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四章 炮

2024-03-29 作者: 放羊小星星
第两百九十四章炮    造作所。
  
      寇准一踏入工坊,第一眼就看到了摆在空地的上一件桶状物件。
  
      此物,通体黝黑,长约五尺,在阳光的映射下,散发着金属般的光泽。
  
      看样子应该是铁质的。
  
      如果有熟悉明史的人在场,定能一眼认出眼前的黑又粗是什么。
  
      改进型佛郎机炮。
  
      嘉靖年间,佛郎机炮从葡萄牙传入中国,后来,在佛郎机炮的基础上,大明火器专家又进行了改进。
  
      “寇卿,过来看看。”
  
      李杰站在火炮面前朝着寇准招了招手,就在刚刚,他已经大致的检查了一遍炮身。
  
      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试射,但凭借他的经验判断,此物俨然是一样合格的军器。
  
      寇准依言来到火炮跟前,看着他跃跃欲试的模样,李杰莞尔一笑。
  
      “此物,名为无敌大将军炮,长约五尺四,重约五六百斤,既可置于马车,亦可置于船体。”
  
      “发射时,响声震地,力及七八百步,虽万众,不能挡也!”
  
      平心而论,这款火炮并不算先进,论科技水平,大约和14世纪的火炮相当,搁在后世人的眼中,绝对是老古董级别。
  
      】
  
      但放眼当世,毫无疑问,这就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海船上若是安放个十门八门,纵横四海,也不在话下。
  
      若是用于陆战,配合新款神臂弩,一路打到契丹腹地,只怕也不是什么问题。
  
      听到这般描述,寇准一时间愣在了原地。
  
      真有这般厉害?
  
      他有点不太相信。
  
      万众不可挡也,是不是太夸张了?
  
      “诏,五日后,于城外校场试射无敌大将军炮,侍从官以上,尽数到场参观。”
  
      “臣谨记。”
  
      刘茂勤微微躬身,记下了此事。
  
      虽然宰相就在当面,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紧接着,李杰又带着寇准参观了一下火药监,过程中,他还顺手解决了几个小问题。
  
      待到离开时,太阳已然微微西斜。
  
      不一会儿,一行数人再次回到承明殿。
  
      “章卿,交子务的条例,朕悉数尽揽。”
  
      “卿之奏议,颇为不俗。”
  
      “然,存放费,定的稍微高了一点。”
  
      “二十取一,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值。”
  
      章得象本来定的收费标准,大约是百分之八左右,这也是市场的普遍水准。
  
      这么定价,并不算错。
  
      但就是格局,稍微小了那么一点。
  
      李杰推广交子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收取那点存放费。
  
      促进商品经济,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经济活了,收到的商税也就多了。
  
      相比于那点蝇头小利,商税才是大头。
  
      点评完费用这部分,李杰继续道。
  
      “另外,章卿提交的建议,也过于保守了一点。”
  
      “两年!”
  
      “两年以后,朕要各州府都有交子务驻点。”
  
      三到五年,太久了。
  
      虽然章得象是干吏,但他的政风还是太过保守了一点。
  
      如今,大宋几乎没有了外患。
  
      步子迈得大一点,又何妨?
  
      大宋,早已今非昔比。
  
      而章得象显然没有适应这种变化,不仅是他,朝中绝大部分官员,也都没转过弯来。
  
      “臣遵旨。”
  
      摊上一位这么强势的君主,章得象除了依言称是,还能做什么?
  
      不过,官家强势一点,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
  
      起码不需要烦恼该怎么做。
  
      只要按照官家的嘱咐去办,到时候若是出了意外,受到的责难,也会少一些。
  
      当然。
  
      那些权力欲强的大臣,肯定是不喜欢强势的君主。
  
      但章得象,根本就不是那种人。
  
      以前的寇准倒是,不过,那也只是以前。
  
      ……
  
      ……
  
      ……
  
      兴州。
  
      西夏王宫。
  
      铛!
  
      纯金打造的酒杯掉落在木板上,发出一记沉闷的响声。
  
      李德明嘴巴微张,满脸震惊的看着眼前的内侍。
  
      契丹割让析津府、涿州、易州三地于大宋?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即便知道对方不敢欺骗自己,李德明仍旧感到难以置信。
  
      契丹兵败的消息,已然令他觉得难以接受。
  
      割地?
  
      简直荒谬!
  
      然而,事实确是如此,由不得他不信。
  
      强大的契丹都败了,夏州李氏又该如此自处?
  
      纳土称臣?
  
      称臣什么的,李德明倒是不介意,不仅不介意,他还上赶着想称臣。
  
      反正是低头认错,他又不是没干过。
  
      弱者,依附强者,没什么丢人的。
  
      尤其是大宋实行盐禁之后,夏州李氏境内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
  
      失去了大宋这个大户,西夏境内所产的青白盐,近乎滞销。
  
      虽然仍旧有部分能够走私进入宋境,但那点量不过是杯水车薪。
  
      半晌。
  
      李德明觉得可以先向大宋发一份称臣的告书,以此来试探一下宋朝君臣的意向。
  
      此前,李德明之所以没发,主要是担心契丹那边。
  
      但现在,却不用太担心了。
  
      契丹吃了那么大一场败仗,哪还有心思来管夏州李氏。
  
      况且,夏州党项也不是泥捏的。
  
      打不过大宋,是事实,打不过契丹,同样也是事实。
  
      但打不过和打不过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前者,现在是毫无还手之力。
  
      后者,即便失败了,也能从对方身上咬下一块肉。
  
      李德明相信,契丹皇帝应该能够认清形势。
  
      真到了那时,最多也就是名义上谴责谴责,实质性的动作,应该是没有的。
  
      想到这里,李德明顿时下定了决心。
  
      朝贡!
  
      称臣!
  
      双管齐下!
  
      如果这两招都没有效果,纳土一事,也不是不能商量。
  
      而今,萧关已经被宋军控制,有此雄关在手,屈吴山、天都山周边的土地,已然是大宋的囊中之物。
  
      也就是说,只要大宋愿意出兵,迟早能将这片土地纳入大宋的版图。
  
      与其被动的等待大宋的蚕食,不如壮士断腕,直接将这片土地送给大宋。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只要大宋愿意开放盐禁,便是将葫芦河以西的土地全部投献给大宋,也不是不能商量。
  
      毕竟,这片土地对于李氏而言,并不是什么肥沃富饶的地方。
  
      而且,没了这片地区,夏州李氏还是能够以古长城——葫芦河为防线,抵御可能存在的入侵。
  
      
关闭