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4章 唐突之战 三十三

2024-05-26 作者: 圣诞稻草人
第0684章唐突之战(三十三)    “就在我们击溃突厥人的当晚,突厥人的营地里发生了营啸,上万人一通乱杀。等我们的斥候摸进营里的时候,营里已经没有多少活人了,并且各个带伤,被杨政道带着返回了怀安。”
  
      李神通笑着解释起了百家堡的战事是怎么结束的。
  
      李元吉听的是一脸的错愕。
  
      还真是自己杀自己,还是上万人的大乱斗。
  
      这种事情,已经没必要去计较还活下来多少人了,因为活下来的人以后恐怕都不敢进兵营了,更别提上战场作战了。
  
      营啸这种事,在历史上就是两个字。
  
      看着似乎没什么特殊的,历史上相关的记载也少。
  
      可这种事不是因为发生的少,没有多少危害,所以才没有被重点记载。
  
      相反,这种事是因为发生的太多了,并且危害太大了,其残忍程度甚至超过了普通人的认知,所以才没有被重点记载。
  
      想想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瘟疫,并且发生的次数很多,可记载却很少。
  
      甚至一些有记载的地方也只会寥寥的记几笔就知道。
  
      古人对自己未知的,不重要的是,不会太费笔墨,同样的,对自己恐惧的,骇人听闻的,也很少费笔墨。
  
      营啸就属于后者。
  
      古人对营啸的定义就只是营啸,后世人则对营啸有另外一个定义,那就是战争创伤应激综合症。
  
      只不过,后世人发病,绝大多数是个体,但是古人发病,确实一群一群的。
  
      而且还有连锁反应。
  
      一旦发病,一营的人都会陷入癫狂,然后开始毫无目的、毫无章法、毫无人性的无差别攻击。
  
      直到自己死了,或者目光所及之处没有活人了,才会罢手。
  
      而突厥人营地当中,上万人一起发了疯,会出现什么场面,可以想象。
  
      也难怪李神通会说百家堡的战事已经结束了。
  
      突厥人营地里都发生营啸了,要是不结束那就怪了。
  
      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大唐的军营里,大唐也将损失一营的兵,甚至更多,这一营兵所承担的军事任务,也将没办法再进行下去。
  
      相比起后世那个讲人道的社会,古人在这种事情上是不会讲人道的。
  
      一旦一个营地内发生了营啸,古人为了避免事态扩散,为了避免疯兵乱跑,唯一能做的就是镇压,并且将这一营兵屠尽。
  
      据说李世民在征讨朱桀的时候,营中就发生过一次营啸,还是程咬金带兵去镇压的。
  
      古人的军中是有女子的,而且数量还不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为了缓解这种事情发生。
  
      大唐的军中之所以没有女子随行,不是说朝廷没有这方面的安排,也不是说朝廷为了保持军队的纯洁性,而是因为一部分将士的家卷待在民夫营中。
  
      将士们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就可以到民夫营中跟自己的家卷团聚。
  
      有人或许会觉得,让女子充任民夫,是很不人道的事情。
  
      而且女子也不像是男子一样,能充当好民夫这个角色。
  
      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大唐的丁口就那么点,大唐又连年的在征战,很多将士往往一处家门,好几年都见不到人。
  
      指望他们在战后回家为大唐添丁进口,不如将一些官配的女子主动送到他们身边,等到怀上了再送回去。
  
      在这件事情上,无论是大唐的军方,还是大唐的地方衙门,都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因此,女子们在被送到民夫营,跟随着民夫营抵达丈夫所在的地方的时候,不会有任何阻碍的。
  
      谁阻碍,谁就是在跟军方作对,在跟地方衙门作对,是不会有任何好下场的。
  
      毕竟,人家一个要避免营啸,一个要刷政绩。
  
      无论哪个都是性命攸关的事情,跟人家作对,那就别怪人家打上门去。
  
      两个都是能抄家灭门的存在,所以没几个人敢惹。
  
      “如此说来,我们下一步就要兵进怀安了?”
  
      李元吉并没有追着问营啸的具体细节,因为军中的人都忌讳这个,所以问起了随后的战事。
  
      李神通讪讪的笑着没说话。
  
      他既不是大军的统帅,也不是真正的行军总管,所以不好在战略战术上说什么。
  
      在这件事上,能发表意见的其实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撇着嘴道:“不急,李道宗、苏定方、罗士信他们还没赶到我们想让他们到的地方,绥州和代州的战事也没有明朗。
  
      我们不需要这么早的对上颉利。”
  
      李元吉若有所思的道:“你是怕其中一处战场失利,我们即便是打赢了颉利也不一定能取得完全的胜利,所以想留下回旋的余地?”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简而言之就是,打不赢,或者无法取得全面性的胜利,那就没必要过早的跟颉利对上,免得到时候想跟颉利谈判都没得谈。
  
      在打不赢,或者是没办法打赢的情况下,谈判也是一种方式。
  
      李世民对这种方式并不反感,甚至还很喜欢用这种方式为自己争取发展壮大、卷土重来的时机。
  
      就像是历史上的渭水之盟。
  
      打不赢还硬要打,又或者没办法取得全面性的胜利,还非要跟敌人打到底,在李世民眼里,估计是莽夫行为。
  
      毕竟,一个人赌上了所有,去跟人家拼个你死我活,对于一个合格的军事家、政治家来说,绝对是很愚蠢的一种行为。
  
      合格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就是要在能打赢的情况下打赢,打不赢的情况下想办法打赢,想办法都打不赢的情况下,那就先谈判,争取到一定发展、卷土重来的时机。
  
      只要人还在,国也在,些许的钱粮,今天能给你,明天也能抢回来,甚至还要将你家里的一切也抢回来。
  
      历史上李世民就是这么干的。
  
      李世民之后的很多人也想这么干,只是绝大多数人都没干成。
  
      这种事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如果没有卧薪尝胆的勇气、毅力和坚持的话,根本干不成。
  
      但干成了的,无一不是人杰。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比如两汉时期的武帝刘彻,再比如盛唐时期的李世民。
  
      他们不是一生下来就想成就一番伟业,是别人欺负到他们头上了,他们又咽不下这口气,也没有被温柔乡等各种红尘侵蚀了雄心,最终在力量聚集起来了,毫不犹豫的对欺负他们的所有人发起了反击。
  
      而历史上很多想效彷他们的人,绝大多数都被温柔乡等各种红尘侵蚀了雄心。
  
      最后不仅没有成就伟业,反而被欺负的更惨。
  
      所以说,谈判没什么好丢人的,丢人的是,谈判完了以后就认命了,不反击回去,不将自己给出去的拿回来,不将别人的一并拿回来。
  
      不过,大唐似乎已经没有跟突厥回旋的余地了。
  
      所以李世民即便是留下了回旋的余地,也是白留。
  
      “有一件事二哥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李元吉盯着李世民问。
  
      李世民先是一愣,然后徒然瞪大了眼。
  
      李元吉没有再说话,但李世民已经明白了李元吉要说什么了。
  
      “你真派……”
  
      李世民下意识的开口,只是话说了一半,有点说不下去了。
  
      因为方法还是他告诉李元吉的。
  
      他总不可能说这种方法过于偏激了吧?
  
      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嘛!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没必要再留回旋的余地了,直接挥军北上,兵临怀安吧。”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
  
      李靖都跑去抄颉利的老窝了,这会儿说不定已经在颉利的老窝中大杀特杀了。
  
      你指望颉利知道了以后,还能跟你谈判?
  
      不把颉利打疼了,打到颉利忘记李靖去抄他老窝了,颉利是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那就整军,北上吧。”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赞同了李世民的提议。
  
      李神通有些迟疑道:“你这身子骨……”
  
      李元吉活动了一下手脚,不在意的道:“又没有受伤,不碍事的。”
  
      至于身上的那些甲胃摩擦的擦伤,以及肩膀上的划伤,根本都不算伤。
  
      在这个时代,断手断脚都是常有的事情,一个大男人,擦破点皮就哼哼唧唧的,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如果碰上那些性子直的,说不定还会给你来两个大嘴巴子。
  
      矫情,绝对是军中所有人最讨厌的事情。
  
      谁矫情,军中的将士们就会鄙视谁,看不惯了甚至会直接动手。
  
      在这个打架斗殴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的年代,看不惯就动手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多到只要不闹出人命,闹出大动静,官府甚至都懒得搭理。
  
      所以在大唐,尤其是在军中,矫情是要不得的。
  
      也只有军中那些十三四岁的娃娃们,才有一两次矫情的资格,剩下的人谁矫情谁就是在恶心人,就是欠打。
  
      “开拔!”
  
      李神通等人早就将营地里的一切收拾好了,只等李元吉苏醒,下达开拔的命令。
  
      所以当李元吉决定了挥军北上的时候,营中的将士立马就打点好了行囊,收拾好了一切,准备出发。
  
      李元吉由于腿上的擦伤还没好,所以就没有骑马,而是站在一辆马车的车辕上下达了开拔的命令。
  
      虽说战车这种东西在骑兵横行的时代已经很少了,可依然存在。
  
      李元吉乘坐的马车就是一辆战车,这样他即便是不骑马,也一样能彰显自己的英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