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同之见

2024-03-29 作者: 放羊小星星
第一百四十二章不同之见    毫无疑问,纸币绝对是一个好东西。
  
      纸币若是能顺利发行,钱荒的问题虽然不能完全解决,但至少也能解决大半。
  
      然而,发行纸币是需要客观条件的。
  
      首先是需求问题!
  
      和传统的货币相比,纸币本身是不具备价值的,它只是信用货币的一种。
  
      放眼当下,绝大多数百姓都无法接受纸币的存在。
  
      老百姓很现实,金银铜铁本身就有价值,它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纸币是什么?
  
      承认时,它是有价值的契约货币。
  
      不承认,它便是一张废纸!
  
      因此,想要宋朝的老百姓接受纸币,并且认可纸币的价值,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
  
      真正认可并接受的,反而是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的商人们。
  
      只要保证交子能够通兑,商人们绝对会用脚投票。
  
      故此,如今即便推广交子,也只能在特定的圈子内进行流通。
  
      交子,暂时还不具备大规模发行的条件。
  
      当然,不具备大规模发行条件,并不代表李杰不看好交子。
  
      恰恰相反,他不仅很重视,而且还很看好。
  
      从实体货币到信用货币,可谓是一大飞跃,哪怕变革的时间慢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
  
      ……
  
      ……
  
      翌日。
  
      一封诏书从中书发出,诏益州知州薛田,益州路转运使张若谷考覆交子发行现状。
  
      薛田正是那位建议朝廷正式成立交子务。(之前存在,但官方并没有为其正名,更多是凭借官员自己的威望主持发行的)
  
      年初,薛田由开封知府转迁至益州知州,赴任后,薛田觉得益州地区的钱荒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具体什么地步?
  
      买一匹布需要提着大几十斤铁钱的地步!
  
      (ps:有没有金圆券的既视感?)
  
      众所周知,货币制度崩塌往往便是动乱的根源,如果不及时缓解益州地区的现状,也许下一次‘王小波起义,就近在眼前。
  
      政事堂。
  
      「丁相,请留步。」
  
      午休之时,王曾不顾他人意外的目光,径直截住了准备回家的丁谓。
  
      「王相?」
  
      看到身后的王曾,丁谓心中备感意外。
  
      啥情况?
  
      王曾主动找上自己?
  
      而且还是众目睽睽之下?
  
      他喝多了?
  
      「丁相可得空闲?」
  
      空闲?
  
      丁谓现在是真没空,家中的问题一日不解决,他就一日不得安心。
  
      只是,有鉴于王曾的异常行为,他觉得有必要看看王曾的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
  
      「得空,王相可是有事相商?」
  
      「然。」
  
      王曾点了点头,伸手虚引道。
  
      「丁相,你我二人移步议事堂,可否?」
  
      丁谓微微点头,挪动步子,跟着王曾一同向议事堂而去。
  
      两人走后,现场顿时炸开了锅。
  
      王相和丁相竟然单独交流了?….
  
      难不成,天要变了?
  
      另一边,不论是王曾,还是丁谓,他们都没闲功夫去管流言。
  
      一到议事堂,王曾直接开门见山道。
  
      「丁相,官家今日手签的诏书,丁相以为何如?」
  
      「交子务?」
  
      丁谓眉头一挑,面露得意道。
  
      看到王曾一副求教的样子,丁谓不止脸上得意,心中也很得意。
  
      他曾经在蜀地为官数载,关于蜀地钱荒的问题,他不单是了解,更做过调查。
  
      在丁谓这等理财高手眼中,交子可是一个好东西。
  
      不同于铜钱、铁钱,发现铜钱、铁钱,不仅需要开矿,还需冶炼等等一系列的流程。
  
      而发行交子却无需如此,只要做好防伪和承兑工作即可。
  
      除此之外,交子还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超发。
  
      因为迫切需要交子的大多都是商人,只要保证承兑问题,商人们可不会大规模的兑换。
  
      毕竟,铜钱、铁钱携带不便,而且运输的过程中也有被劫的风险。
  
      (ps:准备金的概念,其实那时候已经有了,只不过名字叫法不一样,意思是差不多的。
  
      宋朝发行官交子便有本金制度,而且考虑到磨损、防伪问题,还规定了交子的流通年限)
  
      「正是。」
  
      王曾似乎没有注意到丁谓的得意,继续道。
  
      「为国家大计考虑,还望丁相能够摒弃前嫌,这交子之害,遗祸无穷,不该出现。」
  
      「此话,王相该与官家说。」
  
      丁谓笑着摇了摇头,他觉得王曾有点认不清形势。
  
      官家是什么人?
  
      一言而为天下法!
  
      连考覆交子的诏书都下了,这说明官家明显有意设立交子务。
  
      不然的话,官家完全没必要特地下一份这样的诏书。
  
      结果,王曾却想着逆势而为。
  
      这不是认不清局势,什么是?
  
      交子的有点很明显,同样的,缺点也很明显。
  
      信任,建立起来很难,崩塌却是一瞬间的事。
  
      以官家的雄才大略,必然会对交子进行一系列的限制,但官家能做到,官家之后的官家能否一如往昔?
  
      如果不能严格遵守规定,交子确实是遗祸无穷之策。
  
      不过,这些却不是丁谓该考虑的事。
  
      后人自有后人福,他只想活在当下,眼下他的难关都没过去,哪有心思操心自己死后的事?
  
      听到丁谓的答复,王曾不由面露苦笑。
  
      道不同不相为谋啊!
  
      他就不该对丁谓抱有一丝幻想!
  
      与其对丁谓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如指望薛田那边。
  
      大中祥符二年(1009),着名的终南山隐士种放,告归终南。
  
      真宗很重视种放,为此特地设宴送别种放,不仅如此,真宗还命参宴的朝臣作赋送于种放。
  
      此次‘命题作文,中,晁迥、杨亿、王曾三人被真宗评了优等,三人分别亲自誊录,将所作之赋,送于种放。
  
      因为这事,王曾和种放也算有点香火情。
  
      而如今的益州知州薛田,少时恰好是隐士种放的学生。
  
      王曾也不知道薛田会不会认那点香火情,所以,他才舔着脸先找了丁谓。
  
      结果,没有任何意外。
  
      丁谓还是那个一切以前途为重的‘女干邪,,士大夫该有的担当,他是一点都无!
  
      不多时,丁谓呵呵一笑,态度随意的拱了拱手。
  
      「本相尚有要事,如若王相没有别的事,本相便先行告辞了。」
  
      言罢,不待王曾的回应,丁谓便径直踏步离去。.
  
      放羊小星星
  
      m,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