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当世第一粗大腿

2024-09-02 作者: 老告
第二百九十八章当世第一粗大腿【求订阅】    许褚先上前接过信简,仔细查看后,递给曹操。
  
      曹操扫了眼内容,说的是天下大乱,有雄主出世,平复乱象,重开太平。
  
      内容寓指曹操。
  
      这种莫名其妙,似是而非的信简,不是第一次了。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破吕布以后,突然率军疾行,第一次奇袭邺城的路上,就有一封信,隔空投射到他的马车上。
  
      当时许褚去追,并未追到投信的人。
  
      那次的信简出现,就没头没脑。
  
      这时候,又来了。
  
      和上次的内容差不多,夸赞曹操称王,气象日显,已掌九州。
  
      贾诩要过去看了一遍,沉吟不语。
  
      曹操问:“何人送来的?”
  
      “人就在府外,打扮的古怪,素所少见。说魏王见信,便明白他的意思。”
  
      “把人带进来。”
  
      亲军小跑出去,在门口经过数次搜身,把送信人带到曹操面前。
  
      曹操打量对方:“西域人?”
  
      对方高鼻深目,棕黑色的头发带卷,穿汉人的长袍,手拿经杖,确实打扮的古怪。
  
      “尊敬的魏王,我来自西域南部小国,名沙提。”这人说的是汉语。
  
      “你是西域,来我中土的译经人?”
  
      汉时,西域被武帝纳入版图。
  
      西域各国,还有其往南的身毒(天竺),和沙门佛教相关的人,往来逐渐增多。
  
      到了东汉,汉明帝还允许过阳成侯刘俊,剃发出家。
  
      那时候起,天竺、安息、康居等国的沙门来到中原,从事佛经翻译的人,便不在少数。
  
      汉末乱世,民众疾苦,更是传教的黄金时期。
  
      还有外来沙门,在各地舍粥。
  
      西域过来传经,翻译经文的人,越来越多。
  
      曹操有些意外,最初曾猜测这信简和那些鬼祟的道士相关,哪出来一个传经人?
  
      沙提以一口地道的汉语说:
  
      “我们在数年前,便预见到今日。不久,魏王您还会一统天下。
  
      当初第一次给您投送信函,适时还无法取信魏王,故今日才来面见。”
  
      曹操听了个开头,就看透对方的来意。
  
      他建国称王,掌九州,已是当世第一大腿。
  
      任何宗派,学说,想传播扩张,最好的途径就是依附当权者。
  
      曹操现在就是天下权柄最大的人王。
  
      郑玄站队他曹操,为他摇旗呐喊,如果说的市侩些,也是一个意思,想传播郑学。
  
      这些外来的传经者,提前数年,送过一次信函。
  
      数年后才二次出现,根子埋得倒是挺深。
  
      先因后果。
  
      两次相合,还带着些沙门独有的论调。
  
      “你想让我允许你们在我治下传经?”
  
      沙提颔首:“正是此意。”
  
      “您掌九州之地,允许我等传经,述因果,可以让民众知道,您成为王,是天命注定的结果。”
  
      这话不是在恭维曹操,而是指出他们的经意,能帮助曹操巩固统治地位。
  
      沙提又道:
  
      “据我们所知,你在掌握凉州后,想重开商道,往西,图略西域诸国之治。
  
      我们亦可帮上魏王。”
  
      各家学说中,以佛家适用性最强,因人而变,因地而变,因习俗而变,讲究有因就有果,付出必有回报,能让人有赚头,所以传播最广。
  
      曹操饶有兴致的问:“你们的经意,起源在哪?”
  
      “源自身毒。”
  
      身毒就是天竺,后世的印地。
  
      曹操哂道:“我汉土文化,源远流长,单是一个东周,就有百家思想。
  
      我们用脑袋想问题,看天地,所以一国得百家争鸣!”
  
      “你告诉我,我有什么理由不用自家传下来的东西,让你个外来的,在我汉土传经。”
  
      曹操颇有轻视之意。
  
      他熟读百家,对百家思想,叹为观止。
  
      历史上从没有一个国家,如华夏之春秋,百家共鸣。
  
      那才是文明最璀璨的时代。
  
      大世到来,天骄纵横。
  
      所谓大世,无过于东周。
  
      所谓天骄,无过于百家圣人。
  
      曹操说汉人先祖用脑袋想问题,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他学识渊博,所以更为拥护自身文化。
  
      来找他传教,属于自取其辱。
  
      先民祖传的东西,还学不过来,学个毛线的外来经文,还是印三子国传来的。
  
      沙提温吞吞的道:“我不能取信魏王,当是时机未到,不好强求。那沙提就告辞了!”
  
      话罢单手成礼,对曹操躬身,准备离开。
  
      他想了想,又道:“中土之地,有人在暗中寻找成圣之法,盗取天地人三者的气运。
  
      目前已有多位一方之首被害,先皇帝的帝王气运,也被他们盗走了。
  
      若我们判断无差,魏王也是其目标之一。”
  
      “这么说,难道你有手段能化解?”曹操问。
  
      沙提:“我确有一物,可保魏王平安。”
  
      他探手居然凭空抓出一道金光,化为一个手环样的木镯,上面写满了梵文,递给曹操。
  
      曹操突然道:“仲康,杀了他!”
  
      许褚根本不问原因,恶虎般扑出。
  
      沙提仍是面色平静,一动不动的任许褚逼近,一拳锤在其顶门。
  
      下一刻,他的身形崩溃淡去,只剩一件长袍,失去身体支撑,坠落在地。
  
      曹操伸手虚握,沙提的手环,破空飞来,落在他手里。
  
      其中有一股力量,无形无迹,却在气运层面,往他身后的气运之龙投射过去,想附着其上。
  
      这沙提不仅来的突兀,还敢算计他。
  
      那股力量想渗入他的气运当中,不论要做什么,已足够让曹操升起杀心。
  
      沙提显然没想到,曹操能一眼看破他的手段,还未展开就被破了。
  
      “这人是假的,看起来和血肉之躯毫无差别,倒是古怪。”
  
      许褚见沙提只留下一件长袍,有些惊异。
  
      “西域来的传经人,一度蛊惑过宗室,修行其经意神通,说是能求长生,明帝时期有过记载。
  
      眼前的真假身手段,和我中土道家,脱袍代死类似的东西罢了。”
  
      曹操手里,沙提留下的木镯,化为细沙般的碎粉飘落。
  
      “这事可能还没完。”
  
      贾诩道:“这传经人来的古怪,明显是来试探的。
  
      按他所说,他们数年前就给我们送信,只为了埋下个引子,可见所图甚大,绝不简单。”
  
      曹操失笑道:“咱得了天下,腿粗,是非自然就多。各方谋划,想来占便宜的会越来越多。
  
      文和你手毒,用些手段,掐死他们,他们就老实了。”
  
      他刚才让许褚动手,其实是看破对方是个假身。
  
      沙提被许褚锤了一拳,假身崩溃,曹操动用隔岸观火的神通,暗中捕捉到一缕气机。
  
      天上有一只大鸟,已循着气息,暗中跟了上去。
  
      对方自己送上门来,曹操准备摸到其根子上,瞅瞅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哪来的。
  
      这事情算是个小插曲。
  
      曹操如常理事,遏制士族,选才为用,要多个手段并行。
  
      他让人去叫郑玄。
  
      郑玄很快过来,进门执礼:“魏王。”
  
      “郑司农,坐。”
  
      曹操和郑玄商议,询问其组建太学的进度。
  
      太学之名,西周时就有了。
  
      但得以广泛发展,成为官办‘大学’,是武帝听从董仲舒进言所组建。
  
      太学到了东汉,世祖刘秀,亦是大力兴办。
  
      鼎盛时期,学生人数可达3万,是取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太学筹建,已有成效。我门下学子皆先转入太学,以壮我魏国,为魏王您培养治国之才。”
  
      ————
  
      曹操建魏称王,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热切关注。
  
      益州。
  
      皇帝哀声询问道:“曹孟德建魏,公然传告天下,可有人声讨他?讨他忤逆之罪?”
  
      他询问的是刘璋派来的一个官吏,叫徐逸。
  
      皇帝在益州没什么消息渠道,只能依仗益州。
  
      刘璋就派了徐逸,来听候使唤。
  
      徐逸心忖:讨伐曹孟德,谁敢啊?隔壁的荆州,扬州,恨不得把脑袋夹起来,怕曹孟德先打他们,怎么可能主动招惹。
  
      徐逸脑内转着念头:“曹孟德妄自称王,不日必有动荡,陛下安心等待就好。”
  
      皇帝眼睛微微亮了亮:“之前他借了朕的势,挟制各方,快速发展。
  
      如今朕离开了,当早日昭告天下,朕已脱离他的挟制,如天下人知道朕已安全,他败亡不远矣。”
  
      徐逸知道皇帝的董妃,被曹操当面所杀。
  
      据说董妃还怀有子嗣,皇帝对曹操的恨,非是没有原因。
  
      “季玉哪去了,这几日为何不见他来?”
  
      皇帝问:“朕有些事要和他商议。”
  
      季玉就是刘璋的字。
  
      徐逸回应:“汉中发生了变故,有人欲叛乱。州牧赶着去处理,这几日不便过来。”
  
      江东。
  
      孙策也在商讨曹操建魏的事。
  
      当下江东形势初定。
  
      和孙策一起议事的,是江东的两大战略家,周瑜,鲁肃。
  
      鲁肃今年二十四岁,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他在东吴,乃至整个天下,亦是屈指可数,文武双全的大才。
  
      历史上,他对促成赤壁之战,以败曹,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魏王宣布建国后,天下激荡。”
  
      “从我们搜集到的消息看,居然没有任何波澜,甚至没人声讨他,连稍许动作都没有。”
  
      孙权叹道:“魏王在百姓中的人望,高的出奇。”
  
      鲁肃:“此事背后必有人推动,他为称王,准备已久。
  
      只观其连得九州,也不过是称王,可知曹孟德的心性。
  
      他积累的优势,已到了难以抗衡的地步。”
  
      周瑜:“我们当下,需隔江以求自保,徐图往西扩张。若有机会取荆州,才有望与其争锋。”
  
      孙策恨道:“我早有取荆州之意。”
  
      “我父死于刘表,黄祖之手,此仇不报,非人子也。”
  
      ————
  
      晚上,曹操再次来到貂蝉屋里。
  
      少女亦是食髓知味,妖妖娆娆的痴缠上来。
  
      春风几度。
  
      等貂蝉睡了,曹操来到书房。
  
      他打算理一理称王时,所见地脉变化呈现出来的神异,还有近期的一系列所得。
  
      Ps:求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