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八十八章 信誉略差礼品添

2024-03-10 作者: 农家一锅出
第两千八百八十八章信誉略差礼品添(第二更)    “说呀!我等饿肚子呢!”
  
      苏颋看着李易,你不说,咱们没心思吃饭。
  
      “信誉问题,百姓不信任银行,李家庄子出面作保,我在报纸上说说,百姓自然愿意存。”
  
      李易先说个办法,他不会采取的那种。
  
      朝廷应该有朝廷自己的信誉,李家庄子不能总陪在旁边。
  
      大唐纸币能用,百姓家中一般都有李家庄子的兑换券,留着,只要有其他的钱,就不花这个。
  
      朝廷回收的效果很差,百姓不给,商人交税也不交兑换券。
  
      甚至有时商人钱不够,他们把兑换券抵押给别人,跟别人说好,用完钱给一点利息,再把兑换券给我。
  
      百姓认为某一天朝廷出问题,纸币不好用时,李家庄子的兑换券依旧如初。
  
      “哎~~”大臣们默契叹气,信誉啊!这便是李易在大唐的影响力。
  
      “还有一种方式为折实储蓄,即,以多种生活必须品……”
  
      李易讲起来最初国家银行怎么做的,百姓不存钱,只好采取另一种方式,算商品价格,给出一个平均定量值,用这个来挂钩货币值。
  
      “采用这个办法?”姚崇似乎动心了。
  
      “不,只是一个策略而已,大唐用不着。这些年百姓能感受到大唐的物价情况。
  
      先在报纸上说一下,大唐银行系统由李家庄子提供,安全可靠。
  
      另外存款给东西,比如说……鸡蛋?不行,鸡蛋不行,京兆府和河南府的鸡蛋都往外送。
  
      给肥皂、煤油、雪花膏、蜡烛、胭脂等东西,存的多给的多。
  
      活期的给存款钱的百分之零点五,定期的按照年限不同,给不同比例的物品。
  
      煤油灯、暖水瓶、自行车,收音机和电视机不给,没有那么多。
  
      而且给了自行车就麻烦了,原来一千缗一辆,现在一百缗一辆。
  
      最开始买自行车的除了可以坏了就换新的,别的好处没了能行吗?
  
      一套东西全有,当时拿票的,才有资格购买新东西。”
  
      李易给出第三种方法,存款给礼品,包括超市的购物券一并加入进去。
  
      大家听着,觉得有道理。
  
      “买东西的钱谁出?”毕构又问一句。
  
      “当然是银行出,又不是我李家庄子的银行。”
  
      李易诧异地看毕构,老毕你是不是不会算账?
  
      我能用庄子的钱补贴银行?那会乱的。
  
      “老夫的意思是,买东西要从你庄子买,百姓存款,利国利民,朝廷不收你卖东西的税。”
  
      毕构的嘴动一动,还是把话说出来。
  
      “成本钱是不?行行行,成本,我不赚钱。”
  
      李易明白,什么不收税,分明没有税可收,零利润。
  
      “好啊!唉!又增加支出了。”毕构依旧那副难过的样子。
  
      “老毕,你最后一次操心,然后你和老宋进团儿,明年咱还去旅游。”
  
      李易知道毕构其实是要离开岗位了,得帮着户部把银行搞好。
  
      “旅游好!好啊!银行就在有铁路的沿线运行了,包括蜀地和广州。”
  
      毕构稍微一恍惚,转回到正事上。
  
      “可!”李易喝口茶水,起身离开,你们吃饭,我上山玩去。
  
      毕构他们立即安排人买东西,送到各个地方的银行。
  
      先试运营一下,效果好了,在大唐各州府实施。
  
      李易下楼,见到永穆公主和小兰时,二人在吃西瓜。
  
      “李郎给你吃一块。”永穆公主用牙签扎一块西瓜。
  
      “好好好!”李易张嘴过去。
  
      吃完一块又吃小兰递的一块,不吃了,喝完茶水吃西瓜,口感不怎么好。
  
      “走了,去挖山菜。”永穆公主惦记着玩儿。
  
      一行人站起来,宫女太监把剩下的西瓜一人一块分吃掉。
  
      三个小机器人由五大三粗的女护卫抬着,这个高度适合扫描和开火。
  
      不然这样的女护卫拎它们一手一个,跟毛绒娃娃一样轻松。
  
      五大三粗的女护卫战斗力比‘娇柔’的强,一对一徒手搏击,那些打不过她们。
  
      用匕首也打不过,互相都扎一刀,对方先承受不住。
  
      重火力支援更不用说,她们能单独端重机枪。
  
      唯一缺点是灵活程度与身体柔韧性差,并且太过明显,会被敌人当成集火打击目标。
  
      另一群专门训练的女子,别人一看就觉得没有威胁性,一只手就能轻松控制两个。
  
      这个组合才完美,两个人独自出庄子李易放心。
  
      “李郎,大臣们找你何事啊?”
  
      走在路上,永穆公主想起来方才的事情。
  
      “银行没有人愿意存钱,百姓头一次见到把钱放到别人的地方时,别人还给利息的情况。”
  
      李易一句话说明白,百姓害怕,心中总有贪小便宜吃大亏的觉悟。
  
      “哦!信誉问题,咱庄子若成立银行,百姓抢着存。
  
      百姓哪晓得大唐的货币发行都不能发了,很多抵押品放在那里。
  
      有的还不准变成抵押品,其本身价值偏偏很高,从外面弄来的宝石。”
  
      永穆公主一听便了解其中的原因,大唐目前很无奈。
  
      有价值几亿缗的珠宝闲置,不可以用来发行货币。
  
      珠宝就算了,黄金、白银同样多,纸币印出来了,但不准扔到市场上。
  
      扔的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买东西、雇佣百姓干活。
  
      买啥东西,储备粮?建筑材料,雇人修路。
  
      正常的够用了,再往外放,人力不足,物资不够。
  
      大唐如今就这么有钱,多到不敢花的程度。
  
      只能依靠一部分钱来循环,否则通货膨胀了。
  
      “因此要藏富于民,科技跟上,把这部分不能拿出来的钱在将来让百姓购买收音机、电视、缝纫机、自行车、手表、钟、留声机。
  
      提升生活质量,包括盖新房子,穿漂亮衣服,多生孩子。
  
      医疗和教育之后的投入要增加,孩子多了,百姓有点小病也不愿意挺。
  
      那么大唐给出医疗方面的社会福利,全民医疗免费。
  
      又缺医生,培养医生得花钱,教育器材费用朝廷报销。
  
      属于良性循环,前提不能把技术传到大唐之外,只销售商品。”
  
      李易说起来最朴素的思维方式,他都不招别国的人到大唐学习。
  
      书籍更不用说,海关严查,甚至学堂每一本书都要记录。
  
      学物理化学的孩子说书丢了不行,必须找到。
  
      7017k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