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 援兵叫门,衍圣公的结局

2025-03-04 作者: 忧郁笑笑生
576援兵叫门,衍圣公的结局    从阜阳赶往淮南煤矿的马车上。
  
      “老爷,您听说了吗?朝廷把东山高教区,还有各级府学的学生都调来江北了,组织移民。”
  
      “嗯!”
  
      “据说,人还是不够。陛下下令征募文武官员、巨商大贾家族的子弟也来江北帮着移民。”
  
      “临时差事?”
  
      “是。陛下的意思,锻炼一下年轻人。”
  
      “陛下圣明。”
  
      江春继续闭着眼睛,靠着车厢沉思。
  
      他今日敢公开对一个野战军团的主官示好,却不怕朝廷忌惮。是看准了郑河安已是罪人,且命不久矣。
  
      即使传到陛下耳朵里也不会有什么恶果。
  
      此举之后。
  
      他就获得了第 2军团的友谊。
  
      许多皖北籍军官会因此对自己存有模糊好感。表面看似乎没什么作用,但谁也说不准未来的事情。
  
      ……
  
      总之,多结善缘!
  
      日后争取跻身帝国贵族序列,摆脱只富不贵的危险境地。
  
      江春舍得花钱。
  
      毕竟他不花,败家儿子江雨也会帮着他花。
  
      杭州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散财童子江公子,一年花了 22万两,以一人之力养活了十几条街,几百家铺子。
  
      引领杭州消费新风尚。
  
      但凡江春挣钱的速度慢点,这家就败了。
  
      想到这里,
  
      江春突然睁开眼睛:
  
      “你刚才说朝廷让各家子弟来北方帮着移民?”
  
      “是。”
  
      “没有门槛?”
  
      “是。”
  
      “你,马上去一趟杭州,把那个逆子叫来。”
  
      “如果公子他不愿意?
  
      “带几个人去,不愿意就绑了来,逆子。”
  
      ……
  
      苏鲁豫皖交界处。
  
      现场施粥,招募移民。
  
      一油头粉面的公子哥摇着扇子:
  
      “乡亲们,活不下了,就都去关外吧,每人发 50亩地, 5年不要交粮。”
  
      “愿意报名的赶紧过来。”
  
      众人在风中呆滞茫然。
  
      背井离乡?
  
      汉家百姓谁听了这四个字不害怕?杀伤力仅次于绝后、刨祖坟。
  
      ……
  
      望着这尴尬的一幕,旁边的军官忍不住了。
  
      站上粮车高呼:
  
      “树挪死,人挪活。”
  
      “老乡,你们继续留在这有什么意思?吃不饱,穿不暖,苦苦熬着,图什么?”
  
      一似读过书的中年人端着粥碗,鼓起勇气说道:
  
      “大人,故土难离啊。”
  
      军官冷笑:
  
      “故土再好,有你几亩水浇地?”
  
      众人黯然。
  
      “乡亲们,关外都是黑油油的好地,只要去了,就分 50亩,第一年开荒,第一年就丰收,粮食敞开吃。五年,朝廷一颗粮都不要你们的。”
  
      “关外忒冷,俺们怕去了熬不住。”
  
      “朝廷给你们每人发一套新棉衣,不要钱。”
  
      ……
  
      军官是南方人,猛然想起这一路过来就没看见几棵树,全光秃秃的。
  
      又说道:
  
      “关外到处是林子。你们去了随便砍回家烧火,数不清的木头随便烧,多畅快的日子啊。”
  
      中年人问道:
  
      “林子有主吧?”
  
      “有!以前是八旗老爷的,现在改朝换代了,没主了。”
  
      人群终于活泛起来。
  
      军官趁热打铁,大声说道:
  
      “先到的,先分地。后到的,后分地。”
  
      “你们他娘的还在这磨磨蹭蹭,聪明的山东老乡都已经上路了。人家路程本来就近,去了先分好地。”
  
      瞬间,
  
      人群往前疯挤,抢着报名。
  
      之前冷场是怕吃亏,如今抢着报名还是怕吃亏。
  
      生机勃勃~
  
      ……
  
      开封城内,黑烟滚滚。
  
      2日前,
  
      河南巡抚刘墉收到了一份匿名提供的名单,长长一溜。还很好心的注明了这些人准备在吴军攻城时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惶惶不可终日的刘墉立马督促心腹抚标,按照名单抓捕~
  
      一审,
  
      这些人吃刑不过都招了。
  
      望着丧心病狂的口供,刘墉疯了,他亲自带兵先灭士绅商贾,再灭城内有嫌疑的统兵将官。
  
      逐渐演变了内讧。
  
      官绅好杀,将官可不好杀。
  
      开封成了战场,绿营打绿营,清军打清军,按察使大战巡抚。
  
      ……
  
      城外 6里,吴军赶到。
  
      不紧不慢,就地扎营。
  
      中军大帐内,
  
      2名士绅跪在地上哀求。
  
      “大人,请速速发兵拿下开封为我等百姓做主,诛杀暴清、主持正义。”
  
      “骑兵怎么攻城?待步兵赶到,本官自然要攻城的。莫急莫急,带下去用些酒饭。”
  
      兀思买内穿铁甲,外罩绿呢战袍。
  
      盯着一本《全唐诗》爱不释手,半刻钟都没翻页。
  
      ……
  
      许久,
  
      他走到帐外,望着漫天飞雪。
  
      抬头,念: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吟诗时,表情肃穆,字正腔圆,他甚至做到了无一错漏。
  
      毕竟鱼的记忆都有 7秒,从大案走到这里,差不多七步。
  
      七步诗~
  
      才华堪比曹子建,武德超越辛稼轩。
  
      他用余光撇了一眼,见丈外站岗之土尔扈特士兵眼神里充满敬畏,心满意足,迈着刚学的四方步回到帐内。
  
      ……
  
      开封城内,枪炮声响了一夜。
  
      次日,
  
      城门被人打开了。
  
      兀思买这才不情不愿的擂鼓聚兵,磨蹭了半个时辰才杀进开封。
  
      砍瓜切菜,势如破竹。
  
      从城西一口气杀到城东。
  
      “司令官,河南巡抚抓到了。”
  
      被绑来的刘墉嘴角流血,还在疯狂输出各种理论,试图将大清粉饰成正统,将自己粉饰成殉国忠良。
  
      兀思买大怒。
  
      斜劈一刀将人分成两截,这才如释重负。
  
      “某,平生最讨厌别人和我谈八股。”
  
      “诗词才是正道,八股是歪门邪道。”
  
      周围的骑兵们纷纷赞同。
  
      没办法,轻骑兵军团只识弯弓射大雕,文盲率在整个吴军序列里高居第一。
  
      ……
  
      城内士绅十不存一,归咎于刘墉杀的。
  
      确实大部分是刘墉杀的。
  
      侥幸生存下来的十几个士绅跪在雪地里抱着兀思买的战靴,哭的伤心不已。
  
      此情此景,
  
      兀思买又吟诗: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诸位日后要牢记本分,夹紧尾巴做人。否则的话~”
  
      “明白,明白。我等一定痛改前非。”
  
      抄家小组接手了这些人,分开询问。
  
      如今国库空虚,陛下想钱都想疯了。他们压力很大,不想漏掉一个坏人。
  
      ……
  
      山东境内,
  
      胡之晃部驱狼吞虎,借流民义军的刀杀各地的士绅豪强。
  
      但是,
  
      他又不能坐视流民义军坐大,故而会时常出手打击义军。
  
      临行之前陛下早有嘱咐,要像一把刀子不断击溃大规模之义军,尽量打散,无需过多杀戮。
  
      胡之晃时刻谨记,积极混战。
  
      反正整个中原、山东都乱成了一锅粥。
  
      谁杀了谁?
  
      谁抢了谁?
  
      一本糊涂账,理不清。
  
      北伐吴军主力不紧不慢,走一路清一路。
  
      分出少数士兵敦促那些自愿移民乌泱泱的往东走,目标——江苏海州港(连云港)。
  
      ……
  
      北伐的形式是战争,真正目的却是财富和移民。
  
      作为穿越人士,
  
      李郁很懂这里的逻辑,不砸个稀巴烂,就没法做事。
  
      但凡在家能喝口薄粥,没人愿意移民。
  
      但凡不狠造杀孽,自己要推行的“初步工业化”、“分散小农经济”、“工商殖民”、“新中式文明”,都将成为泡影。
  
      千万别低估了士绅的破坏力!
  
      千万别低估了一些庶民的愚昧!
  
      千万别低估了千年传统的根深蒂固!
  
      假如自己舍不得砸烂,
  
      将来一旦帝国成型,这三个千万叠加,半新不旧的帝国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回封建王朝。
  
      ……
  
      天子又如何?
  
      天子能看几里?能走几步?能翻几本账册?
  
      历史上绝大部分的天子和庙里的泥塑菩萨没有太大区别~
  
      李郁很清楚这些,
  
      所以,
  
      中立冷漠,理智残忍,是必须步骤。
  
      重病人要康复,就要开刀,副作用是元气大伤。
  
      伤就伤吧。
  
      没法避免~
  
      今日不下狠手,将来会有人替自己狠。
  
      与其未来大批大批的死在贝勒爷、洋毛子、各路不可名状妖魔的刀下,不如现在就死这千里狼烟。
  
      现在死 1万,将来可以少死 100万。
  
      ……
  
      当然,
  
      这些高屋建瓴的事和大部分臣子无关。
  
      兀思买站在历史悠久的开封城墙上望着黄河出神,念叨:
  
      “军旅非吾愿,文官乃正途。”
  
      扭头问护卫们:
  
      “你们说,我的长相像文官老爷吗?”
  
      几名土尔扈特兵摇头:
  
      “不像。”
  
      “仔细看看。”
  
      “还是不像。”
  
      “滚。”
  
      挨了几拳头的护卫们夹着尾巴离开了,他们都是在江西投降的土尔扈特人。
  
      如今形势,可以放心大胆的编入军中。
  
      土尔扈特骑兵在河南战场表现格外积极。只有如此,他们在遥远西北的部族将来才能在改朝换代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
  
      山东兖州府,曲阜。
  
      衍圣公孔宪佩发自内心的慌张。一旁的小舅子于时和也是愁眉不展。
  
      “姐夫,你真往南边送降表了吗?你可别蒙我。”
  
      “真的!第 3份了。”
  
      “那怎么没回应?”
  
      “我哪知道,这、这说不通啊。”
  
      “会不会是吴皇不想要你这个衍圣公?”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肯定是信使在路上被流民杀了,对,肯定是这么回事。”
  
      于时和急的直跳脚。
  
      “我的好姐夫,你赶紧派人再送。”
  
      ……
  
      一刻钟后,孔宪佩捧着一打降表来了。
  
      “这么多?”
  
      “对,足足 30张,派 30路信使,增加概率。”
  
      “姐夫,你要鼓励信使的积极性。”
  
      “每人 10亩地。”
  
      于时和恨铁不成钢:
  
      “不够!再加, 3倍,不, 5倍。”
  
      孔宪佩心疼的直哆嗦:
  
      “一帮穷鬼,这也太奢侈了吧?”
  
      “我的好姐夫,都什么时候了,直接开 10倍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刺耳的锣声再次响起。
  
      “不好了,贼人又来了。”
  
      曲阜城外烟尘滚滚。
  
      于时和暗自叫苦,这等遮天蔽日的烟尘绝对来者不善,要么是大批骑兵,要么是数万步兵。
  
      完了,完了。
  
      人有万算,不敌老天一算。
  
      正当孔宪佩和于时和在私兵的护卫下准备骑马逃跑时。
  
      有人欢喜的来报:
  
      “是兖州知府的援兵。”
  
      ……
  
      “快开城门!”
  
      望着在城下叫门的兖州知府,孔宪佩心生狐疑,拉过一下人。
  
      “问问他,来干嘛?”
  
      下人将脑袋伸出垛口,高呼:
  
      “知府大人,您怎么来曲阜了?兖州咋样了?”
  
      兖州知府身边的骑士低声:
  
      “你就说兖州失陷,突围出来了,想和衍圣公汇合,共同防御曲阜。”
  
      一番问答。
  
      孔宪佩觉得似无问题,下令城门打开,放下吊桥。
  
      ……
  
      兖州知府刚出瓮城,
  
      孔宪佩就急匆匆赶过来:
  
      “兖州没守住?是天兵来了吗?”
  
      知府尴尬退到一旁。
  
      俩名骑士走上前,摸出明黄绸缎:
  
      “有旨意,国崩在前,衍圣公乃国朝之瑰宝,不得有失。故,派遣我等前来护送衍圣公。”
  
      “衍圣公,得罪了。”
  
      俩名孔武有力的骑士,一左一右夹住。
  
      ……
  
      孔府私兵也急了,欲抢主人。
  
      一排棉甲八旗骑兵齐刷刷抽刀在手,个个彪悍凶悍。
  
      大呼:
  
      “大清御前侍卫在此,哪个蛮子敢上来?”
  
      仅仅一个照面,大批孔府私兵讪笑着退下了。
  
      有刚才这么一勇对得起主子了,可以了。咱孔府不兴动刀枪,点到为止。
  
      孔宪佩瞬间懵了:
  
      “你们要带我去哪儿?去哪儿?”
  
      “西狩!”
  
      “我不去!我不去!”
  
      领头之人耐心的解释:
  
      “我大清永远尊重衍圣公。但落入吴军手里,他们怕是不会饶过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几千年了,哪个皇上敢不尊重我孔氏,你放开我。”
  
      ……
  
      领头之人环视人群,问道:
  
      “哪位是于公子?你爹于敏中大学士有书信托付给你。”
  
      于时和暗叫不好,悄悄往人堆里躲,却被周围猪队友们一双双投向自己的眼神给出卖了。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前。
  
      “于公子?”
  
      “是。”
  
      一刀刺穿腹部。
  
      不可一世的于公子不可置信地倒下了,鲜血汩汩流。他死不瞑目,想不通,不甘心。
  
      八旗兵们夹着衍圣公轻松出城。
  
      兖州知府站在原地,他鬼使神差的大笑道:
  
      “完了完了,哈哈哈哈哈~”
  
      ……
  
      成千上万的佃户冲向主家气势恢宏的大宅子。没有尊卑,没有主子,没有秩序。
  
      所有人都在抢夺值钱东西,就连孔氏私兵也加入了抢夺序列。
  
      曲阜乱成一团。
  
      抢!
  
      这是一场孔姓之间的争夺。
  
      数千年的世家繁衍至今,数量是难以统计的。这些佃户当中至少有一大半都姓孔。
  
      ……
  
      抢救衍圣公——乃是萧妃建议,永琰授意。
  
      想在中亚站稳脚跟,除了武力,还需要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瓶瓶罐罐可以不要,但是衍圣公这个花瓶得要!
  
      至于说八旗兵擅杀于公子,乃是萧妃私下授意。
  
      萧小七在扬州当瘦马的时候曾与于时和有过一次碰面。当时,她乃是待价而沽的商品。谁料贵公子于时和竟没看上她,却为另外一平日里关系不佳的女子赎身了。
  
      奇耻大辱。
  
      杀之,泄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