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成为正规军

2024-05-06 作者: 放羊小星星

  第20章成为正规军
  “爸,有人找你。”
  转眼间,陈江海也成了一个小伙子,虽然才上初中,但个子已经接近成年人。
  从小到大,吃的喝的没短过他。
  除了削微有点点黑,没有其他毛病。
  黑。
  那是没办法。
  陈金水的肤色就偏黑,加上又住在农村,常年风吹日晒,哪有不黑的?
  再说,这年头黑一点,白一点,那都无关紧要。
  后世那种追求冷白皮的审美,才是畸形审美,黄种人的原生皮肤就没有那样的。
  一个个白的跟个大灯泡似的,全是化妆+科技。
  “谁找我?”
  陈金水走出堂屋,看到骆玉珠的时候,他愣了一下神,然后迅速想起来了。
  “哦,你是大山说的那孩子吧,你叫什么来着,骆……骆……”
  “骆玉珠。”
  骆玉珠主动报上了名字:“大叔,您好,我想加入敲糖帮!”
  “嗐。”
  陈金水摆手道:“什么敲糖帮,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是新社会,我们叫农村小商品流通互助联盟。”
  “以后出了门,可别乱说。”
  这个名字虽然说了很多遍,但陈金水还是觉得拗口。
  不过,没办法,这是江河那小子说的。
  敲糖帮听起来旧社会的气息太浓,不适合现在的环境。
  反正,意思还是那么个意思。
  “对不起,是我说错了。”
  骆玉珠连忙道歉:“对不起……”
  “没事。”
  陈金水微微摇头:“不用这么客气,你的事,我都听大山说了,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
  孩子多了,陈金水的心,越来越软。
  尤其是从陈大山那里得知了骆玉珠的遭遇。
  这娃,怪可怜的。
  小小年纪就一个人出门闯荡,走南闯北,不容易啊。
  天底下困难的人那么多,陈金水当然不能每个人都帮,但真遇到了,能帮就帮吧。
  接着,骆玉珠正式加入了互助联盟,成了正规军中的一员。
  入帮后,她从陈金水那里领到了一本小册子,就是李杰编的那本。
  最新版本的手册。
  其实,里面也没什么违禁、违规的内容,就是一些各地的政策信息,哪些地方宽松,哪些地方管得紧,上面都有写。
  除此之外,骆玉珠还收到一份附页。
  那是一份价目表。
  每月更新一次的价目表,所有的价格都是敲糖帮的个体户搜集来的,然后再进行汇总。
  汇总的工作由陈江海负责。
  别看他年纪小,脑子却很灵活。
  对比巧姑,这小子才是正儿八经的那种学霸。
  很聪明。
  考试成绩始终是全校第一名,如果是地区联考,第一名也只会是他。
  陈江海可谓是县一中的风云人物。
  老师、学生都知道他。
  这小子私底下还收到过不少情书。
  不过,陈江海并没有早恋。
  大哥不让。
  当然,更主要是因为他没有遇到心动的那个人。
  正式加入正规军之后,骆玉珠的小买卖做的愈发的红火,她总算体会到了‘挣钱’的感觉。
  虽然挣得不多,但养活她自个基本不是问题。
  偶尔,她还能从互助联盟那里听到小陈老师的消息。
  try{ggauto();}catch(ex){}
  前不久,小陈老师去了一趟省里,好像是给一些大官讲了一堂课。
  好像叫什么包产到户之类的名字。
  挺长的,讲的那人没记住。
  其实。
  这话是传错了。
  李杰确实去了省里,但不是给别人上课,而是参加研讨会,然后他在会上发表了一番自己的观点。
  后来,那部分话被放到了报纸上。
  传着,传着,就成了他给人家上课。
  促成这场研讨会是因为小岗村事件曝光了。
  去年,小岗村18户村民秘密签下一份生死状,把田地分到各家,包产到户。
  今年,小岗村迎来了大丰收,得知这事,就有记者去了当地走访,本来是准备报道大丰收的喜讯。
  走访过程中,记者却意外发现了包干到户的事,然后,记者曝光了这件事。
  见报之后,一时间,舆论哗然。
  不论是在京城,还是地方,都引起了极大的讨论度。
  然后。
  省里就召集了一批专家前往杭城开会,主要是讨论包干到户。
  实行大包干,小岗村今年秋收的粮食是往年的一倍有余。
  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毕竟,去年和今年在气候上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既不是灾年,又不是丰年。
  结果产量却翻了一番。
  也有人质疑。
  是不是放了卫星。
  但,那篇报道介绍的很客观,并且以批判居多。
  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造假吗?
  没有!
  事实上,浙省这边也有类似的情况。
  穷则变,变则通。
  公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确实降低了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能偷懒,就偷懒,只要不被抓到,公分都是一样的。
  长此以往,粮食产量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那种全村人心往一处使的村子,少之又少。
  陈家村那种是特例。
  毕竟,陈家村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
  没有领证之前,他们都是违规活动。
  这一次,李杰在研讨会上的论点更‘激进’了一些,他是明确表示支持的一方。
  而且还建议尽快试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与其纠结产量的真伪,不如进行一次试点。
  找个十个八个村子,明年试一试,看看到底能不能提高产量,至于政策风险什么的。
  那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事。
  基层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嘛。
  都在博弈。
  基层赌能成功,赌官方认证,如果真是那样,冒点险,那是值得的。
  走上快车道。
  如果输了?
  锅自己背。
  天底下哪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
  到底敢不敢,那就要看个人魄力。
  具体怎么操作,李杰没管,那不是他这个野生国师的业务范畴。
  他接下来的任务是回访。
  虽然骆玉珠已经辍学,但还有很多学生依旧坚持上学,总不能因为骆玉珠一个人,把其他人都忽略了吧。
  至少得来个有始有终。
  等第一批人先后考上大学,然后分配到单位,他的这个课题,差不多就能结束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