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我好恨

2024-04-19 作者: 秋来2
第一百四十九章我好恨(第二更)    “出发!”
  
      贺今朝大手一挥,便是高一功领着骑兵队先行出发,前去探路。
  
      此番规划的路线便是由甘泉县出发,经过肤施县,与高迎祥在延长县汇聚。
  
      若是从甘泉县往南出发,有前往西安的意图,官军汇聚在金锁关阻拦,  纵然突破金锁关,想要前往山西还得突破潼关。
  
      故而这一条路被贺今朝否决。
  
      甘泉转宜川进入山西,还有壶口关,不好走。
  
      若是转道延川,还有延水关。
  
      唯有延长县的延水下游,与山西大宁隔着黄河相望。
  
      冬天的时候,  刘二虎被贺今朝派遣,  踏过冻住的黄河,  直扑大宁县,打通进入山西的道路。
  
      然后便是刘宗敏率领的千人队走在最前头,后面跟着火枪队,中间便是后勤队各种大车,成群的独轮车。
  
      密密麻麻,成群结队,绵延二十余里。
  
      贺今朝带着最后炮队和部分火铳兵亲自断后。
  
      赵半城等人亲自送别:“贺大王,你这一走,可是苦了咱们甘泉的乡亲们了。”
  
      “我再不走,才会苦了乡亲们。”
  
      贺今朝也没含糊:“这里不事生产的人如此多,难不成最后没吃的了,我要纵兵劫掠你们?”
  
      “多谢贺大王高抬贵手。”几个富户也是连忙感谢。
  
      当初有趁着贺今朝势力孱弱的时候,弄死他的为朝廷请功的心思。
  
      但奈何风险太大,  加上赵半城也不敢轻易动他。
  
      他们都秉承着谁先动手,我再动手的理念!
  
      结果没有一个人敢先动手。
  
      富户们的软弱性便也体现出来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现在他们都庆幸自己没有动手,否则全家早就成了吊死鬼!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兴许等我回到家乡,  又是一番场景了,  告辞。”
  
      贺今朝说完之后,便起身上马,沿着自己的目标而去。
  
      赵半城等人皆是躬身送别,至于他儿子被塞进贺今朝的队伍,众人都是不知道。
  
      肤施县。
  
      洪承畴瞧着大摇大摆路过的人群,绵延数里,忍不住锤墙,我好恨!
  
      要是此时手里有一支精兵,定然能够打的贺今朝毫无还手之力。
  
      “锤匪猖狂。”
  
      洪承畴慨然长叹,可惜他手里的洪兵还没有训练成型。
  
      整个三边兵力皆是空虚,而且他还真不敢惹贺今朝。
  
      否则他没了这批老弱拖累,定能把整个陕西搅得混乱不堪。
  
      而且现在说话做主的是三边总督杨鹤,而不是他洪承畴。
  
      陕西巡抚刘广生摸着胡须道:“贺今朝算不得什么,鞑子才是心腹大患。”
  
      袁崇焕被捕,祖大寿带队伍夜奔跑回山海关,幸亏孙承宗调度有方,加上袁崇焕写信,祖大寿才停兵待命。
  
      文武经略的尚书梁廷栋及满桂相继败于西直门、安定门,  满桂战死。
  
      京畿、京东地区遭到后金军的大肆掳掠。
  
      占领永平的后金贝勒阿敏撤退时,  进行屠城。
  
      总之,  后金军队殃及的地区,生民涂炭,百业凋零。
  
      然后皇太极见入无人之境,开始分兵前往山海关,准备从关内攻克山海关。
  
      山海北路副总兵官惟贤与参将陈维翰设两营拒敌。
  
      惟贤奉马世龙命,率陈维翰及游击张奇化等往袭遵化。
  
      城中鞑子出击,惟贤军先锋死战,后队乘势进攻,城上矢石如雨。惟贤、张奇化皆战死,士卒死伤三百余人。
  
      明军只有招架之力,并无还手可能。
  
      不仅如此,进京的勤王军情况也不好。
  
      率先赶到的山西总兵张鸿功的军队到达畿辅地区以后。
  
      兵部第一天传令驻守通州。
  
      第二天调守昌平,第三天又调守良乡。
  
      按照规定,军队到达汛地的当天不准开粮。
  
      山西兵三天调了三个地方,三天没有领到口粮。
  
      士兵们极为愤慨,就自己在驻地附近抢掠粮食。
  
      朝廷又以耿如杞、张鸿功未能约束军队,下令逮捕。
  
      这五千名精锐士卒,眼见巡抚和总兵下狱问罪,就一哄而散,逃回山西。
  
      事情闹大以后,明廷不仅不自究处置失宜,反而把耿如杞、张鸿功处死。
  
      陕西三边军队在勤王途中也一再发生哗变。
  
      延绥镇兵由于总兵吴自勉克扣行粮,勒索不愿入卫的军士交纳贿银和盗卖军马,引起士兵们的强烈不满,许多人开小差不辞而别。
  
      没错,他是跟高迎祥做买卖,要卖给高迎祥战马。
  
      延绥巡抚张梦鲸因此忧愤而死。
  
      甘肃巡抚梅之焕和甘镇总兵杨嘉谟统领的军队,在崇祯三年正月走到安定县(今甘肃定西)时也发生哗变。
  
      这次兵变的原因是:入卫行程远达六千里路,没有发给士卒安家粮食。
  
      统兵将军迫于朝廷严旨,一个劲地赶着士兵们快走。
  
      士兵们负载的盔甲、铳炮又重,困苦不堪。
  
      几日人马俱倒。
  
      这些精锐士卒愤愤不平的鼓噪着:“左右是死,不如就死在这里”!
  
      于是在士卒王进才、殷登科、吴天印的领导下奋起反抗,格杀出面阻拦的参将孙怀忠、把总周道昌、连登魁。
  
      这些士卒夺取了营中饷银,“介马西驰”,自行返回驻地。
  
      到达兰州时,被巡抚梅之焕布置的内奸,把兵变的领袖人物王进才等人杀死。
  
      经过巡抚梅之焕的整顿以后,一部分军队继续东行勤王,一部分坚决不愿意去的,被遣还原戍地。
  
      各镇秦王兵到了蓟县,一方面是有山西总兵前车之鉴,一方面是对后金人马发憷。
  
      各方将领自保不暇,皆是逗留不前,以缺饷故,多肆剽掠。
  
      唯有秦良玉舍家疏财,慷慨誓众,率翼明捐资济饷、裹粮率师。
  
      皇帝朱由检特意下诏表扬,并于“平台”召见秦良玉。
  
      当着朝廷诸公的面,赏赐她十两银子以及一头牲畜一坛酒水等。
  
      不仅如此,崇祯诗兴大发,并当场赋诗四首,表彰秦良玉的功劳。
  
      边兵的奉调勤王和哗变,对于刚刚兴起的陕西农民起义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抽调入卫的兵丁都是当地驻军的精锐,他们的开拔勤王,大大削弱了地方当局用来镇压起义农民的力量。
  
      所以现在洪承畴只能在城墙上眼睁睁看着贺今朝的人马路过,而不能,也不敢动手!
  
      7017k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