车到洛阳李家庄子医院进疗养部。”
  
      电话那头传出声音,宋德自我介绍。
  
      褚无量不但是国子祭酒,还有一个右散骑常侍的散官,正三品,归宋德负责。
  
      “啊?去,去医院?”褚无量声音发虚,抓电话的手在颤抖。
  
      像他这个品级的了解内情,李易点谁的名谁就要死,当然,不点名更可怕,证明你没入李易的眼。
  
      宋庆礼之前的事情,褚无量听说过,李易在黄河大桥上点的名。
  
      药送去了,结果宋庆礼大口吐血,还好大唐巡洋舰从外面回黄河要泰山封禅的时候过去接了宋庆礼。
  
      自己这是被点名了,怎么回事?
  
      “是的,带家人一同来,有家人陪伴心情好。”
  
      宋德提醒,别自己跑到庄子。
  
      “我涮火锅呢,还来得及不?”褚无量怕死,他想飞去。
  
      “不急,东主说还有还有好几十天呢。”宋德安慰。
  
      “几十天?”褚无量想哭,就剩几十天了?
  
      “来了就没事儿。”宋德无奈。
  
      “对,忘了,那……那我……”
  
      “吃完饭再来,不会出问题。”
  
      “好!正好我叫人安排。”褚无量说完哆嗦地放下电话。
  
      “祭酒无须担忧,东主医术通神。”
  
      大堂管事的女子劝,点你名你应该高兴。
  
      “是啊!我继续吃,麻烦……”
  
      “不麻烦,我们找人通知祭酒的家人。”
  
      “多谢。”
  
      等管事出去,褚无量叹口气:“唉~!未曾想轮到老夫,相信小易,把锅里涮的吃完就不吃了。”
  
      他面前的锅里没有多少东西,加起来不到一小碗。
  
      桌子上没涮的,服务员吃,不给客人。
  
      下午两点左右,褚无量一家人乘上火车。
  
      李易根本没再多想,褚无量是死在工作中,上班的时候突然挂了。
  
      在李易看来,国子祭酒,负责国子监一些礼仪的问题。
  
      正月里太过操劳,开学了,然后就突然猝死,不是有什么慢性疾病,有的话早发现了。
  
      这样的情况好处理,看看心血管方面的,饮食和运动调整。
  
      晚上的时候一家人抵达,李隆基等人没吃饭,李旦和豆卢贵妃吃了,不用见褚无量。
  
      众人一起吃饭,今天不着急检查,明天也不作肝功和肠镜,休息两天,再把一套检查作了。
  
      褚无量与家人看到李易安心,据说寿禄未尽,在李易面前死不了。
  
      即便寿禄到了,李易也有本事让你多活两日,阎王给面子。
  
      青黛小丫头给把脉:“有点害怕,没大问题,小毛病一堆,慢慢调理。”
  
      之后几日,褚无量接受一堆检查,李易开方子调整。
  
      ……
  
      “雪太多了。”冬至开始数九的时候,大家吃狗肉锅,李隆基看着外面的大雪,确定,明年要发水灾。
  
      “多准备救生设备,凡是在黄河下游与洛水旁边的一人给一套,没用上再收回来。
  
      吃豆腐,咱们这种狗肉锅好,狗酱不要放进去,影响口感。
  
      雨天飞艇容易被雷电击中,不能指望关键时刻飞艇救援,提前安排。”
  
      李易夹狗肉锅里的豆腐吃,他就是不爱吃狗肉,要不是陪着李隆基,他就换成羊蝎子锅了。
  
      但他亲自勒的狗、做的狗肉锅别人喜欢吃,尤其是里面的干菜,狗酱炒得也是一绝。
  
      庄子里养的肉食犬最为肥美,做药用。
  
      陪伴犬李易不收,就是宠物犬,猎犬更不用说, 野狗又担心吃出问题,只好自己养,吃着放心。
  
      “叔叔,吃完饭滑雪去啊?”王皇后抓着狗腿啃。
  
      “滑呗!”李易无可无不可,庄子里有山,专门好的山坡的位置都处理完毕,滑雪不会撞到大石头上。
  
      另外有冰场,浇的冰,放了牛奶,老头老太太和孩子都能滑,技术不好的必须戴全套护具。
  
      户外冰场周围用布幔遮挡,三米多高的,这样有风的时候被吹着不那么难受。
  
      否则顶风的时候滑不动,灌一肚子风,顺风的时候不用滑,被风吹着跑,到前面转弯的地方技术不熟练的PIAPIA摔。
  
      “明年耕种不容易了,地里水多,再加上雨水多,作物要被泡起来。”
  
      李成器发愁,人能躲过去,蔬菜和粮食怎么办?
  
      感觉种什么都不合适,冬小麦收完,除非……全种水稻。
  
      “我划出来位置,凡是那种能被大水冲的,先别种东西,冲完后,就是七月了,看七月适合种什么,一起种。”
  
      李易在分析,粮田尽量不会种蔬菜。
  
      种冬小麦的,收获完,不能立即种别的东西,不种冬小麦的,开春种什么东西可以在六月中旬之前收获?
  
      降水过去,七月份了,要种就是高粱、大豆。
  
      “种玉米,咱们现在的玉米品种保证不能收获成熟的种子,但咱们可以煮青玉米吃,也能割青贮。”
  
      李易想着,突然觉得有好东西可以种。(未完待续)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