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淮城

2024-05-25 作者: 风初袅
第71章:淮城    “咚咚”
  
      李掌柜的手指在陆飖歌面前的方桌上轻轻扣了扣,见原本低着头啃花生的小子茫然抬起头,他不由笑出声。
  
      “怎么样,我店里的花生味道可还行?”
  
      “好吃。”
  
      陆飖歌看着面前剥下的五六个花生壳,好奇地问道:“现在新花生已经可以收了吗?”
  
      她虽然不懂农时,却也知道花生是要到七八月才能成熟。
  
      “这是去年的花生,不过是多用水煮两遍而已,不是今年的新花生。”
  
      李掌柜捻了一枚花生在手里,也不剥开,只拿在手里细细端详。
  
      前年大涝,大部分花生都被水淹没,几乎没有收获。去年又大旱,收获的花生大部分籽米都不怎么饱满。
  
      而来福顺店里卖出的水煮花生却个个都是颗粒饱满,价格也贵的出奇。
  
      就桌子上的这一小碟子,就要六十六文,都够别家店里一道大荤的价格。
  
      这样一碟水煮花生的价格,也够普通穷困的人家买二斤糙米和着野菜吃上几日。
  
      可在来福顺,南来北往的客商,不说十之八九,却有大部分,都会点上这一道其它店里没有的水煮花生。
  
      味道是一方面,还有的原因就是水煮花生是凉菜,适合下酒,也适合闲谈的时候上桌。
  
      这起义军和朝廷之间的事情,对于庄户人家来说尚还算消息不明。可对过往的船商,大部分都已经早早关注起来。
  
      陆飖歌将面前不多的花生壳收拢好,抬头看向店里。
  
      刚才的客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去,碗筷已经收拾干净。店里现在只有她和李掌柜,还有一个小伙计在店门口站着,留心着来往的船只过往的客商。
  
      “李伯伯,这水煮花生也不能只放盐和陈皮。比如八角、草果、丁香、肉蔻、香叶、茴香这些也要放些,味道才好。”
  
      “哦,都要各放多少?”
  
      问完李掌柜又犹豫了一下,“这水煮花生虽然店里一直不缺,可要是分利……”
  
      “李伯伯,我不要分利,您要的配料我也可以告诉您,保证比您店里做的好吃。只是……”
  
      陆飖歌小心地往李掌柜身边凑了凑,压低声音问道,“您能告诉我,红缨军真的会攻打京城吗?”
  
      “你小子,怎么什么都敢问。”
  
      李掌柜倪了面前的小子一眼,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打,肯定是要打的。不过暂时还不会,起码得过了秋收,有粮才行。”
  
      一般的孩童,听到他和客人说起红缨军都会害怕吧,可他一直留心着,他们说话的时候,陆小四吃吃喝喝,好似根本没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要是真的听不懂,也算正常。
  
      可现在呢?
  
      分明就是一直在听他们的说话,却表现的毫不在意的样子。
  
      这孩子,有点意思。
  
      长得好,还聪明,和陆全两口子那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可一点都不像。
  
      陆飖歌想了想:“过了秋收啊,那会不会太迟?到时候粮食都被朝廷收了上去,他们还能有粮吗?”
  
      李掌柜一脸神秘莫测的笑:“你可知道,我们这里每年收的粮食都去了哪里?”
  
      去了哪里?
  
      各处的粮食应该是集中在各县郡,留一部分在粮仓,送一部分到京城。
  
      而南阳县虽然比淮城离京城更近,可南阳县的粮食却是一直运送到淮城的。
  
      现在淮城被起义军占领,那南阳县的粮食自然应该运往京城啊!
  
      陆飖歌:“以前运往淮城,现在应该运往京城吧。”
  
      李掌柜摇了摇头:“按理应该是运往京城,可朝廷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也许,今年的粮食还会运往淮城也说不定。”
  
      “啊?”
  
      陆飖歌好似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回答,她微张着嘴,看着面前略微有些严肃的李掌柜:“送……送去淮城?怎么会送去淮城?”
  
      朝廷的这些官员除非脑子坏了吧,将新粮送给起义军!
  
      这不是疯了吗?
  
      “为什么不会。”
  
      李掌柜正色地看向面前的少年,“有没有一种可能,东阳郡,南阳县已经都落入起红缨军的掌控,而我们外人并不知而已。”
  
      陆飖歌猛地直起身子:“不用打仗怎么就落入红缨军的手里?”
  
      红缨军想要占据一座城市,不都要动刀子动枪,耗费无数的人命,甚至牺牲很多无辜的百姓才成吗?
  
      面对着李掌柜沉静的面容,陆飖歌忽然想到一种可能,心不由猛地一跳。
  
      如果,红缨军和官府早有勾结呢?
  
      那么,李掌柜说的这一切都能成立。东阳郡和南阳县看着是在朝廷手里,实际上早已经落进了红缨军的掌控中。
  
      想到这种可能,陆飖歌不由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李伯伯,不是说红缨军三月份才在淮城起义吗?”
  
      怎么会速度这么快,就将鱼台和东阳郡的官员拿下?
  
      就算朝廷在腐败无能,这些当官的也不傻,他们凭什么去相信一个刚刚起义的队伍,而去背弃应该效忠的朝廷。
  
      “说是今年三月,其实在前年红缨军就已经在东阳郡起义了。不过,之前都说是匪患,并不为大家所知。这次淮城恰好一场天火,也让红缨军师出有名而已。”
  
      只不过,到底是天火还是人为,就说不太清楚了。
  
      前年就在东阳郡起义?
  
      匪患?
  
      陆飖歌低下脑袋,看着桌面有些怔怔,陆家庄不就是东阳郡吗?
  
      那陆庄主的死,会不会也和红缨军起义有关?
  
      也许,她爹勾搭的未必是山匪,而是起义军呢?
  
      这……
  
      没容陆飖歌多想,李掌柜抬手轻轻在陆飖歌的脑袋上揉了揉:“小四,回去叮嘱你爹娘,多买些粮,有粮在手心不慌。”
  
      这一次陆飖歌没有装着听不懂的样子,反而极其恭敬地冲着李掌柜拱手行了一礼:“多谢李伯伯提醒。”
  
      就算李掌柜不提醒,她也知道在这时刻要买粮。
  
      可李掌柜能提醒她,这份情她是要记的。
  
      李掌柜目光灼灼地看向不远处的码头,原本热闹的码头,如今停靠的船只已经不多。
  
      那些从淮城出来的船只,将起义军即将去京城的消息四散开去,但凡家里还有米下锅的人家,就不会再冒险在这风口浪尖的时候,拼却性命不要在外行走。
  
      谁知道意外和财富那个会先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