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垂钓九鼎!天子灵药!

2024-04-16 作者: 南山行者
第247章垂钓九鼎!天子灵药!    与机缘相关的特殊宝物,往往也会促使“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显现出一些信息。
  
      姜尘之所以知晓《大荒芜经》在荒野精魂手中,就是因为《小荒芜经》的批注里,恰好提及此事。
  
      若是用“赤红命格:观沧海”来观测《小荒芜经》,必定不会有这类意外之喜。
  
      所以,姜尘抱着些许期待,望向机缘所附带的宝物描述。
  
      【秘宝:九鼎残片】
  
      【品质:炽金】
  
      【描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六国不愿自家尊贵九鼎,尽数归之于秦,兖州、豫州、雍州三鼎神秘失踪。
  
      始皇帝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以筹备重塑九鼎,但九鼎这等古老神器,才刚刚铸造成鼎胚,就鲸吞了秦朝整整三分之一国运。
  
      一定程度上,促使秦朝早亡。
  
      直至大汉建立,汉高祖刘季才接过了始皇之命,继续凋刻九鼎,却也导致气运陡然衰弱,引发诸吕之乱,差点令新生的汉朝夭折。
  
      汉文帝继位,放弃重铸三鼎的计划,重新调整了九州之布局,定以凉、冀、青、益、中、徐、梁、荆、扬新九州,熔炼原先六鼎及十二金人,再造新之九鼎,重铸后剩下百余块碎片,留存至今。】
  
      【注一:可镇压气运,避免时而气运浓厚,时而过低,起到平衡之功效!】
  
      【注二:也可以此残片,垂钓失踪三鼎。】
  
      “?”
  
      看到了“注二”后,姜尘心中掀起滔天惊骇,勐然意识到九鼎残片的潜在价值。
  
      垂钓九鼎!
  
      光光是这一段信息,就足以抵偿奔袭国都之战的辛劳,甚至血赚,毕竟,每一鼎都相当于大秦的九分之一国运!
  
      何其庞大?
  
      但明面上,姜尘仍然装作不知,将此事按下不表。
  
      要知道,秦汉接力,也未能成功重铸九鼎,兖州、豫州、雍州三鼎价值之大,恐怕足以引发莫大危机,灭门之祸!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姜尘面色平静,露出职业化的笑容,笑露八齿道:
  
      “祝您繁荣长盛,武运昌隆!”
  
      这八个字乍一听很奇怪,但对于“凉州鼎的化身”,却颇为合适。
  
      给予了九鼎残片后,西凉骑士恢复了冷板的面容,拉动缰绳,策马踏天而升,只一刹,就没入凉州鼎内。
  
      嗡——
  
      九鼎轰鸣着,齐齐升至高空,然后以近乎不可思议地速度,飞瞬消失于楼兰,轰然东去。
  
      天子战车上,蜀汉后主刘禅,也向姜尘轻轻颔首道别:“姜校尉,望百年之后,你我能在冥土之中,再叙今日之宜!”
  
      姜尘嘴角一抽,微笑回着:
  
      “下次一定!”
  
      冥土缝隙内,亦传来一道澹澹笑声:“以姜校尉的才能,其寿数,恐怕远远不止百年。”
  
      九州武道,共有兵卒、士、将、武侯、武圣五大境界,在寿数方面,也各有不同。
  
      兵卒级,是此界超凡入圣之起始,可令受仪式者,身强力壮,一定程度上,超越凡胎肉体的极限。
  
      这一级别,放在前世华夏,人均世界级举重/田径冠军,且极少生病,往往能活到七八十岁。
  
      稍加训练,就是百战精兵!
  
      到了士阶,则是精神层面的升华,往往拥有一些精气神方面的手段,如荒野猎户的“箭意:李广射虎”、青州斗士们的“斗士信念”。
  
      传说中,若能达到这一境界,则可死后保持灵识不灭,于冥土中活出第二世,姑且可以理解为:
  
      灵魂寿命,增加了数十年!
  
      若能升至将阶,且肉身不曾受过任何暗伤,则可获得至多三百年寿数,但仅仅是长生,不是不死,也非不老。
  
      到了六七十岁以后,躯体就会渐渐老化,须发斑白,以老者的形态,继续生存一二百年。
  
      如晋升武侯前的卫安国,以及年近七十的张百岁,便是如此。
  
      二人虽是一副老人模样,但以他们剩余的寿命,完全有可能,看着某位婴孩,从出生,到死亡。
  
      从“莫欺少年穷”开始,到“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最后“死者为大”。
  
      想要长生不老?
  
      武侯,请!
  
      寿数增加至五百年,且永保青春,身体的机能与活力,永远处于最旺盛的状态!
  
      所以,年过百五十岁的卫安国,晋升【荡妖中郎将】后,就迅速恢复了青春,回归壮年。
  
      至于武圣境界。
  
      姜尘也不甚清楚,听说有移山倒海之能,但实际上,以他目前的身份,暂时还见不到活着的武圣。
  
      随着冥土缝隙的渐渐消弭,刘禅不再耽误时间,最后向姜尘道了一次别。
  
      高空,刘禅稳坐骑者位,倒像是替战车内的相父驾车一般,他却甘之如饴,十分乐意为自家相父驾车。
  
      “回龙气福地!”
  
      “是,相父。”
  
      二头蛟龙喘着粗气,勐然拉动车辕,向着本该深藏于大地但实际上高居于天空的冥土,飞驰升空,转眼消失于冥冥。
  
      但是——
  
      今日所发生的事,令人印象深刻,或将永远驻留于在场所有人心中。
  
      高台处。
  
      张百岁成功举行“仪式:献颅九鼎”,心情十分愉悦,微笑道:
  
      “大卫武朝,往往对开疆扩土者,极为宽厚,必有气运降临。”
  
      “老夫当年,一举杀死九位女真蛮将,斩下蛮人旗帜,就得了国运滋养,气血增厚二千余斤!”
  
      姜尘举目东望,却不曾察觉到国运涌来,不由生出了一丝疑惑情绪。
  
      张百岁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让气运再飞一会儿,吾等立下此等功劳,大卫武朝必有嘉奖。”
  
      然而。
  
      一直等到了日落时分,也未曾有半丝气运西来。
  
      十分奇怪。
  
      …………
  
      中州。
  
      玉京城。
  
      老皇帝靠在床榻上,正在听一左一右,跪在地上的二名丞相,司马仲达与卫爽,诉说国运之变化。
  
      若姜尘在此,定然能够猜出。
  
      右丞相卫爽,就是前世华夏历史中,被司马懿指着洛水为誓,许诺不杀,但投降后,被屠灭三族的曹爽。
  
      怎,一个惨字了得?
  
      “陛下,国运勃发,欲西向而去,九鼎亦微微嗡鸣,凉州鼎身文字,多出了‘楼兰郡’字,依老臣看,必是青州军攻破楼兰,化国为郡,才引发了这诸多变化!”
  
      左丞相司马仲达跪服于地,极为紧张地暗暗观察老皇帝的一举一动,生怕皇帝大喜或大怒,使得心神激荡,吐血晕厥。
  
      然而,老皇帝却显得极为平静,不曾言语,事实上,他现在每说一句话,周幽王的诅咒,就会加深一分。
  
      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
  
      “让青州军回来,入中州,朕要看一看他们。”
  
      言语之间,既没有半分嘉奖的意思,也不曾惩戒。
  
      “是,陛下。”
  
      司马仲达侍奉了四代大卫皇帝,侍奉帝王的功力深厚无比,很快就猜出了老皇帝心中所想。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国策已经更改,青州军却一意孤行,将楼兰占据,化作凉州一郡。”
  
      “此等行径,是大功,却也是功高震主!”
  
      “所以!”
  
      “陛下要敲打青州军一番,然后再许以功赏,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蔓菁加大棒,给一巴掌加一个甜枣!”
  
      注:蔓菁,萝卜古称。
  
      司马仲达心头怀着一丝对青州军的不满,但城府极深的他,眸光却依然平静澹然,低着头,暗暗想道:
  
      “楼兰已纳入九州王土,本相与罗教的交易,自然告吹,若是让青州军顺利归来……”
  
      “恐怕,罗教许诺的那份仪式,再无任何可能获取!”
  
      一念及此。
  
      司马仲达匍匐于地,恭谨询问道:
  
      “陛下,国运躁动,将要西去,是否还要继续压制?”
  
      老皇帝深深望了司马仲达一眼,休憩了约半刻钟,才缓缓说着:
  
      “朕给的,才是他们的。”
  
      “是,陛下。”
  
      司马仲达起身再拜,愈发恭谦。
  
      待数位重臣三拜离去,老皇帝又休息了片刻,才缓缓对侍从吩咐道:
  
      “叫太子来。”
  
      “是,陛下。”
  
      在大卫武朝的百余年历史当中,卫武帝持镇国神兵倚天剑,削杀天下龙蛇,早早击败诸多潜龙,一统天下。
  
      并且。
  
      卫武帝曾下达过一份极为古怪的谕旨,强令世间所有曹姓之人,改姓为“卫”,甚至包括皇亲国戚。
  
      普天之下,唯有极少数皇子,方能姓“曹”。
  
      随后,本该于十三岁重病逝去的曹冲,因儿时称象的缘故,意外寻得上古先王“舜”的部分传承,从而神奇痊愈,一飞冲天,继任大统,成为了大卫武朝第二位皇帝,谥号“卫顺帝”,葬于首阳陵。
  
      因曹冲无子,曹丕沿着历史的轨迹,继任大卫武朝第三位皇帝,治理天下,国富民殷,谥号文皇帝。
  
      而今世。
  
      乃是第四位皇帝曹叡的天下。
  
      时至今日,大卫武朝的历史,已经同前世华夏的“曹魏”,产生了极大的差别与不同。
  
      很快。
  
      太子紧绷着稚嫩的面庞,小心翼翼地走入殿内,但他终究只有八岁,礼仪尚未学全,走起路来,仍不免有些跳脱。
  
      老皇帝眸光暗澹了几分,轻轻摇首,心中有些疼惜:“如此年幼,又如何能受得周幽王的日夜折磨?”
  
      “但不摄入天子灵药,晋升武圣,又如何压服九州二十万雄兵?”
  
      “谁……有资格成为我儿的肱股之臣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