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庙堂

2024-05-25 作者: 罗小明
第三百一十三章:庙堂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伴随着万家的灯火陆续点燃。
  
      百孔千疮明帝国向前颤颤巍巍的迈出了一步,冒着风雪进入了新的一年。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国的九边一片寂静,隆冬时节长城内外皆是一片沉寂。
  
      建奴入侵造成的影响和破坏还未消弭,死去的人无法复生,但是活着的人仍然需要继续的生活下去。
  
      边事缓和,建奴退却,去年初春的那一场大捷,让整个九边北国都欢呼雀跃,为之而振奋。=
  
      青山关大捷造成的最大影响,不是杀伤众多的的建奴北虏。
  
      而是一扫数十年来辽左败局之萎靡,荡清了朝堂内外之惊惧。
  
      九边军兵皆受振奋,各地营镇皆领鼓舞。
  
      洪承畴任蓟辽总督、孙传庭任保定总督。
  
      两人上任之后皆是锐意进取,革除弊政,大练新军。
  
      宣府、大同、山西、蓟州、昌平、辽东、山海关、宁远等十数镇皆是厉兵秣马,一扫昔日之颓势。
  
      尤其是孙传庭,相比于洪承畴而言,孙传庭所做的事情更为激进。
  
      不仅改革卫所,重练军兵,重修军械,半年时间连上百份奏疏针砭工部、兵部两部诸事。
  
      工部的贪腐,兵部的冗沉被孙传庭毫不留情的揭露了出来。
  
      原本所有的奏疏都应该要经过内阁之手,但是因为拥有崇祯特许的权力,孙传庭获得了密奏的权力。
  
      密奏由东厂的厂卫直接传递到崇祯的手中。
  
      也正是因为如此,崇祯才能够看到着一些奏疏。
  
      这些奏疏全部都呈递上去,引发的结果便是致使崇祯勃然大怒,下令清查两部诸事,尤其是工部兵备质量奇差和贪腐成风之事。
  
      兵部和工部两部因此遭受了整顿。
  
      得到了整顿之后的兵部办事效率提升了不少,而工部制作出来的军械质量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作为始作俑者的孙传庭,也因此遭到了更多的非议和敌视,弹劾攻讦孙传庭的奏疏几乎连日不休,积满了内阁的桌台。
  
      对于这些上呈而来的弹劾奏疏,崇祯全都是留中不发。
  
      不过从一开始的斥责弹劾之人,再到后面的沉默,明显能够看得出来崇祯态度的变化。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不过这些都并非是崇祯对于孙传庭态度转变深层的原因。
  
      改变崇祯看法的,是因为在他答允了孙传庭的所有请求之后,最后却没有见到多少的成效。
  
      而最后让崇祯对孙传庭产生厌恶的则是,孙传庭在十二月时,竟上疏请辞保定总督,理由竟然是伤风久治不愈,竟致使双耳失聪。
  
      京师紫禁城,西暖阁之中,崇祯怒气冲冲,一把将手中的奏疏丢到了地上。
  
      “当真是可笑之极,这孙传庭真当朕是三岁稚童?!”
  
      “区区伤风数月不愈,竟然能致耳聋,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崇祯神色恐怖,大发雷霆,阁内一众宦官宫女皆是跪伏在地,战战兢兢。
  
      暖阁之中,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王德化并不在其中,而是王承恩跪在一旁。
  
      王承恩跪在近侧,他的神色复杂,想了一想,顶着压力说道。
  
      “孙督抚病情反复,此前派去的几名御医也说孙督抚此次病的确实不轻,兵部核实也是……”
  
      王承恩的话没有说完,便已经被崇祯直接打断了言语。
  
      “再如何,区区伤风,如何能够致使耳聋,甚至不能理事。”
  
      崇祯心绪稍平,但是心中的对于孙传庭的怒火却没有平息多少。
  
      “朝堂内外全都在弹劾和攻讦他孙传庭,这些所有的弹劾和攻讦都被朕挡了下来。”
  
      “为什么?”
  
      崇祯神色可怖,怒声道。
  
      “就是因为朕信任他,他要整顿卫所、他要改革军制、他要兵要粮要钱,朕力排众议全都给了他,分毫不差。”
  
      “哪怕是工部和兵部诸事,朕都信他,着人整顿,哪怕是朝廷动荡,百官相迫,朕都信他,朕都无怨!”
  
      崇祯越说便是越是愤怒,原本平复下来的心绪又激荡了起来,忍不住怒而起身,寒声道。
  
      “结果到现在他孙传庭收效甚微,经年无功,然后称病辞官。”
  
      “你告诉朕,他这不是在推诿责任,是在如何?”
  
      崇祯的神色被王承恩尽收眼底,他常伴崇祯左右,岂会不知崇祯的脾气。
  
      自己这个时候若是为孙传庭辩解,恐怕还会触怒崇祯。
  
      但是这个时候他若是不为孙传庭说话,这满朝上下便再也找不出任何一人为其说话了。
  
      “孙督抚在陕西擒斩闯逆高迎祥,而后奉诏勤王,一路北上,一直勤于国事,岂会是不敢任事之人。”
  
      “御史杨一儁核实昨日也已经报明,孙督抚确实是因病……”
  
      崇祯目光冷冽,斜眼看向着跪在一旁的王承恩,凛声道。
  
      “昨日保定府的知府再度弹劾孙传庭,保定府学教谕尹三聘举报孙传庭,称孙传庭麾下的营兵,侵害百姓,这已经是上月以来的第三例的。”
  
      “杨一儁回报显属欺罔,既无明辨之能,那他这个御史也就不要再做了。”
  
      王承恩浑身一震,神色讶然。
  
      崇祯现在明显已经是动了真怒,两番核实都报属实,却仍是不信。
  
      甚至还要将杨一儁也革职。
  
      王承恩心中绝望,忍不住心中叹息道。
  
      “孙督抚啊,孙督抚,你何时害病不好,偏偏在这紧要的关头……”
  
      眼下恐怕事情要向着最坏的地步发展而去。
  
      “皇上……”
  
      王承恩抬起了头,想要做最后的努力。
  
      但是劝谏的话,终究到底是没有说他的口,崇祯冰冷的眼神让王承恩感到了恐惧。
  
      王承恩低下了头,崇祯的目光也王承恩的身上收了回来。
  
      因为对于孙传庭的愤怒,连带着帮着孙传庭说话的王承恩,崇祯的心中也一样泛起了反感,不由想道。
  
      “曹大伴走后,朕这身边,连一个体几的人竟都是没有了。”
  
      崇祯心中冷寒,只感觉自己越发的像是一个孤家寡人,越发的感觉没有人可以信任。
  
      今天欠2000字,明天可以补的奇,今天写的时候写的本来不是关于京师的章节,但是后面审查的时候,才发现应该先写这一章节,时间匆忙有很仓促,因此今天只有两千字,实在抱歉。
  
      我的文戏本来就比较弱,有时候甚至会写成简介,写的很干。
  
      这段时间状态又差,年底到了,杂事又多,很分心神。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