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茫然的王勃跟杨炯

2024-04-27 作者: 摆烂11
第三百五十八章茫然的王勃跟杨炯    其实王勃都已经打算离开洛阳了。
  
      毕竟,他都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了。
  
      现在,他的父亲在地方上做着司功参军。
  
      你说他为什么不当官了?
  
      也不是说不当官吧。
  
      而是……
  
      这就跟李白一样,即便是做了官,也得不到重用。
  
      那还不如不当。
  
      毕竟……
  
      在东宫的日子,真的是一眼能看到头。
  
      原本一开始,他还能多多少少地见到太子跟李恬这位开国县候。
  
      但是……
  
      后面慢慢地,太子跟开国县候就疏远他以及还有杨炯。
  
      你非要说的话,大概是两人第一次去西域的时候,他们没赶上吧。
  
      可问题是……
  
      太子也没跟他们说要不要他们一起去。
  
      总之……
  
      之后他或者是杨炯再要求去,太子殿下也不需要他们了。
  
      随随便便就打发他们走了。
  
      甚至……
  
      杨炯还特意地写了一篇从军行,以表达自己想要跟着太子殿下一起去从军的志向,结果,或许是因为太轻佻了吧,感觉把从军说得很容易,于是太子殿下只是看了看,然后便回道,令名你们还年轻,又是文人,手无缚鸡之力,还是留在洛阳吧。
  
      你看!
  
      完全没有半点机会。
  
      于是……
  
      他跟杨炯就成了在东宫无聊到整天拍苍蝇的存在。
  
      现在更惨,太子殿下去了安西都护府,甚至可能都忘了还有他们的存在了。
  
      本来以为,说不定能得到皇孙的赏识,那也不错。
  
      因为自从太子去了安西都护府后,陛下好像也开始有意地要对皇孙进行培养。
  
      结果……
  
      皇孙跟他阿耶好像也是一个德行。
  
      总之……
  
      就是不太喜欢文章这些东西吧。
  
      倒是对打仗这些,十分地感兴趣。
  
      于是……
  
      他们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
  
      本来呢,接到太子太师李重的邀请,他一度还以为有希望,毕竟,他还幻想着,太子殿下跟皇孙或许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用。
  
      他也可以学习兵法,他也可以当军中的参谋。
  
      只是……
  
      太子殿下跟皇孙都根本没有给自己机会。
  
      如果能通过帮助李重并且得到李重这位大唐最有影响力的宠臣的举荐,那太子殿下跟皇孙不管如何,都肯定会对他要更加重视些。
  
      然而没想到的是……
  
      举荐竟然没有发生。
  
      正当他低着头,想着刚刚在府里李重跟他所说过的话的时候。
  
      路上……
  
      也是正好碰上了杨炯。
  
      杨炯那个气啊。
  
      凭什么李重叫王勃不叫他,如果不是去了王勃家,问了他家里的仆人,都不知道竟然还有这样的事。
  
      “子安!”
  
      这是王勃的字。
  
      听到有人喊自己,王勃这才抬起了头,惊讶道:“你怎么来了?”
  
      “这不是听你家仆人都说了么,怎么样?”
  
      他家仆人什么都说了。
  
      当然,也是因为王勃大嘴巴,啥都给自己家仆人说。
  
      于是杨炯便也知道了王勃去见李重的目的。
  
      听到了杨炯的话,王勃便微微地苦笑了一下,还有点故弄玄虚,又或者说是透着浓浓的无奈,说道:“你觉得怎么样?”
  
      杨炯便道:“看你这个样子,就知道你写的不合人意。是被人家给赶了出来了吧!我就说你的文采不如我,而世人却把你排在我的前面。我看!这事还是得我亲自出马!”
  
      说罢,杨炯就要去叩门。
  
      王勃看到他这个样子,连忙上前把他给拉住,解释道:“不是,对方很满意。而且还盛赞了我的文采,说我写得很好。果然不愧是大唐文采第一的人。”
  
      只能说,王勃的文采能不好么。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李重上学的时候,可都是背过的啊。
  
      杨炯便疑惑道:“那是怎么回事?”
  
      王勃便道:“太子太师向来没有举荐人的习惯,以前被他举荐过的,不过苏烈,薛礼,刘仁轨,最多此三人而已。而此三人,后来无不身居高位。”
  
      杨炯:“你倒是直接说是怎么回事啊。”
  
      王勃便道:“可能是以你我的才华,不值得他去举荐吧。”
  
      杨炯:“……”
  
      杨炯正想说,这也太小看人了!
  
      王勃接下来便又道:“不过,对方倒是知道你我仕途不顺,所以……他问了我们两个问题。”
  
      杨炯便道:“我也有?”
  
      王勃点了点头,“他问,你我为什么要做官?然后做什么样的官?还说,我们的目的,决定了我们的层次。”
  
      】
  
      ……
  
      等到王勃离开后,李重也是把王勃所写的墓志交付给刻石的人去刻出来。
  
      只能说……
  
      像是王勃、杨炯这样的人,如果就那样死了的话,还是有点可惜了些吧。
  
      当然!
  
      李重知道,在成年人的世界,只有筛选,而没有教育。
  
      今年的王勃,也已经是三十四,三十五岁的高龄了。
  
      这世界观,人生观什么的,都早已定型,能不能听得进去自己所说的话,或者说明白不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都是个问题。
  
      李重也只能说是公平交易,接下来,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另外……
  
      事实上,文采好不代表人品好,大学生,不代表就是有素质,尤其是像王勃这样的人,其实还是很容易因为只看到自己的文采跟才华,从而给自己惹事上身。
  
      可能在他们的世界里,文采好就代表了一切,就代表了他们可以高别人一等。
  
      自然而然,他们也就不会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从而无比自大。
  
      不过……
  
      现在跟史书上,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想来,如果不是因为李象跟李安仁的大度,说不定,他早就在交趾返回大唐途中的船上落水而亡了。
  
      王勃跟杨炯一起在公主府的门口琢磨着李重的话。
  
      只能说,这话到底是啥意思?
  
      目的?
  
      决定层次?
  
      所以说……
  
      他们现在的层次是太低了么?
  
      那么,怎样的目的,才算是高?
  
      像是他们这种人,好像从来都没有把百姓放在眼里。
  
      自然而然,此时便也存在着一些茫然了。
  
      他们当官,其实,就是想当大官,至于是什么官,好像都不是很重要,反正,只要够大就行。
  
      而要说到大,那肯定是非宰相莫属。
  
      事实上……
  
      大唐的年轻人,只要是有志气的,谁又不想当宰相呢?
  
      想当宰相有错么?
  
      为什么别人想当,就能当,而他们就不能?
  
      此刻……
  
      无数的困扰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