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惊!蜀相现身,诸葛孔明的许诺!三重喜讯!

2024-04-16 作者: 南山行者
第174章惊!蜀相现身,诸葛孔明的许诺!三重喜讯!    贪狼的终点,是权臣。
  
      而绝大多数权臣,都掌握着“宰相”的职权。
  
      《太公史书·陈丞相世家》曾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可以说。
  
      总理人间阴阳,便是历代权臣必然掌握的威能之一!
  
      而姜尘所拥有的贪狼真命,受命于天,竟提前拥有了“调理人间阴阳”的权柄。
  
      待命格进一步升级,恐怕便能从“调理”,升格为“总理”。
  
      “那么——”
  
      “就试一试吧!”
  
      姜尘心念一动,指尖星华点点,一丝丝独属于姜尘的贪狼星力,倾泻而出,纵横飘荡于火焰谷口上空。
  
      也正是此时。
  
      他意外收到了一段讯息。
  
      但讯息的主人却十分了不得。
  
      唤作——
  
      “诸葛孔明!”
  
      而这位名传千古的贤明丞相,并未同姜尘细细交谈,只是幽幽一叹:
  
      “一场东风,火烧赤壁,盘蛇谷火计,烧杀三万藤甲兵,终究有违天和。”
  
      “所以,当年孤举行‘仪式:七星灯’延寿之际,风吹灯灭,便是这一风一火的报应。”
  
      “姜将军,你既具备抚慰亡灵的才能,便替孤安抚众灵,助它们转生罢。”
  
      “事成之后,孤可予你破灭楼兰国都之物。”
  
      姜尘心中一动,当即答应了下来。
  
      也不由心生好奇。
  
      诸葛丞相所答应的“破灭楼兰国都之物”,究竟是什么稀奇宝贝?八卦阵?七星灯?木牛流马?
  
      …………
  
      而此刻,在火焰谷口处,正在掀起一场生灵与死灵之间的血腥风暴,看起来分外恐怖!
  
      论综合战力,一千青州士卒远胜于数千活着藤甲兵,毕竟其中一大部分,都不过是寻常蛮汉,穿上了一身优质战甲罢了。
  
      但偏偏。
  
      它们已经死了,并且化作了怨灵,
  
      此刻的模样,像是一群身着破烂藤甲的暗绿色骷髅幽灵,周身燃着绿焰,看起来狰狞凶厉无比。
  
      怨灵身怀力量免疫的特性,普通青州兵若是不具备一些气势类武技,纯粹的劈砍,很难造成杀伤。
  
      所以。
  
      这场战斗的结果,几乎早已注定!
  
      一旦众多士卒气血耗尽,怨灵们便将发起排山倒海一般攻势,将众多青州军赶尽杀绝,生痰其肉!
  
      “吼!”
  
      众多周身燃起暗绿色火焰的藤甲兵怨灵,龇牙咧嘴,大声咆哮着,令人毛骨悚然。
  
      丑!
  
      有时也是一种极其可怖的力量!
  
      众多青州士卒只是匆匆望了几眼,士气便衰弱了几分,心中蒙生退意。
  
      见到了这般情形,包括冯乐宾、范良善在内的大多数青州斗士,神色都微微变化,战意随之退却。
  
      将为兵胆!
  
      没有了姜尘或是张百岁的领导,这一千士卒,终究是一盘散沙。
  
      反倒是一向大大咧咧的阮铁汉,拍了拍自己肥大的肚皮,嘿嘿一笑道:
  
      “怕什么?”
  
      “姜老弟的军团武技,正是这群死东西的克星啊!”
  
      这二句话,顿时就给士气低落的青州军,注入了新的活力。
  
      众人眼中,当即燃起火光:
  
      “是哦,火焰谷已经熄灭,也就是说,姜五百主的军令已经完成,要不了多久,就会出谷。”
  
      “太好了~”
  
      “还有希望,还有希望!”
  
      伴随着青州军士气重新昂扬,半空中,代表着生灵的阳气,登时充盈了起来,甚至反过来压迫起数千怨灵的阴气。
  
      也正是此时。
  
      姜尘终于寻到调理人间阴阳的时机,眼眸闪烁起蔚蓝星光,伸手一指,抽取众多青州军体内的阳气,将其转化为一缕缕柔和温暖的光芒,照耀在最为虚弱的数十藤甲兵怨灵身上。
  
      登时。
  
      数十怨灵空洞洞的骷髅眼窝骨内,火焰渐渐熄灭,竟陷入两眼无神的回忆状态。
  
      它们回想起昔日乌戈国的美好过往,耕田,种地,赡养家人,脸庞显露出一丝丝幸福神色。
  
      仅仅一二个呼吸的功夫。
  
      数十藤甲兵怨灵,便齐齐抛下手中武器,周身暗绿色火焰陡然熄灭,身上的藤甲也消失不见。
  
      姜尘再度望去。
  
      它们竟变成了一群穿着蜀民服饰的寻常百姓模样,满脸幸福。
  
      而怨灵这类存在,一旦回想起了过往幸福记忆,忘却了执念,便再也无法抗拒冥土的召唤。
  
      下一瞬!
  
      随着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众多藤甲兵怨灵被吹拂而上,飘升至高天之上,渐渐消失不见。
  
      此消彼长!
  
      众多狰狞可怖的怨灵们,在柔和的蔚蓝星光之下,一个个化作寻常蜀地百姓模样,升腾飞天,阴气大衰,众多青州士卒见此情形,则士气大涨,阳气亦随之勃发。
  
      “一定是姜五百主干的!”
  
      “能暗中消解数百青州士卒的人,除了姜五百主,也没有旁人了。”
  
      “好好好,有救了!”
  
      众多青州兵心情大好,纷纷鼓足血气,试图一口气压垮对面的怨灵大军,但是——
  
      “诶?”
  
      姜尘心中蓦然生出一丝疑惑,抬眼望向半空,那些怨灵遭冥土感召,却并不是下潜入地,而是升腾上天。
  
      按理来说。
  
      冥土,顾名思义,应当与大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是“下面”,但为何,它们都升到了天上?
  
      “天堂?”
  
      姜尘摇了摇头,立即否决了这一判断,大卫世界与“天堂”二字,不曾有半分联系。
  
      绝无可能。
  
      那么……
  
      西方极乐世界?
  
      姜尘细细一想,也不太可能。
  
      毕竟。
  
      迄今为止,大卫九州几乎不曾出现过任何关于佛门的事物,唯一有些联系的,便是【降世天鹰之骨】。
  
      在其“注三”当中,曾简单提及过佛门的理念。
  
      【西方佛门,尤其崇尚天葬之法,认为是将无用的尸体施舍给饥饿野鹰,从而间接保护了野鹰们的猎物,功德无量,体现出“慈悲”和“空”的理念。】
  
      等等!
  
      还有一样东西,与佛门有关!
  
      姜尘立即想起了护送“镇运牛角”前往征西军大营时,便曾遭到无口饿鬼的袭击。
  
      据冯乐宾所言,丝绸之路刚刚打通的时候,饿鬼这一奇异鬼种,便突然出现在大卫九州。
  
      在前世华夏中。
  
      按照佛教六道理论,六道是欲界众生的栖居地。
  
      分别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
  
      “也就是说。”
  
      “佛门的大本营,便在丝绸之路的另一头么?”
  
      姜尘心中了然。
  
      但一时之间,他所拥有的的情报,太过于稀少,几乎判断不出关于冥土的真相。
  
      只得暂且按下不表。
  
      待有余力之时,再来揭开其中的秘密。
  
      姜尘回过神,再度伸出手指,试图送那些藤甲兵一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调理阴阳的难度,却愈发吃力了起来。
  
      原因无它。
  
      这数千怨灵,本就是三万藤甲兵当中,执念最为深重的一批,纵使是兀突骨身死,也不愿散去。
  
      纵使他们回想起身而为人的往事……但活着时候的往事,就一定是幸福的吗?
  
      最终。
  
      仍有一千余怨灵,仍旧龇牙咧嘴,满面凶恶,势要将对面的一千青州士卒,吃干抹净。
  
      “敬酒不吃吃罚酒!”
  
      姜尘冷哼一声,大步从火焰谷中走出。
  
      登时。
  
      青州军士气大涨。
  
      冯乐宾虽然也是一名青州五百主,但此刻,面对同为五百主的姜尘,却保持着下属的姿态,恭谨道:
  
      “恭迎姜五百主回军。”
  
      其余士卒亦兴高采烈,齐声高喊,声威震天:
  
      “恭迎姜五百主回军!”
  
      可以说。
  
      这一千士卒,已然对姜尘彻底信服,如臂使指。
  
      “嗯。”
  
      姜尘淡然应了一声,面容保持着威严,不怒自威。
  
      而在众多士卒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将领,若是嬉皮笑脸,怎有资格成为军中统帅?
  
      “吼!”
  
      一千藤甲兵怨灵发出恐怖怒吼,转过头,凝望向谷内走来的唯一人类,眼神中流露出憎恶的眼神!
  
      在刚刚这段时间,怨灵数量损失了好几千,残余的藤甲兵怨灵并不知道是姜尘暗中出手,反倒深深认为:
  
      这些青州军,是硬骨头,不好啃!
  
      反过来说。
  
      独自一人的姜尘,便成了怨灵眼中的“软柿子”。
  
      似乎可以……
  
      捏一捏?
  
      为首的藤甲兵怨灵面目狰狞,大吼了一声蜀地俚语,其意思大概是:
  
      “杀了此人,生痰其肉!”
  
      上千怨灵闻言,皆按耐不住对于血肉与杀戮的渴望,纷纷向着姜尘所在的位置,飞扑而来。
  
      “是谁给你们的勇气?”
  
      姜尘冷然一笑,拔刀而起,转瞬间,便唤起了太凶刀法的威能,一记力大势沉的凶戾刀势,瞬间便化作斑斓猛虎。
  
      下一瞬!
  
      为首的藤甲兵怨灵,便眼睁睁地看着,这头斑斓猛虎嚎叫着,轰然冲入鬼群之中!
  
      气势极其可怖!
  
      众多怨灵登时乱了阵脚,四散而逃。
  
      姜尘则满脸悠闲,一步,二步,走至众多青州军身前,转身,迎面向敌。
  
      这一刻。
  
      看着“姜五百主”站立于军阵前的高大背影,绝大多数士卒,心中都生出了为“姜尘”效死的念头。
  
      “军团技,太凶刀法!”
  
      姜尘轻喝一声。
  
      在众多士卒高昂的士气之下,气血聚集的速度亦快了几分,仅仅七息时间,便全数汇聚于姜尘刀锋之上。
  
      进而。
  
      一刀轰出!
  
      原先的斑斓猛虎幻象,陡然消失,吓得四散而逃的怨灵,刚刚松了一口气,重新聚集,准备继续寻活人麻烦的时候——
  
      转过头。
  
      却遇上了一头大若楼宇的军团技版斑斓猛虎,向着它们暴起发难,比之前还要大上足足十余倍。
  
      顿时。
  
      众多怨灵丧胆,彻底失去了战斗意志。
  
      而这一次军团武技,姜尘对于气血的控制能力,已然大幅度提升。
  
      绝大多数藤甲兵怨灵遭到猛虎袭击,却未曾彻底死去,仅仅是受了重伤,失去了逃走的力量。
  
      “呼……”
  
      姜尘吐出一口闷气,继续催发贪狼星力,抽取青州军所散发出的阳气,进而送这帮兵犊子转生。
  
      尘归尘,土归土!
  
      大半个时辰匆匆流逝。
  
      姜尘终于将绝大多数怨灵,送上了青天。
  
      极少数宁死不从的家伙,则享受了魂飞魄散的待遇。
  
      当所有藤甲兵怨灵烟消云散的那一刻,众多青州军皆长舒了一口气,体内气血早已消耗殆尽。
  
      毕竟。
  
      他们才是“调理人间阴阳”的动力源泉。
  
      众多青州兵疲惫至极,本想躺地就睡,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所有人都吓得跳起。
  
      呼~
  
      大风起兮!
  
      东面陡然刮了一阵狂风,就像是历史中,赤壁之战,诸葛孔明借来的那一阵东风!
  
      姜尘心中一紧,细细感应这股东风的奥妙,其中似乎蕴藏着某种无形的力量,竟化作数十小旋风,将众多怨灵消散后遗留的微末怨念,收集了起来。
  
      最终。
  
      凝聚成足足五颗极为熟悉的灰色石头。
  
      冥土钥石!
  
      开启“仪式:鬼门关”的必备之物!
  
      换而言之。
  
      在诸葛孔明眼中,
  
      此物,
  
      便可助青州军破灭楼兰!
  
      姜尘心里一惊,急忙询问道:
  
      “诸葛丞相,想要破灭破灭楼兰国都,我们青州军,也必须激发鬼门关吗?”
  
      可惜。
  
      东风散去。
  
      久久无人作答。
  
      姜尘叹息一声。
  
      根据东犁校尉养云虎所言:
  
      开启基础版本的“鬼门关”,需要七颗冥土钥石,五种诡异死物,三位贵人的命数,以及一份根基之物。
  
      若是要达成“生人可入,死者可出”的极致形态,则需额外加上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名百姓的血肉与灵魂。
  
      前者倒也罢了。
  
      若是后者……
  
      姜尘摇了摇头,决定待返回征西军大营,将此事报告给大将军卫煊,由他定夺。
  
      …………
  
      征西军大营。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大将军拉开帘布,走出营帐,忽然听到了有喜鹊在营门口发出悦耳的鸟鸣之音,哈哈一笑道:
  
      “喜鹊登门,莫非是有好事发生?”
  
      话音刚落。
  
      三名传令骑兵,分别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奔驰而来。
  
      而他们带来的消息,则是:
  
      “南荒大捷!”
  
      “北荒大捷!”
  
      “西犁大捷!城主兀突骨已伏诛!”
  
      再加上早早攻克的东犁城,拱卫楼兰四野的四座城市,俱已覆灭!
  
      换而言之!
  
      这场灭国之战,终于拉开帷幕!
  
      罗教、楼兰、冥土、青州军,四方势力,将于最后的国都,作最终的决战!
  
      蜀记曰:周初见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诸葛亮晚年自称“孤”或“本相”,对亲近朋友用“亮”。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