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 侵略如火杨再兴

2024-10-04 作者: 王梓钧
1081【侵略如火杨再兴】    南路军的杨再兴速度更快,他麾下全是山地步兵、山地骑兵。
  
      而且也没带着那么多移民做拖累,甚至连超过五十斤的火炮都不带——虎蹲炮四十斤左右。
  
      杨再兴的正规军只有七千,为了防备广西土酋叛乱,他勒令所有广西部落的酋长,都必须亲自带着长子和勇士,随军一起去攻打大理国。
  
      逾期没有出兵的部落,通通视为阴谋叛乱!
  
      白祺、林冲、钟钰等文武官员,还在忙着处理贵州事务时,杨再兴已经兵分两路杀到大理国境。
  
      一路是广西各族酋长联军,走特磨道向西攻打惠么部。
  
      特磨道即广南、富宁那一大片,惠么部则是大理国三十七蛮部之一。
  
      另一路由杨再兴亲自率领,走已经被灭的自杞国(兴仁、安龙、兴义),攻打位于罗平县的罗雄部。
  
      罗雄部也是三十七蛮部之一,罗平县的本意即为“罗雄已平”。
  
      你雄什么雄?
  
      乖乖叫罗平吧。
  
      这些地方,比贵州还难走!
  
      但杨再兴的部队已经习惯了,其兵源清一色来自岭南,又常年驻扎广西平定土酋叛乱,甚至有15%的士兵本就来自归化部落。
  
      身为精锐,却皆穿轻甲,就连将领也只穿轻甲。
  
      后勤部队带着大量西南矮马,这些矮马打仗不咋地,在山地驮运货物却非常好用。经过长期训练之后,一人可控制多匹马。即,人在前面牵着一匹,后面的马儿自己驮货跟着走山路,只在道路极为艰难时需要人帮忙。
  
      粮道?
  
      杨再兴没有粮道。
  
      他只随军带着40天的粮草,打到哪儿算哪儿,到时候再想办法弄吃的。
  
      实在不行,把运粮的矮马杀了吃。反正已经无粮可运,继续留着还得浪费粮草。
  
      杨再兴的大军速度很快,他派出的先锋就更快。
  
      “君长,明军杀来了!”
  
      “怎么可能?昨日才打到岭头寨,他们是飞过来的吗?”
  
      罗雄部酋长普瓦大惊失色。
  
      川南、黔西的蛮酋自称“鬼主”,滇东、桂西的蛮酋却是叫“君长”,而且“君长”称谓还获得了段氏认可。
  
      普瓦得知明军突然杀来,立即命令各处村寨聚集兵力,同时派遣使者请求师宗部救援。
  
      他这里甚至都还没有聚兵完毕,杨再兴的先锋部队已经杀过来了。
  
      普瓦带着部落勇士,骑着滇马亲自跑去查看。
  
      这里拥有数十里的狭长坝子,也就是山间平地,非常适合耕种,自然也适合骑兵作战。
  
      却见五百多大明山地骑兵,正一人三马狂奔而来,直接绕过了沿途两个村寨。
  
      普瓦远远望见,跟遇到鬼一样,二话不说立即返回山寨。
  
      五百精锐山地骑兵,不是罗雄部能正面抗衡的,只能依托寨堡进行防守。
  
      罗雄部的主寨依山傍河,旁边还有一个湖泊,但东南方有几里宽的平地,那些平地已经全部开垦为熟地。更外边几十里的狭长坝子,同样多为熟地,这里的农业还算发达,在三十七蛮部里实力较强。
  
      因此,罗雄部能够聚集数千兵力!
  
      只要是青壮就能打仗,关键时候女人也能作战。
  
      “你去劝降。”
  
      骑兵将领叫做曹训,是巨寇曹成的侄子,还去开封军校深造过。
  
      他对随军向导说:“告诉普瓦,要么投降,要么灭族。我身后还有上万大军,此次只是路过,真正的目标是灭掉大理国。他是大理的藩属,也是大理的叛臣,让他自己好好想清楚。”
  
      向导是经常往来云南的商贾,战战兢兢跑去山寨外面喊话。
  
      普瓦叫来麾下的小酋长们,商量许久,迟疑不定。
  
      因为杨再兴的手段极为残暴,已经屠了罗雄部两个寨子,并且把寨子及附近的粮食全部抢光。一是为了收集粮草,二是为了后方安全。
  
      普瓦和小酋长们非常担心,万一自己投降之后,杨再兴突然下令屠杀怎么办?
  
      可如果不投降,就只能逃进深山里,打是绝对打不赢的。
  
      但杨再兴的先锋部队来得太快了,这个时候选择逃跑,普瓦很难把钱粮带走。稍微出点差错,还可能被明军骑兵给追杀崩溃。
  
      左思右想之际,明军骑兵已经有动作了。
  
      大约四十斤重的虎蹲炮,从马背上取下来十几门。这玩意儿无法轰破寨堡,却能掩护进攻方前进。
  
      当然,这次轻兵急进,带的炮弹不多。
  
      “轰轰轰轰!”
  
      十多发炮弹打出,有效射程只有百米。
  
      一个敌人都没打到,似乎在放炮助兴,却把寨内蛮兵吓得心惊肉跳。
  
      两轮炮击之后,普瓦派出使者,商量投降的事情。
  
      到了半下午,普瓦带着小酋长们,正式打开寨门跪地请降。
  
      曹训没有率兵入寨,而是选在南方二十里扎营。军队守着进山通道,防备普瓦派人给师宗部报信。只要堵住那里,就算有人去报信,也得先翻山或者走偏僻小道过去。
  
      他对普瓦说:“给我一些粮食和草料,你再把部众遣散回家,只留三百勇士在寨子里,等着后续大军来接收。对了,我有一个兵生病了,暂且留在你寨子里养病。”
  
      “只是这样吗?”普瓦有些疑惑。
  
      曹训说道:“你须亲自率领三百勇士,还要把你已经成年的儿子带上,然后跟随大军一起去打大理。我是开路先锋,你不用跟着我。”
  
      普瓦说道:“我可以帮忙劝降师宗部。”
  
      “不必。”曹训摇头。
  
      三十七蛮部建立的罗罗国,弥勒部酋长为国王,师宗部酋长为宰相。
  
      但若论富庶程度,师宗部当排第一,属于三十七蛮部里面钱粮和士兵最多的部落!
  
      至于弥勒部,则是士兵最剽悍的部落。
  
      师宗部就算直接投降,杨再兴也得随时防备叛乱,必须狠狠将其打痛再劝降,让他们今后想叛乱时长点记性。
  
      更何况,朝廷已经盯上了师宗部的土地,打算在那里安置一些汉族军民。不杀死一些土著怎么腾地方?
  
      盯着罗雄部遣散军队,又在此补充了粮草,休息十五六个小时,曹训次日清晨便继续进军。
  
      师宗部的援军,已经在路上了,他们还不知道罗雄部已降。
  
      罗雄部确实悄悄派人去告知投降信息,但最好走的通道被明军骑兵堵住。使者绕路走小道过去,提前十多个小时出发,却被曹训带着骑兵很快超过。
  
      两军在丘陵地带相遇。
  
      一方急着救援同盟部落,一方急着过去奔袭打援,都没有认认真真探路,撞上了就是直接开战。
  
      “这里怎会有明军?”
  
      师宗部的酋长此时在石城做宰相,负责率军来援的是酋长的次子。
  
      他看到明军大惊失色,因为这里地处“后方”,按理说应该是绝对安全的。
  
      “换马,往前冲!”
  
      曹训一声令下,全体骑兵迅速行动。
  
      这些家伙连赶路都穿着轻甲,此刻纷纷换乘备用战马。
  
      说实话,这里并不适合骑兵作战。
  
      一座山丘连着另一座山丘,虽然山不高,也不怎么陡峭,但荆棘密布就连步兵都难走。
  
      能够快速通行的,只有狭窄的山间平地。
  
      师宗部足足来了三千援兵,他们派出去十多骑探路,此刻接到消息慌忙应战。几千士兵外加辎重部队,因为行军而在山间拖成长蛇阵,骤然遭遇根本来不及结成阵型。
  
      大明山地骑兵追着师宗部的探路骑兵而来。
  
      师宗部主力收到消息时,大明骑兵已在两里地外。
  
      他们来不及结阵,只能调派盾牌手和弓箭手,大约两三百人的样子堵在前方。更多的部队还在慌乱移动当中,奋力砍伐通道两旁山坡的荆棘,试图在两边的山坡上布置兵力。否则,有再多兵也无法展开。
  
      蛮兵的弓箭射程有限,大明山地骑兵团的辅兵兼炮手,直接带着驮马冲到百米之内下马架炮。
  
      虎蹲炮威力极小,别说攻打城墙,就连近距离打楯车都够呛。
  
      但欺负盾牌手足够了!
  
      而且往往发射霰弹,天女散花般飞出去。
  
      “轰轰轰轰!”
  
      蛮兵盾牌手和弓箭手正在紧张迎敌,两边山坡的荆棘杂草也没被砍出来多少,五门虎蹲炮就开始了第一轮齐射。
  
      一炮打完,前排炮手连忙后退,第二排五门虎蹲炮继续开炮——地形太窄,炮多了排不开。
  
      接着是第三排开炮……
  
      “冲过去射箭,不要在这里射!”蛮将怒吼道。
  
      却是还活着的蛮兵弓箭手,吓得原地射箭想干掉炮兵。
  
      如果换做北方正规军队,这个距离已在步弓射程内。但师宗部的蛮兵不行啊,他们的弓箭射程比虎蹲炮还短。
  
      射倒是射来了,但轻飘飘的失了力道。
  
      蛮将逼着弓箭手冲近了射箭,但被后续发射的霰弹打得损失惨重。幸存的弓箭手纷纷逃跑,由于身后有盾牌手堵着,他们直接转身冲向两侧山坡。
  
      山坡上全是灌木、荆棘、藤蔓、杂草,偶尔还有一些大树。
  
      “不要再砍了,钻草围过去!”
  
      蛮将焦急万分。
  
      如果是事先布置埋伏,自然可以从容钻进荆棘灌木。
  
      可现在却是行军途中打遭遇战,无法展开的蛮兵乱七八糟乱钻。大家都在吼叫,谁也顾不上谁,更后面的士兵甚至不知道是啥情况。
  
      炮弹没带多少,一口气直接打光。
  
      好不容易集结的蛮兵前排,已经被轰击得死伤惨重,幸存者纷纷丢下兵器逃跑。可他们身后是乱糟糟的友军,堵在狭窄通道根本逃不掉,互相推搡之下变得更加混乱。
  
      明军把炮弹打完之后,炮兵立即把虎蹲炮拖开让出通道。
  
      “吹号,第一队上前!”
  
      因为地形狭窄,二十五个大明山地骑兵,排成五排进行冲锋,每一排仅仅只有五骑。
  
      他们先是缓慢奔跑,朝着前方的敌人射箭。
  
      前方通道人挤人,盾牌手把盾牌都扔了,好多蛮兵都是背后中箭。
  
      大明山地骑兵也不直接冲过去,敌军溃兵都冲不开的人堆,他们连人带马也别想冲开。因此只是反复射箭,往人堆里一射一个准。
  
      罗罗国宰相兼师宗部酋长之子,直接被挤在兵堆里无法动弹。
  
      这位蛮将别说发号施令,连正常走两步都困难。他前面是惊恐逃跑的溃兵,后面是正在护着他的亲卫勇士,更后面是不知发生啥事但猜到可能败了的士卒。
  
      通道前方的叫喊声和混乱状况,最先在两侧山坡传播开来。
  
      山坡上荆棘灌木丛中的蛮兵,吓得步履维艰的转身逃跑,不断劈开挡着生路的植被,时不时就有人被藤蔓给绊倒。
  
      突然,蛮将被山道里的溃兵撞倒,继而被连续踩了无数脚。
  
      这下连蛮将亲卫都开始逃了,溃逃之势已传到敌军一字长蛇的中段。但依旧是人挤人,根本逃不动,最后方的蛮兵正茫然站在原地。
  
      “全体下马步战!”
  
      曹训迅速改变作战方式,数百大明骑兵全部下马。
  
      这些山地骑兵,不用北方的四五米长枪,而是用两三米长度的骑枪。他们下马之后也不列阵,挺枪一窝蜂冲过去,对着那些溃兵不断戳刺。
  
      终于,最后方的蛮兵从叫喊中得知兵败,一个个扔掉兵器转身逃跑。
  
      山道里拥挤的溃兵,终于加速移动起来。
  
      大明骑兵回去骑上战马,朝着奔逃的敌军追杀。
  
      一追十余里,除了少数翻山逃跑的敌人,这三千蛮兵几乎全军覆没。
  
      曹训不要俘虏,追上溃兵通通斩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