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九十四章 生存餐饮如一般

2024-03-10 作者: 农家一锅出
第两千七百九十四章生存餐饮如一般(第二更)    “海鱼肉做的咸鱼最大的优点乃刺儿少,河鱼吃鲜,不适合。茄子蒜放少了不好吃,有人不喜食蒜,要多加酱……”
  
      李隆基吃得很香,边吃边点评,满汉全席他吃得,现在的也没问题。
  
      “大饼子是烙的,不是贴的,贴的有一层微湖的。”
  
      青黛小丫头看饼子,发现制作工艺不好,提意见。
  
      “对,不是一锅出,应该是炖干的咸鱼大铁锅旁边贴饼子。”灼灼小丫头补充。
  
      “不过咸鱼里面有肥的,这个属于最好的处理方式,不然大饼子吸收起来差。”
  
      归藏不能落后,他说消化的问题。
  
      没有油水和蔬菜,吃玉米面,吸收的少,最后又都浪费了。
  
      人在少油水并且喝水也不多的情况下,对主食的吸收利用率降低。
  
      大家说的一律本地话,附近的百姓听着,记下来,回头跟别人吹牛逼用。
  
      他们对饭菜已经很满足了,大唐北方没有大棚蔬菜的时候,也就是大萝卜、白菜、干菜、腌菜。
  
      李易的时候多了土豆、胡萝卜、地瓜。
  
      孩子把大白菜心和酸菜心、大萝卜、胡萝卜当水果吃,冻梨都是奢侈品。
  
      关键整天吃,吃不腻味,自己炼的荤油炒菜,炼完油的油渣跟酸菜一起包顿饺子,幸福感满满。
  
      现在这边玛雅都护府的百姓就感觉好幸福,昨天吃的是田间地头的野菜汤,今天黄瓜汤,额外加了酱茄条。
  
      吃饱后聊聊天,又去下地干活,眼睛亮亮的,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了希冀。
  
      李隆基慢慢吃,吃得很香,二王子又纳闷了。
  
      “陛下,你能吃下去?”
  
      他进行对比,在‘家’的时候,菜那么多,现在这个怎么咽得下去?
  
      “回想起来,朕此生吃得最好的一顿饭是长寿面啊!过生日时候吃的。要感谢易弟,让朕心中无遗憾。”
  
      李隆基看向远方的田,像回答二王子,又似自言自语。
  
      李易吧嗒吧嗒嘴儿,对永穆公主和小兰说:“下午还要继续看,估计晚上要在这边留宿,回去的路过远。
  
      我叫人送来东西,给你们做红烧肉啊?辛苦一下羽林飞骑的兄弟们,他们需要抬着整个大灶。”
  
      “不辛苦,兄弟们需要锻炼,八个人抬,前后各四,给他们带一份就行。”
  
      郭子仪一听,没问题,耐火砖的灶,加上大锅和柴火,行进时对技巧要求很高。
  
      加起来六百多斤,八个人扛,一人分八十余斤,多吗?
  
      说多的话,放下,咱们来个二十五公斤负重越野行军,海拔四千五百米,五天五夜一百八十公里。
  
      八个人抬,不代表就那八个人,还有人可以随时接替轮换的。
  
      你们不给李东主抬,回头李东主带你们玩儿,你们后悔不?如过再回到从前……
  
      于是晚饭的时候李易后悔了,他中午只考虑到给永穆公主和小兰及几个孩子做红烧肉的问题。
  
      实际上抬来了六个灶,他用铁锹炒啊炒,快到吃饭的时候胳膊都抬不起来了,比讲一晚上故事还累。
  
      “哎幼!轻点,爽啊!”在吃饭前的半个小时,李易接受美女们的按摩服务。
  
      永穆公主的女子护卫队,给他按肌肉,他像要被屠宰的猪似的叫唤。
  
      吃饭时他的手和胳膊哆嗦着:“其实是太快了,慢一点没有事儿的,做红烧肉的前面翻炒时间比较赶。”
  
      他不承认自己的身体状态不行,倔强地找理由。
  
      抬灶的人每一刻钟轮换一次,锅大,不是一人分担八十斤,而是一百多斤。
  
      其实不重,问问挑山工一次平均挑多少?怎么上的山?
  
      现在平地,羽林飞骑若不是为了保存体力应对危险,速度可以飙起来。
  
      等到了地方,灶火不熄,又加了饭豆和土豆,一锅变成二百多斤的菜重,只是不扛了。
  
      “我一今天做了一千二百多斤的菜,吃完饭你们再给我按按,不然明天我就完了。”
  
      李易快哭了,他知道恢复的这个按摩有多爽,今天不这样干,明天开始,五天内,就一直酸疼,动不了的那种。
  
      只有六个人心疼他,永穆公主、小兰、三个徒弟和小丫头。
  
      其他人冷血,甚至有人笑,老头子们的笑是含蓄的,他们怕。
  
      羽林飞骑的笑是没心没肺的,李易一个个的全记住了。
  
      头一次吃到猪肉红烧肉的百姓们同样笑,开心的笑。
  
      其实就两口猪,割阉后的猪,没指望它们过来传宗接代,就是养肥了杀吃肉。
  
      从出来之前就开始养,一直养到现在,再养就不划算了。
  
      人家没被阉的公猪依旧快活,未被劁的母猪有的下了十八只小猪崽儿,有的十只,平均十三只。
  
      这样的公猪和母猪活得滋润,没人杀,整天吃好的。
  
      “李易哥哥,是不是很疼很疼?”小丫头眼中有着泪水。
  
      “没有被蛇咬了疼,是酸熘熘的,就像你不小心碰到别的东西,磕青了,那种疼。”
  
      李易连忙解释,让人家小丫头吃个好饭。
  
      “是那样啊?有呢!我腿这个地方撞到了,我就揉,揉着疼,还想揉。”
  
      小丫头想到了自己的情况,觉得没问题,那个疼上瘾,总要去揉。
  
      “吃豆子。”李易把饭豆芸豆里的一个豆子挤出来,放到小丫头的碟子中。
  
      “嗯嗯!”小丫头开心。
  
      更开心的是这里一起吃饭的百姓,他们没吃过红烧肉,更不用说大米饭和白面馒头。
  
      要不是过来的时候就在墨西哥那里种了水稻和麦子,他们真吃不上,大米白面只能大唐人吃。
  
      这边的河边也大面积种了水稻,水车一直提供水,水稻不怕水多。
  
      一亩亩的水田,除了最后要收获的时候外,都得泡在水里。
  
      但这个水是流水,每一亩必须有放水的地方和进水的地方。
  
      然后里面有蝌蚪、蚊子、苍蝇、蜻蜓的幼虫,还有说几亿年前流传下来的甲克虫。
  
      偶尔会遇到淤泥、水蛇、水蛭、水耗子……
  
      红烧肉炖菜,带着汁浇到大米饭上,又给了大馒头、虾油小菜、腐乳。
  
      好多百姓都不想吃了,想带回家,知道不允许带走,慢慢吃,反正都是晚上。
  
      吃哪一个吃一口,保证细细品味,然后再咽下去。(未完待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