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三章 伎术官

2024-03-29 作者: 放羊小星星
第两百九十三章伎术官    聊完关税的事,李杰话锋一转,提起了造船。
  
      “诏天下,各地州府可向朝廷举荐造船技术高妙者,如考核确有伎艺,可招入造船所,为伎术官。”
  
      伎,巧也,通‘技’。
  
      最初,伎术官只是单纯指代供职宫廷的官员,如天文馆、医官等技术类官员。
  
      但直到唐代武则天时期,伎术官方才正式成为官员体系中的一大分支。
  
      武则天神功元年(697),敕,自今以后,本色出身,解天文者,进官不得过太史令,音乐者,不得过太乐、鼓吹署令……
  
      其中,本色指的是天文、音乐、医术、阴阳占卜、造食五类。
  
      宋承唐制,宋朝同样有伎术官,如翰林院的医生,司天监的天文馆,将作监的工匠,以及御厨等等之类的技术人员,都是伎术官,
  
      当然,相比于文武官员,伎术官的地位较低。
  
      但再低,也是朝廷认可的官。
  
      正因为有前例,所以,李杰提出封官一事,寇准并没有反对的意思。
  
      左右不过是召入一批伎术官,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如唐朝,宋朝的伎术官也是有天花板的,伎术官转迁,最高不得高过从六品。
  
      “陛下厚恩!”
  
      听到这话,李杰澹澹一笑,如果寇准知道他未来的计划,恐怕就不会这么说的。
  
      如果不是现在时机不纯熟,李杰甚至打算提高伎术官的待遇,以及转迁限制。
  
      伎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农学、工学、算学,每一项革新,都会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点,是儒家无法替代的。
  
      不过,此时的儒家和最初的儒家已然不是一个概念,现在的儒学,讲究的是兼收并蓄。
  
      什么东西都能往里面套。
  
      “另,改后苑造作所,为后苑伎术院,同样诏天下,各地州府可荐举‘百艺纯熟可为师法者’,诏试合格后,可入伎术院上职。”
  
      “臣谨记!”
  
      对于这件事,寇准的反应很是平静。
  
      后苑造作所,看名字就知道,这是宫廷内部的部门,属于内朝的职务部门。
  
      皇室的内务,官家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在寇准看来,官家提起此事,多半是顺带的,如果不是需要诏令天下,估计连提都不会提。
  
      此刻,寇准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伎术院未来会成为何等的庞然大物。
  
      在李杰的规划中,伎术院未来会一步一步升格为综合技术类学校。
  
      这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
  
      虽然他可以直接介入,强行提升大宋的科技水平,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杂工百艺,那么大的一个类别,如果事必躬亲,朝政还要不要处理了?
  
      真正的办法应该是一边培养,一边学习,然后等到关键时刻,再由李杰出面点拨一二。
  
      就如雷火弹一样。
  
      研制雷火弹的过程中,李杰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只是在关键时刻,关键节点,提供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助力。
  
      得!
  
      得!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
  
      片刻后,只见刘茂勤步履匆匆的从殿外赶来,看着他那略微湿润的鬓角,以及尚未平息的喘息。
  
      可见,他之前肯定是一路奔跑,直到入了承明殿,方才放慢脚步。
  
      寇准闻声望去,看到刘茂勤突然传入殿内,不由皱起了眉头。
  
      不过,他并没有当场发作。
  
      这人,他认识,是官家身边的近侍,能够跟在官家左右,此人肯定不是那种莽撞之人。
  
      贸然闯入殿内,大概是有什么急事。
  
      “陛下,大喜!”
  
      “大喜!”
  
      一听到‘大喜’两个字,李杰瞬间明白了刘茂勤代指的事。
  
      自张茂则离京奔赴前线之后,后苑造作所的诸多事务,一直便是刘茂勤在管理。
  
      这段时间,能够称之为‘大喜’的事,只能是火炮的研发工作。
  
      海贸的风险,无外乎两种,天灾和人祸。
  
      前者,以大宋现有的技术水平,是无法完全规避的,毕竟,大海喜怒无常,没有科学的观测,是无法洞悉各类气象灾害的。
  
      而后者,倒是可以解决的。
  
      给船上配置火炮,就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商贾向朝廷缴纳关税,这是义务,同义务相对应的是责任。
  
      既然交了税,朝廷也就有责任维护航线的安全。
  
      当然。
  
      只是尽量维护。
  
      大海广阔,以现在的条件,海盗是绝对无法避免的。
  
      与此同时,寇准正一脸疑惑的看着刘茂勤。
  
      大喜?
  
      喜从何来啊?
  
      他这个宰相都不知道的事,刘茂勤怎么知道?
  
      对方又不是皇城司的人,哪来的通讯渠道?
  
      “无敌大将军炮,成了!”
  
      此话一出,寇准更加不解了。
  
      无敌大将军炮,那是什么?
  
      看到寇准一副不解其意的表情,李杰呵呵一笑,起身道。
  
      “寇卿,你今日来的正巧。”
  
      “走,和朕一起去看看大宋之神器!”
  
      “臣之所幸!”
  
      一听官家以‘神器’称之,寇准内心的好奇完全被挑动起来了。
  
      什么样的东西,才能被称之为神器?
  
      少顷。
  
      寇准跟着李杰一路来到了后苑造作所官署。
  
      当他们赶到时,火药监的大工匠周顺已然等在官署门口,不只是他,整个火药监有名有姓的工匠,全都聚在了门口,恭迎圣驾。
  
      最近这段时间,火药监的工匠们,可谓是既兴奋,又烦恼。
  
      兴奋的是,雷火弹名声大振,连带着他们火药监,也出了大名。
  
      毕竟,雷火弹可是他们亲手造出来的。
  
      至于,烦恼,则是源自于官家交付的另外一项任务。
  
      火炮。
  
      一如前例,官家明确给出了设计方案,他们只需照葫芦画瓢,多试做几次,就能大概做出成品。
  
      然而,这些大匠们,明显低估了火炮的复杂程度。
  
      相比于神臂弩和雷火弹,火炮完全是另外一个次元的东西。
  
      热火朝天的攻坚了两个多月,火药监的人才造出了合格的炮管,第三个月,才制作出了合格的炮弹。
  
      直到今天,四个多月过去,他们终于吃透了击发装置,第一件成品正式出炉。
  
      这不,刚一试射成功,他们立刻就通知了刘茂勤,然后,刘茂勤又第一时间通知了官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