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我就是明军千总罗新

2024-04-19 作者: 秋来2
第一百五十九章我就是明军千总罗新(第二更)    贺今朝言尽于此,便带着麾下五千人北上。
  
      总不能说你媳妇会被高杰那个小白脸给勾搭走,这两个对你颇为重要与信任的人。
  
      为了更好的私通,会合起伙来先架空你,然后在背后捅你一刀这种事吧?
  
      李自成也没听出来贺今朝话里的意思,至于学习,学习个屁。
  
      现在当务之急,  便是要追随高闯王的脚步,进一步壮大自己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贺今朝也同样是他的榜样目标。
  
      邢夫人甩了几下鞭子,笑道:“夫君,那总教头与你私下说了些什么?”
  
      “男人的事,你少打听。”李自成绷着脸说道。
  
      “哼。”邢夫人气的甩了下马鞭子:“人家只是想要关心哥哥!”
  
      李自成被茶了一下遭不住,心都要化了。
  
      他又牵着她的手说了些好话,  惹得邢夫人连连撒娇,拿小拳拳锤他胸口。
  
      这一幕看的旁边的高杰有些眼热,啥时候自己也能找一个漂亮婆姨呢!
  
      等无人的时候李自成把贺今朝与他说的话告诉了李过。
  
      李过沉思了一会,坚定的告诉他,听贺今朝的准没错。
  
      这种人属于是心眼子上长了人,绝不是旁人能轻易揣摩出心思的。
  
      就算是自诩曹操在世的罗汝才,也猜不透贺今朝的行为作风。
  
      但李过可以肯定,贺今朝说的全都是真话。
  
      “侄儿都如此说了,我自是会好好学一学。”
  
      李自成思想转变很快,关键看他听谁的话。
  
      得益于贺今朝的统一服装行为,许多起义军头领有了钱,也不甘落后,要整这一牌面。
  
      他们不是贺今朝用的那种寻常百姓家的蓝色布料。
  
      不仅是红衣红巾,还把抢劫来的金子戴在身上,妥妥的暴发户行为,  奢侈的很。
  
      他们效仿的是元末明初的红巾军。
  
      不得不说一溜的红色,看上去就精神的很,  众贼遂以红衣为号。
  
      这就属于穷人乍富,  按照自己的审美想着法子炫耀。
  
      贺今朝对于这种大红的颜色,看多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或许是个人审美的缘故。
  
      蓝红分流。
  
      红巾军奔南,  蓝色锤匪奔北。
  
      贺今朝的行军首要路线早就规划好了。
  
      攻破蒲县,直扑汾西县,走韩信岭越过阴地关,走灵石县,介休、平遥、榆次,到达太原。
  
      高一功的骑兵很快就逼近了汾西县城。
  
      尽管汾西县知县接到陕西的贼寇全都被蒲县所阻拦,他心里还有点希望,盼望着蒲县知县能坚守些。
  
      至少等太原派兵来援,到时候陕西的匪寇就无法大批进入山西,只能在两西边境霍霍。
  
      汾西县便得以保存。
  
      可是三天前蒲县逃出来的百姓跑到汾西,诉说着起义军的暴行,知县以及士绅吓得连夜召集人手,关闭城门。
  
      汾西县知县知道李树初回去叫援军了,所以他日夜盼望着援军的到来。
  
      凭借他手中临时征募来的士卒,面对数万起义军,是绝对守不住汾西的。
  
      在他的规划里,上吊的绳子都准备好了。
  
      总而言之投降是不可能投降一帮贼寇的。
  
      被他们抓到也是个死,  莫不如自尽为国而死,家里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因为起义军造反,每攻克一县,  知县百分百必死。
  
      大家都打着杀贪官污吏的口号,不杀你这个土皇帝,杀谁泄愤呢?
  
      汾西县知县期盼着援军能来。
  
      如今四天过去,终于见到有人来了。
  
      汾西县知县瞧着城外的人,观察都是一人双马。
  
      但个个穿的都是蓝色衣服以及大明制式的棉甲。
  
      “这些不像是那些个红衣贼寇啊!”
  
      “快打开城门,迎接王师入城。”
  
      “大人还需小心谨慎。”
  
      一旁的师爷急忙提醒,万一有贼寇不穿红衣也说不准。
  
      要不是他们过来的方向不对,汾西县知县都以为他们是大明的先头部队。
  
      “对对对,还需谨慎一些。”县丞也在一旁劝。
  
      “速速打开城门。”贺今朝举着自己手上的腰牌大吼:“我是太原府千总罗新,奉命来援。”
  
      “啊!是太原来的援军!”
  
      汾西县知县捏着胡须,差点激动的叫起来。
  
      “快,差人放下吊篮,把腰牌吊上来查验真假。”
  
      “是。”
  
      没让贺今朝等太久,便有人把吊篮放下来。
  
      贺今朝满不在乎的把自己的腰牌扔进吊篮里。
  
      吊篮越拉越快,里面承载着整个汾西县的希望。
  
      “是真的。”汾西县知县拿着腰牌,仔细观察:“是我大明的千总。”
  
      师爷也仔细看了看,送了一大口气:“恭喜大人,贺喜大人,终于等来了援军。”
  
      “哈哈哈,打开城门,迎接援军入城,快快摆宴席,犒劳我大明将士。”
  
      汾西县知县急忙吩咐。
  
      瞧瞧下面那些人的盔甲,再加上这腰牌,及其让人相信。
  
      贺今朝的工匠大多都是军营里讨生活的。
  
      那出品的器械,妥妥的大明官制,旁人根本就挑不出什么山寨货。
  
      就算是北京城里来的工匠,也得承认这就是咱们大明做的棉甲。
  
      “是。”
  
      汾西县知县心中大定,要是以往他见到这些大头兵,鸟都都不鸟他们,迎面碰到,还得让千总让道。
  
      但现在不行,知县大人可是一副见到亲人的模样。
  
      他们再不来,自己的小命不保。
  
      汾西县知县可是听说了蒲县县令上吊未遂,被反贼头子闯塌天给救下来,然后又给宰了。
  
      知县大人想要当个忠臣,我来帮你,亲自送大人上路!
  
      贺今朝见城门打开,吊桥缓缓放下,挥手,高一功领着骑兵快速入城。
  
      然后派人分别把守四个城门。
  
      “哎,专业,当真是专业呐。”
  
      师爷就站在城墙上看着“官军”这一番行动,不亏是太原府来的人,忍不住夸奖道。
  
      这让他更加激动,汾西县保住了,他以后的饭碗也保住了,还能再狠狠吃上两年呢!
  
      “都是边军精锐,汾西无忧也!”
  
      汾西知县捏着胡须哈哈笑了两声。
  
      “大人运气当真是不错。”师爷在一旁奉承着:“吉人自有天相,大人定然会是紫气加深,平步青云。”
  
      “哎。”
  
      知县哈哈笑着,那叫一个得意。
  
      贺今朝领着一个中队的人上了城墙,开口询问:“哪个是汾西知县?”
  
      “我就是。”
  
      7017k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